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论文 \ 阐述《城市被淹的主要原因》

阐述《城市被淹的主要原因》

发布于:2015-06-14 08:49:14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论文 10 2292 [复制转发]






每年夏季,许多城市被淹。

为什么?

一、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天理人情。
但是,城镇的建设规划截然相反:绿化带高于人行道,人行道高于路面。
整个城市的最低洼处,不是绿化带,而是路面、立交桥下。
市民主要来往于路面,立交桥下更是必经之地。
人往低处走,就走入了悲剧。
二、雨水变污水
楼顶、广场、路面都不渗水。能够渗水的绿化带地势又高于路面。雨水因势汇集到路面上,然后涌入下水道,汇入生活污水,一同排出城市,经过污水处理站,最后排入江河湖海。
宝贵的雨水没有渗入地下,没有补充地下水,结果:资源变成了污水,犹如天使变成了魔鬼。
三、天气变极端
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地面越来越干,湿气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恶劣。
无遮无拦的楼顶、广场、路面,太阳一晒就热,产生强烈的“热岛效应”。
天气极端,旱涝急转;旱的时候旱煞,涝的时候涝煞。
随着城市面积的急剧扩大,绿地面积的比例相对缩小,降雨的暴戾程度不断升级,终于突破了地下排污管道的极限,结果城市被淹。
四、环境被恶化
下大雨时,地势较高的绿化带上的水、土、杂草、落叶、枯枝就流失到人行道上,再流落到路面上。
1、水土流失
绿化带蓄纳雨水有限,反倒需要人工经常浇灌,浪费水资源。
表层肥沃土壤流失,不利于植被生长。
2、尘土飞扬
土壤流失到人行道上、路面上,被车轮碾成飞尘,地面和空气都变脏。
城市里经常出现的近似雾的气象,应该是“霾”。
3、淤塞下水道
尘土、落叶、垃圾进入雨水箅子,容易淤塞下水道,加大市政维护难度。污水溢出地面,臭气熏天,影响交通。
4、冒出沼气
路边的雨水箅子,经常冒出臭气,利于老鼠、蚊子繁殖。
5、雨水井变陷阱
路面上、人行道上,有无数的井盖,下雨时容易变成陷阱。
6、路面老化
经常被雨水浸泡,许多路段加速老化。
7、地面下沉
地下水少了,地面会不会下沉?下沉幅度不同,会不会塌陷?
五、解决办法
有一种方案:雨、污分流。就是另外建设排放雨水的管道,不再把雨水汇入污水管道混合排放。这样,花钱更多、管网更复杂、改造更麻烦。
以下是我个人的解决方案。
1、把绿化带、公园,以及边、角、旮旮、旯旯挖低,中间挖深,让雨水流入,就地下渗,补充地下水,不再排放到城外。周围密植树林,把中心危险地带圈起来。沉淀下灰土、杂草、落叶、枯枝,截住塑料等垃圾。
2、楼房前后、道路两旁、停车场内、广场和操场周围、校园和养老院内外,多植大树,特别是本地树种、树冠又高又大的树种。要尽量减少草坪。树木根部的地势要低洼,便利雨水流入。
3、下雨之前,要把绿化带、树木根部的土壤刨松,因为松土最能够吸收、渗透雨水。并在松土表面覆盖上枯枝败叶,以保护土壤不被冲刷流失。
4、楼房平顶应该绿化,以降低城市气温,弱化“温室效应”。
5、西方建筑有两大风格,一是哥特式,尖顶;二是拜占庭式,圆顶。若尖顶、圆顶有冬暖夏凉的效果,中国应该学习。
6、绿化城市,要栽小树苗,容易成活,花钱少。大树移栽,树冠砍掉,成活率低,环保功能低,花钱多。
龚自珍《病梅馆记》: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那是“病态的美”。
现在,环保需要树正气,形成绿色大气候。








全部回复(10)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yswch
    syswch 沙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印发以来,各有关方面积极贯彻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二、加强规划引领
      (三)科学编制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划定城市蓝线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区域排放总量,不得违规超排。
      (四)严格实施规划。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要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
      (五)完善标准规范。抓紧修订完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标准规范,突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和技术性要求。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编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和技术导则,指导海绵城市建设。
      三、统筹有序建设
      (六)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从2015年起,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各地要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储备制度,编制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避免大拆大建。
      (七)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加快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排入自然水体的雨水须经过岸线净化;加快建设和改造沿岸截流干管,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等要求,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
      (八)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四、完善支持政策
      (九)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区别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属性,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采取明晰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强化合同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并按效付费。鼓励有实力的科研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制造企业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组建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采用总承包等方式统筹组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发挥整体效益。
      (十)加大政府投入。中央财政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积极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的统筹,城市人民政府要在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并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
      (十一)完善融资支持。各有关方面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作用,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对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积极开展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将海绵城市建设中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项目收益票据等募集资金,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五、抓好组织落实
      城市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海绵城市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继续抓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尽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项目,经验成熟后及时总结宣传、有效推开;发展改革委要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要积极推进PPP模式,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给予必要资金支持;水利部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0月11日
    2016-04-14 21:52: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yswch
    syswch 板凳
    我孙瑛(笔名:孙悟彻)学的是会计专业,干的是审计职业。
    2009年夏天到济南参加“工程造价”短期培训班2个月,然后回到临淄区审计局针对政府投资工程进行造价审计。
    2010年在审计市政工程造价时,意外发现了市政设施的环保缺陷:楼顶、广场、路面都不渗水,能够渗水的绿化带地势又高于路面,雨水将绿化带上的土壤、杂草、落叶冲刷到路面上,大部分进入下水道,淤塞排污管道,臭气熏天。晴天后,留在路面上的土壤杂物,被车轮碾成飞尘,形成近似雾的气象,应该是“霾”。宝贵的雨水被排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
    2011年7月我写出了《城市被淹的主要原因》,建议:把绿化带挖低,中间挖深,让雨水流入,就地下渗,补充地下水,不再排放到城外。
    2011年11月,我写出了《我爱洪水,我爱泥石流!》,总结性地提出了更多建议,对于河道疏浚的方法,我建议:“不要裁弯取直,要扩大洪泛区。保持沟汊纵横、湖湾相连。河流、湖泊的底部、两岸,一般不要防渗、硬化。只在桥墩底部,桥头、渡口、汲水处的岸边,做防渗、硬化处理。”
    2014年2月,我写出了《一位基层公务员的36条建议》:“城镇绿化带必须下挖,低于路面10厘米以上,让雨水把尘土、落叶、垃圾冲入绿化带。停车场用透水花砖铺设,地势呈斜坡状低于路面。这样既能够补充地下水,又能够有效抑制霾的发生。缺少绿化带的厂矿、生活区,挖掘渗水井。总之,在城镇,必须让雨水就地下渗,向外0排放。”

    最后,我要表明,我坚决反对“雨污分流”:雨水是资源,不是负担,不要排除!

    我的水利文章: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
    《中国大旱的人为原因》
    《城市被淹的主要原因》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中国要警惕“蝗灾”》
    《我爱洪水,我爱泥石流!》
    《一位基层公务员的36条建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审计局
    孙 瑛(笔名:孙悟彻)
    手机:13869306637
    QQ号:2469776474
    邮箱: 2469776474@qq.com
    邮箱: syswch@163.com
    2016-04-14 18:41: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yswch
    syswch 地板
    国家采纳了我的雨水处理建议

    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

    国务院的以上几条“指导意见”,直接采纳了我的《城市被淹的主要原因》、《我爱洪水,我爱泥石流!》、《一位基层公务员的36条建议》。
    2016-04-14 18:40: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mwatcher
    ymwatcher 4楼
    谢谢了,好资料,收藏了
    2016-03-10 16:13: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yswch
    syswch 5楼
    感谢网友转载我孙悟彻的文章
    2016-01-31 20:55: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10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论文

返回版块

3.36 万条内容 · 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唐菖蒲切花的规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