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文庙照壁的形制与装饰纹样处理手法

文庙照壁的形制与装饰纹样处理手法

发布于:2022-12-09 15:27:09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0 9 [复制转发]

文庙照壁的形制与装饰纹样的处理手法丰富多样,笔者主要归纳为三种表现方式,分别是壁身色彩砖面的自然对比文字符号的广泛运用,具象图案的大量普及。从照壁的材质、颜色、纹样等几个方面对文庙照壁的装饰艺术手法进行对比总结。


1.壁身色彩与砖面的对比


中国很多照壁都采用这样形式进行装饰一壁身色彩与砖面形成对比。文庙照壁主要有两种形式, 壁心抹白处理和壁心刷红处理。这种处理手法极为简单,却显得格外朴素与大气。


①壁心抹白处理


图片

图1  堂邑文庙照壁正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

图2  堂邑文庙照壁背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堂邑文庙(图1、图2)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堂邑旧城东北隅,后改名为堂邑文庙博物馆,堂邑文庙照壁重建于2005年,是对原文庙照壁的还原。纵观照壁可以发现,它前后两面未刻一字,青砖灰瓦。壁身两侧用青砖砌成两道柱边,在两柱边之内的壁身以白灰照面。通过白灰素面这二者的对比产生了一种有秩序的形式之美,光洁的白色素面与粗糙的灰色砖面形成的对比具有装饰效果。


②壁心刷红处理


北京国子监和南京夫子庙的照壁均是采用这形式。首先,值的一提的是北京国子监文庙。“弘治十四年(1501年),“谢铎”上言:“桂星门外有小 巷,横沟秽集,宜高筑屏墙、上覆青色琉璃瓦,两旁筑小红墙,覆以筒瓦,护以栏。”国子监照壁属于八字形照壁,照壁两旁还有小墙向北延伸。到现代,北京国子监文庙仍然延续这种形式。色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对照壁也属于一种很重要的装饰。虽然没有装饰纹样的点缀,但是壁心的红色与八字形照壁的结合,使得国子监照壁显得落落大方。


图片

图3  南京夫子庙照壁(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

图4  南京夫子庙照壁夜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其次,南京夫子庙照壁(图3、图4)也具有显著 的代表性。它设在秦淮河对岸,是中国最大的照壁。夫子庙照壁亦为八字形照壁,灰瓦虎殿顶,壁身刷红色。后来由于秦淮夫子庙景区街灯文化,在照壁上加了二龙戏珠的灯饰。白天黄色的二龙戏珠和红墙相互衬托,夜晚偌大的照壁因发光的双龙进行点彩。二者结合起来既起到了装饰效果,又通过色彩灯光的配置,为灯火通明的街区增添了不少生气。纵观而看,中国的寺庙很多都采用这种方式,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壁身红色抹面;江苏寒山寺刷黄色壁身等。这种通过建筑材料的质地和颜色与壁身的质地与颜色的对比,使得照壁壁身单色照壁秩序井然,落落大方。


2.文字符号的广泛运用


在文庙照壁装饰纹样中,文字符号也被广泛运用。以题刻文字“万仞宫墙”、“数仞宫墙”、“孔庙” 为主。照壁虽然题字不同,但以赞颂孔子为多。


①题字“万仞宫墙”


多数照壁题刻“万仞宫墙”、"数仞宫墙”,还有 “宫墙万仞”。“万仞宫墙”(图5)出于《论语?子 张》,寓意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好比数俱宫墙。后来人们认为“数仞”难以表达孔夫子学问的赞扬,又更为“万仞”。而孔庙照壁这些题词都是出自曲阜城墙上的的“万仞宫墙”。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元年 在曲阜建立起了以孔子庙为中心的新县城。由于当时孔子庙没有城门,便在城墙上题刻“万仞宫墙”。现在曲阜城墙上仍然保留着这四个字,只是换成了 乾隆皇帝所题刻的。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南京江宁府学文庙照壁红墙黑边,内外壁心均有“万 仞宫墙”四个字。

图片

图5  曲阜''万仞宫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②题刻“孔庙”文字并与与其他纹样相结合


题刻“孔庙”的西安碑林(图6、图7)砖雕照壁, 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文字影壁,建于宋代。观察可见,照壁是灰瓦顶,通过砖砌,檐下装饰有简易斗拱和垂花柱头。照壁正面壁心题刻阳文“孔庙”,壁身高大,呈灰色壁面。照壁背面采用中心四角的形制,壁心中心的图案称为“盒子”,四角称为 “岔角”。装饰纹样以植物纹样为主,植物花卉纹样大多集中在这两个地方,也是中心四角形式使用最多的装饰纹样。背面壁心雕刻牡丹纹样,右侧附以梅花和喜鹊图案,即象征“花开富贵”、“喜上眉梢”。据文献记载,牡丹具有“花王”之称,所以古代常用牡丹寓意仕途腾达,高官显贵,即所谓的“官居一 品”。表达对考生的登高祝愿,从此享有荣华富贵。整座照壁拙朴博大,整体显得庄严厚重,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治天下的一种文化象征。


图片

图6  西安碑林文庙正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

图7  西安碑林文庙背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具象图案得到普及


①高度凝练的植物形态


文庙照壁题材采取各种花卉、植物,主要是因为植物纹样具有写实性与概括性的特点。济南府学文庙(图8)大部分保留了明代的格局,从照壁的建筑特写点来看,应为清代遗物。琉璃瓦屋的一字型照壁位于大门外面,原壁身为青砖砌成平整的灰面,照壁北墙壁身为圆形砖雕图案,南墙没有图案。2005年后经修复,补全了壁心破碎的砖雕纹样。壁身刷成大红,中央壁心镶嵌園线状植物纹砖雕,雕刻菊花与卷草纹相称而成。作为背景陪衬的卷草纹错综复 杂,却使中心的菊花图案更为突出。中心做成铜钱的形状,内饰四朵菊花,图案之间用砖雕的竹节隔开,使之具有了集合的构图美。象征着顽强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和对莘莘学子的祝福。


图片

图8  济南府学文庙照壁(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②鼓励入仕的图案题材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便有关于这个传说的记叙。文庙照壁采用这一图案也是因为鱼龙变的寓意。隋代科举制取士制度出现后,或许是古人认为寒窗苦读的士子如同浪里的鲤鱼,层层选拔,只有少数足够幸运的人才能够科举及第,功成名就。北方文庙照壁使用这一图案的有很多,例如山西静升文 庙、陕西省韩城文庙、原河南南阳府学文庙照壁等。虽然鱼龙变的装饰形式和表现技法不同,但是所表达的科举及第的寓意是相同的。下面就以山西静升文庙为例讲述。


图片

图9  山西静升文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山西静升文庙(图9)様星门外的“鱼跃龙门” 石雕影壁,为元代双面镂作。由23块巨大的镂雕石块垒砌而成,绿瓦顶。正脊为琉璃彩塑,黄龙蜿蜒, 壁心图案为“鲤鱼跃龙门”。纵观影壁,只见黄河波涛翻滾,重重山刃,城巍龙门直插河心。图中共现三条龙,两条巨龙高踞云空,露头藏尾。其中一龙在空中窥视,一龙张口吐水直冲龙门。还有一龙头已成龙,尾还是鱼。水中数条鲤鱼逐浪追波,跃跃欲试。在山西平遥县城里有一座砖雕照壁是鱼龙变的图案,推断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反应了平遥县城晋商力争发迹的心态。


③图腾崇拜的大量使用


祥龙纹样来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在汉高祖自称龙子以前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了。一般运用于建筑等级最高的宫殿建筑,属于皇家建筑的标志代表。孔庙建筑中也使用了大量祥龙纹样,由此可见孔庙在中国建筑形制中的地位。文庙照壁装饰也大量以“龙”这一官式建筑装饰内容做为建筑装饰元素。


韩城文庙(图10)坐落在陕西省渭南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陕西韩城文庙的“万仞宫墙”是采用了五条巨龙作为照壁的主要装饰元素的砖雕宫墙式照壁。照壁建于棋星门前,中间镶嵌五条巨龙的彩色琉璃浮雕,颜色以黄色、蓝色、 绿色为主。体态生动、腾挪跳跃、气势磅礴、琉璃放彩。其形象逼真,雕刻精美。因此,韩城文庙的照壁采用了以龙为主,两侧配以鲤鱼图案的照壁。照壁两边做出砖雕的鱼跃龙门,风急浪高,鲤鱼腾跃。这寓意着鱼龙变化,指飞龙跃鱼富有英才辈出之意。采用 “龙”作为装饰元素的文庙还有很多,例如山西太原文庙中间装饰五彩的二龙戏珠,四角各装饰一条五彩的游龙,为照壁中的精品。陕西蒲城县学文庙,正面为三组二龙对翔的图案,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图片

图10  陕西韩城文庙城照壁(图片来源:网络)


知识点:文庙照壁的形制与装饰纹样处理手法

文庙照壁的分类与纹样题材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06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文庙照壁的分类与纹样题材

文庙照壁是文庙建筑形制的标志,极大的体现了文庙建筑的性质与特点,笔者从照壁的分类、纹样题材的特点来总结文庙照壁的简况。 1.照壁的简述 照壁,是中国建筑受风水观念的影响产生的独特建筑形制。照壁是一座独立的墙体,作为屏障的墙,又可以称为“影壁”。经常出现于建筑群大门内外两侧,广泛应用于宫殿、寺观、祠堂、民居、园林等。它有着分隔空间,装饰空间,过度空间的效果。位于文庙庙门前的照壁又称屏墙、宫墙。辟有正门的文庙一般在门前道路的对面,未辟正门的文庙则成了文庙最前面的围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