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有哪些?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有哪些?

发布于:2016-12-01 11:06:01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1 4673 [复制转发]
PP雨水模块在雨水回用系统中的优势.jpg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海绵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城市不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而且是生态延续的区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利用自然优势综合利用雨水。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阶段城市发展需要融入的理念,海绵城市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水资源环境入手改善整体生态环境。


PP雨水模块在雨水回用系统中的优势.jpg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15 万条内容 · 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认清哪些现实

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经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被质疑过被追捧过,但是其要想健康发展还是需要正确的指导方向,需要认清现实,总结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认清以下三点现实:其一,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现状是长期的历史欠账,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全面改善,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内涝问题,究其原因跟城市大量被不透水表面覆盖、管网设计建设标准低且维护差,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极端气候增多等因素相关。水体黑臭是截污不彻底、驳岸生态破坏严重和污染源未经处理或未经完全处理排放以及溢流雨水未经处理汇入等多重因素长期叠加作用导致的。因此,我们无法期望今天开始海绵城市建设,明天内涝消失了,水体变清了。正如病去如抽丝一样,海绵城市建设要产生明显效果要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其二,内涝和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最终表现在水体上,但是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