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行业政策 \ 住宅工业化应用及发展

住宅工业化应用及发展

发布于:2017-07-05 17:16:05 来自: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 1 242 [复制转发]
住宅工业化通常是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住宅,其优点是能够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作业,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本文就目前国内住宅项目中常见的工业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从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并对住宅工业化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应用中常见的形式包含:预制钢筋混凝土(PC)外墙、预制内墙板、系统配模等。

一、三种住宅工业化形式的应用
  1、PC外墙
  PC外墙包含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和装配整体式外墙挂板两种体系,前者为外墙上、侧部现浇钢筋连接、下部套筒+灌浆连接、窗框后安装);后者为外墙上、侧部现浇钢筋连接、下部不连接、窗框与构件一次浇筑成型。

  设计时应考虑构件的生产、运输、施工方式,外墙构件拆分应在符合各项要求上实现尺寸的最大化及连接缝数量的最少化,要求构件连续、闭合,保证外墙精度、质量一致。模具设计应标准化、数量最少化 (模块化);连接节点简单化, 水平缝及竖缝的布置应有利于后期维修;确定构件模具生产后不允许设计变更;按选用面砖的模数尺寸对预制构件尺寸进行设计(减少或避免裁砖);建筑外形要规整,应简化构件复杂程度,使模板尽量简单。构件大小形状应尽量一致,应统一墙板拼缝构造,减少墙板种类,以便重复利用。在外形规整和模数的基础上, 只要能符合规范要求、安全适用,弧形、不规则、复杂三维形式等特殊形状构件的设计不受限制。预制件立面设计可以简单平直,但组合可以丰富。

  生产及运输时应注意使模具数量最少化,尽可能做到共享模具、批量生产。结构、悬挑部分、预埋、外饰面在工厂一次性完成,板拆模后须进行竖立存放,减少过程中因翻板对墙板做成的损坏。构件运输前,需提前对道路情况、高度限制等进行了解,确保运输环节不造成构件损坏。PC外墙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计划性要求高,工地的施工组织设计要考虑预制、运输等因素,并要求工地现场工序最少化,简化外立面外架作业方式。

  过程中关键点控制在于提前把握总包、构件厂资源,在方案设计已考虑做PC外墙,在确定项目前了解工地状况、路况、限制等条件。设计、结构、水电、装修等专业提前插入协调,尺寸、预埋尽早锁定。对于PC构件进行全程质量、成品保护管理,出厂前总包、厂商、监理三方联合验收。施工时关注塔吊性能、施工安全、安装前后检测及成品保护等问题。

   2、预制内墙板
  预制内墙板包括条形内墙板和整体内墙板两大类,其中前者通常为600mm(宽)、2400~3200(长)、 75~150mm(厚),其施工特点为不在主体关键路径、不占用塔吊(条件成熟可部分先行起吊)。后者按墙宽厚度进行加工生产,施工特点为在主体关键路径、占用塔吊。

  在设计阶段应结合电气专业预埋预留、墙板连接构造合理布置排板。根据土建及精装修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设计,绘制排板图,排板图包括平面布置图及立面图。图中标明墙板编号、类别、规格尺寸;门洞口位置和尺寸;预埋管线、插座及开关底盒的位置和尺寸;预埋件的位置、数量、规格种类等。根据排版图指导墙板生产、安装和电气专业施工。一般地,排板图应在主体结构出±0之前完成,最终完成的排版图需设计、总包、监理及项目部签字确认。

  合格的板材应在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养护龄期满足要求才可出厂(完成预埋预留的墙板再静停7天),板材运输前,应提前对道路情况进行了解, 避免路面起伏突变、晃动过大导致板材破坏。搬动、吊运板材时宜用高强布带包裹, 避免对板材做成破坏。对于有裂缝的板现场应禁止使用。

  板材施工前要求完成基层清理和验收,各种接缝专用沙浆须饱满、挤浆,墙板安装完成7天后撤出木楔,并灌实孔洞。墙板预埋工作在工厂完成,如要现场开孔, 须于墙板安装完成14天后进行。

  预制内墙板的关键点控制在于提前把握厂家资源,深化設計协调各专业锁定各类装置位置、尺寸、高度、吊挂点,施工过程中关注主輔材質量、缝浆饱满挤出、安装前后检测、確保正常的工序間歇。

   3、系统配模
  系统配模应在建筑、结构、水、暖、电、精装、门窗、栏杆等各专业图纸及施工方案完善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其中常见的铝模体系是梁、板、墙、柱、阳台及装饰线条一次浇筑成型,而大钢模体系不能一次完全实现前述构件或节点浇筑,需要另配其他系统配模辅助完成。

  系统配模必须协调各相关专业进行模具深化。系统配模能否实现预计的精度取决于模具深化时各专业口的协调情况。施工组织、程序、相关分包的交底须细化到在模板上作业时共同遵守的规则,确保模板在拆搭过程中保持表面平整度不被破坏。加强施工过程中模具的存放方式,避免模具破坏和扭曲。及时清理表面浮浆、适量应用脱模剂,加强模板表面的检查、维修,模板(尤其是铝模)维修后也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必须立即更换。


  进行系统配模的关键控制点在于把握模板厂家资源、模板质量、试组装情况、技术支持能力,协调各相关专业进行模具深化,落实到每一个内外墙节点,确保拆模后不须二次处理。


  模板运输过程中应安全有效迭放,注意模板表面平整,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安全及搭拆方法,及时清理、存放模板,并且进行模板平整度校核及维修工作。


   二、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标准规范缺失
  规范和标准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技术规则,是对住宅建设经济活动及行为的规范及约束,也是住宅技术人员必须执行的政策法规,因而至关重要。工业化住宅作为新型建造方式,其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目前滞后于实践,审批和验收标准尚在研讨和试运行阶段,建造工程中的施工工法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产业化施工的速度优势,制约着国家和企业对住宅工业化化的研发和尝试。


   2、熟练产业工人缺失
  工业化住宅建设彻底改变了传统住宅建造方式,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各个工序节点都有相应的技术工人,才能达到工业化施工的要求。而中国目前建筑工人素质良莠不齐,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践与锻炼,才能达到产业工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真正掌握与熟练运用这个新工艺。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失,将大大影响产业化住宅的建造质量,成为推进产业化进程的瓶颈。

   3、成本相对较高
  近些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逐年攀升,房地产利润相对较高,因此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去依靠科技进步获取超额利润,面对采用新节能技术、新节能材料等可能导致的成本增加、产生投资风险的情况,绝大多数开发商持观望态度。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工业化住宅建筑模式不可避免的带来成本的上升,包括建造的直接成本和研发等间接成本,可以说经济因素是目前绝大多数产企业犹豫、观望、甚至抱着“坐享其成”的态度的最直接原因。

   4、缺失政策扶持
  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在推广住宅工业化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应积极出台倾斜扶持性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工业化的技术体系研发,企业的工业化住宅之旅需要政府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工业化住宅的开发与建设仅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一是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规范企业行为,以规范工业化住宅市场发展。二是采取奖励扶持政策,引导市场对其产生有效的正面作用。

   三、工业化未来发展建议
   1、制定有利于工业化住宅生产和消费的财政政策,是有效推进住宅工业化的重要保障。
对比国外经验,我国可从税收和金融两方面制定有利于工业化住宅生产和消费的税收和金融政策。例如2011年上海市出台的《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中规定:对于装配整体式住宅,采用预制构件或部件在现场装配形成的住宅。“装配率≥15% 补贴每平米60元,装配率≥25% 补贴每平米100元;单项目最大补贴不超过1000万;容积率奖励不超过地上总建筑面积的3% ”。

   2、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政策。
  推进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一批适合住宅产业化生产用的新型材料与制品,如轻钢轻板型住宅、整体浴室和整体厨房等,还有大量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型构件和门窗等。但是由于各个企业采用的标准不一,产品的配套问题有待解决,亟需推进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建立适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建筑体系,虽然我国的住宅建筑体系较多,但是建筑技术多以单项技术发展为主,缺乏标准化、配套化技术和完整系列,限制了住宅建设工业化的发展。

   四、结语
  虽然我国住宅工业化起步较晚,并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传统建筑方式存在着工期长、效率低以及质量不稳定等缺点使得住宅工业化成为住宅技术发展的结果和必然趋势。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

2420 条内容 · 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厉害了!看预制技术如何玩转发展中国家市场!

预制技术满足经济适用型住房的需求 预制技术是建设价格实惠的高品质房屋的最有效方式。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等地的许多大城市新建基础设施需求大幅增加,这些城市的房屋短缺数量达千万套之巨。人们需要更安全、舒适的生活场所,但价格也要合理。预制建筑是一种用于大规模住宅项目的建筑技术,具有高效,性价比高,环保且质量过硬的特点。 在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地区,土地已成为稀缺的商品。许多政府希望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来改善当地的住房条件。例如,在肯尼亚,政府致力于确保每个公民都能获得经济适用住房。Elematic的销售副总裁伊斯莫﹒卡利奥先生表示“投资预制建筑技术意味着可以满足人们对长久、安全、舒适的住房需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