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设计 \ 为何无人质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智能建筑?

为何无人质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智能建筑?

发布于:2007-12-14 02:08:14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84 10401 [复制转发]
曾几何时,可持续发展建筑成为了设计行业的超级热门词汇。

特别是最近几年,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被一些销售公司炒作得如火如荼。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个楼盘不“可持续发展”简直就是不及格的楼盘。一个个巨大无比的楼盘模型面前,售楼小姐先生们口口声声大谈特谈他们的设计如何如何“节能”,“亲水”,“无污染”。

问题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今最为官方的定义为:“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可持续发展概念,对于国家宏观眼光来说,是必需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基本政策。但就我们中国(注意中国)建筑行业来说,是不是就应该盲目跟随这个潮流呢?




1197569330234.jpg

全部回复(84)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mf200404
    lmf200404 沙发
    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特别重视其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英美没有那么急迫,因为英国有北海油田,美国自己家石油多了,就是不开采)他们耗资巨大,研究生产了很多单体建筑生态智能装备。但有一点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德国和法国是发达国家,他们不缺钱,没有温饱问题,只缺能源。他们可以忍受多花50%建筑成本去节省哪怕一滴石油,一度电。而他们向我们中国提供生态帮助,是否出自真心呢?更大的可能是让中国分担它们的科研成本。

    做一个这样的比喻:有个叫地球村的地方住着一群村民。有个姓中的家庭兄弟姐妹很多,但比较穷,有时候饭也吃不饱。还有几家姓英,姓法,姓德的财主。冬天到了,姓德的财主就和姓英,姓法的商量:太冷了,咱们的棉袄太土,不如去镇上每家买件皮衣吧?但是呢,如果只买三件,估计人家不肯打折。于是,他们找到姓中的那家人,说:你们看,皮衣多好,生态产品,又暖和又漂亮又耐穿,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了点,但穿个二十年没问题!不如你们家每人买一件吧?于是,姓中的那家人一人定了一件,大家去镇上买了一大堆皮衣,打了八折。再接着,姓中的那家人没米下饭了。

    所以,不应该反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过度的开发和污染确实对子子孙孙是不利的。但是,是要现在就开始强制执行,还是等工业再恶性发展一段时间,真正解决了人们温饱问题再进行呢?也许提倡看准时机,多寻求发达国家资助(注意是资助而不是分担),然后一步一个脚印,量力而行是一条出路。
    2007-12-14 02:10: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mf200404
    lmf200404 板凳
    为什么住宅之初是生态的,后来的城市和建筑发展成“反生态”了呢?就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增加了效率,更符合节能原则。

    也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才是最节省社会能源的形式!

    如果希望靠现在我们采取的单体建筑各自为战的形式来节省能源,甚至希望比社会化大生产更节能,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理论上勉强可以,那就是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或者说单体建筑生态装备也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比如全世界外墙

    保温层统一设计生产,全世界家庭太阳能热水器也统一设计生产,全世界家庭净水器也统一设计生产。然后这些由于量大而变成超低成本的装备分发到各单体建筑之中。

    纵然这样,也只能和前面所说的工业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能耗基本持平。

    所以说,我们中国如今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理论出发点是好的,但实行起来一定要谨慎,要缓行。


    2007-12-14 02:09: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mf200404
    lmf200404 地板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无非包括以下几点:

    一、增加外墙保温层,减少楼房能源消耗。
    二、是否能自己安置雨水处理系统或中水处理系统,减少水源消耗。
    三、充分利用太阳能或者风能等替代能源。

    四、其他未列举的节能措施。

    这些措施还被冠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头衔,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说来说去,就是以个体建筑为单位,一次性的增加环保投入,使其在将来使用时消耗的社会能源减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住宅外墙加一层保温层。增加投入15000元。但由于保温层的作用,冬天和夏天的空调费减少了,每年节约1000元,最后15年收回成本,第16年起就是净赚。就这个住宅保温层的例子。理论上15年收回成本。事实上,第一年一次性投入资金的利息算了没?也许这15000元投资到其它方面每年的收益已经超过了当年能源节省的1000元。为了制造价值10000元保温层,是不是还得消耗社会能源?是不是还得开个造外墙保温层的工厂?其他生态措施有一样的疑问。


    仔细想想,这个原因不难找。人类社会最早的形式就是家家户户自己为单位,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几乎为

    零。这也是最原始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兴起,人们发现,开一个大的发电厂把电分到每家每
    户远比单个个体自己发电便宜。同理,开一个大的自来水厂把水分到每家每户远比单个自己搞净化水便宜。



    2007-12-14 02:09: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84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绿色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4.19 万条内容 · 14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耗能,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的节能,国家政策

建筑节能摘要:建筑耗能是我国的耗能大户,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的节能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节能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障。关键词;建筑耗能,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的节能,国家政策建筑耗能主要是指房屋采暖与空调、照明、炊事及热水供应、冰箱和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目前,建筑耗能已成为我国耗能大户,且呈逐年攀升之势。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房屋近400亿平方米属于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房屋面积16~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2000年,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目前已上升到35%,超过工业和交通业成为首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历史关头,面对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峻问题,必须站在国家、民族和全人类利益的高度上,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中国,按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尚的科学伦理观念为指导,研究建筑节能发展的大趋势,抓住机遇,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努力奋斗。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