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10个废弃矿山修复性规划案例

10个废弃矿山修复性规划案例

发布于:2023-02-17 09:00:17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0 21 [复制转发]
       

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露天开采,会严重破坏山坡土体结构,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严重污染矿区大气,严重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失。故而,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当地水文、地理、气候条件来进行的一项复杂工程。


我今天要说的,则是在根本性的物理治理之外,结合当地历史进行文化治理和旅游转型升级 。对于污染性较小的矿坑,进行生态修复的案例很多,有的还做成了好的酒店,尤其是在靠近城市且城市缺乏土地供应的地方,如果这个城市本身缺少山地,或缺少湖泊,则更有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


近年山东菏泽发现两个矿坑区域,在我看来,都已歪打正着,成为鲁豫皖冀四省交界区域不可多得的顶级资源,如何实施旅游开发,我点到为止


一个是山地采石形成矿坑 。菏泽之名因历史上菏山和大野泽而来,遗憾的是现在已经无山无湖,但历史上曾有菏山,以及“四象”之山,由于缺少采石场,这几座山除了菏山杳无踪迹,其它四山的山体仅剩下边缘地带的轮廓,中间竟全部变成了山中天池,有的深达数十米,澄碧清澈——我已分别命名为青龙池、白虎池(雷泽)、朱雀池(凤池)和玄武池,这正好跟当地深厚、深远的上古文化积淀形成了契合点。


另一个是平原采煤形成塌陷区 。形状就是左右肺页型的两个大湖泊,而这里正好是历史上消失已久的与湖北云梦泽齐名的北方大湖——大野泽所在地,这就有意思了。


矿山修复中的“城市双修”是以探索市场为导向促进矿山生态修复。结合矿山改造、环境治理、达到生态恢复效果。


 


通过对废弃矿山进行城市改造、矿山公园建设等,有效的还原山体修复效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矿山改造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


       通过人工艺术干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历史遗留问题正在 逐步消减,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预防和监控。


 

废弃矿山修复理念&技术

我国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才初步形成规模,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煤矿废弃地和有色金属尾矿库植被覆盖等。目前国内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主要是与土地开发、土地整理相结合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废弃矿山开发改造成工业用地、耕地、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仓储用地、养殖用地、军事用地等。

和大家一起了解下
           


矿山修复经典10大案例


▼▼

1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矿冶大峡谷"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修复方案: 通过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手法来恢复矿山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把公园开发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弘扬矿冶文化,再现矿冶文明,展示人文特色,提升矿山品位,打开旅游新路线,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主题。



2

上海天马山世茂深坑酒店

“深坑酒店”位于上海松江国家风景区佘山脚下,是一座深达80米的废弃大坑,该深坑原系采石场,经过几十年的采石,形成一个周长千米、深百米的深坑。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自然、人文、历史的集大成者


       
         


         
修复方案 :秉承“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深坑酒店”地上三层、地下17层、水下一层,并设有蹦极等娱乐项目。酒店海拔负65米,有望成为世界上人工坑内海拔最低的酒店,酒店客房沿崖壁而建。  

3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辰山植物园的矿坑花园利用采石矿的天然地形所建。园址内松江十二峰之一的辰山,曾作为开采建筑石材的场地,山体受到了挖掘的严重破坏。在生态修复与文化重塑的策略基础上,将一处危险的、不可到达的废弃地已经转变为使人们亲近自然山水、体验采石工业文化的游览胜地。



         


4

江绍兴东湖风景区

绍兴东湖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秦朝。秦汉时期,东湖一带成为采石场,隋朝时开采达到顶峰。大规模的开山取石,经过千百年工匠的辛劳,东湖如鬼斧神凿一般,成就了无数的悬崖峭壁。


             
             


             


修复方案: 东湖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并且借助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采石场建起一座围墙,将水面加宽,从而形成美丽的东湖。通过长期的人工修饰,如今东湖已经成为了一处巧夺天工的大盆景。利用原有自然环境“采石场”,加以人工修复,达到了自然与人工天然合一的效果。


5

唐山南湖生态公园

唐山南湖景区位于市中心以南,经过开滦130多年的开采,形成了对唐山市影响最大的一个采煤塌陷区。经过几十年的沉降,塌陷区平均高度较市区低约20m,周边居民陆续搬迁,这里成了人迹罕见的废弃地。


                 


                 


自1996年起,唐山开始实施南部采沉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改造为“南湖公园”。目前南湖公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6

汤山矿坑公园

汤山矿坑公园位于南京汤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美泉路以北,汤山山体以南,曾是汤山山体最大的废弃矿坑——龙泉采石场。项目依托现有地形地貌,深耕汤山历史人文与矿坑文化,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植被与矿山资源进行生态修复。


                         
                       


                       


7

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

南宁园博园基址上有7个采石场,这些采石场极大地破坏了当地典型的丘陵风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奇特、险峻、异样和荒凉的景观却是独特的,是在这片田园诗画风景中出现的一种异质性的介入。


                             


                             


修复方案: 深入解读了每一个采石场的设计理念、植被修复的手段、人工介入的途径、游览体验的组织,都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对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和利用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8

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

良渚文化村南区是杭州首个矿坑公园,建成后公园中有一块“五感”户外儿童探险中心,在这个冒险区里将引进拉索、平衡山坡、声响园、光影林等设计鼓励孩子们返璞归真,看森林、听自然、触摸大地、亲吻泥土,用感觉来探索游玩。


                                     
                                   


                                   


坑公园的西面设计有百亩花海,长满紫云英和油菜花的花海是孩子们玩乐的好去处。北端是个可容纳7000人的大草坪,适合家庭聚会、烧烤等等温馨的活动。


9

江苏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

江苏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曾为清朝后期开始露天开采的百年老矿,2002年关闭后全面进入地质生态恢复治理。


                                         


                                             

修复方案: 以淮河风光和矿山复绿生态为依托,以保护和展示采矿、地质遗迹为主体,按照“一心、一馆、五区"将公园建成集“矿业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旅游、极限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矿山(地质)公园。


10

内蒙古扎赉诺尔矿区

据记载,扎赉诺尔露天煤矿自晚清起就先后由俄罗斯、日本进行开采,上世纪60年代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在经历数次改制后恢复正式生产,所以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百年矿山”。



历经百年,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累计采煤约5200万吨,但在为人类贡献光和热的背后,却因常年开采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坑洞(矿坑面积约500公顷,采坑周边堆砌成多个排土场,总占地面积1276公顷),当地老百姓习惯叫它“人造天坑”。



2016年,满洲里市政府决定对这一露天煤矿进行关停。煤矿关闭后存在一系列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如边坡的稳定性、闭坑边坡的生态恢复问题。2017年,满洲里市政府与蒙草生态就扎赉诺尔矿山生态修复问题达成合作协议,以蒙草式矿山生态修复实现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绿色闭矿。



前期场地勘测做详细,针对不同地质问题形成修复方案,后期就会事半功倍。蒙草科研技术团队于2017年起对扎赉诺尔露天煤矿进行多次现场勘测,围绕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的关键问题,通过现场测绘、数值模拟与评估规划设计等步骤对露天矿闭坑的边坡稳定、场地平整修复、和生态恢复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提出 边坡控制—场地平整修复—生态恢复—基础设施建设” 的蒙草式矿山生态修复联合技术方案。



这部央视报道的纪录片中,生动地记录了这群生态人,弯下腰、埋下头,用2年的时间,让一座百年老矿重新焕发绿色生机,发生生态蝶变的过程。


蒙草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生态修复绿色闭矿综合解决土壤改良 、植物给水 、植物配植、井点降水、道路维修等问题。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28 万条内容 · 16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梯田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梯田是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其特点是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分布,如同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台阶。梯田的出现,是为了种植庄稼而切入山坡建筑而成的一种平地,被视为最令人惊叹的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方式之一。目前,世界上有三大梯田最为人们所熟知,分别是位于中国云南哀牢山的红河哈尼梯田、菲律宾的巴纳韦梯田和瑞士的拉沃梯田。前两处梯田种植的是东亚最普遍的作物——水稻,后一处种植的是葡萄。2010年,首届世界梯田景观大会(First World Conference on Terraced Landscapes)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行,来自亚洲、美洲和欧洲16个国家的40 多位专家学者和国际机构代表就梯田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显然,梯田是一种世界性的土地利用形式。今天,世界上的梯田面临着如何维系的难题,特别是在传统的农业国度。福兮?祸兮?难以遽然下结论。在此前的工作中,本人曾考察过国内为数不少的梯田。在此,笔者试图将考察梯田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呈现给大家,希望能为判断梯田这种独特耕作类型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个视角。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