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11G101系列勘误

11G101系列勘误

发布于:2012-12-09 15:14:09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16 2888 [复制转发]
1. 11G101-1 P10,左侧文字部分最后一行,原文为“在其内部在中心位设置芯柱”应该为“在其内部在中心位置设置芯柱”
2. 11G101-1 P19,左侧文字部分(即第3.5.3条)最后一行原文为“地下室外墙平注写方式”应该为“地下室外墙平面注写方式”
3. 11G101-1 P32,4.4.2说明中“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应该更正为“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后下弯”。
4. 11G101-1 P67,右侧 “非焊接矩形箍筋复合方式” 名称上面 8×7 应该为 8×8
5. 11G101-1 P98,梁后浇带100%贯通留筋钢筋构造有误,应为“梁后浇带HJD100%搭接钢筋构造”。
6. 11G101-3 P90. 注2 :"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的2倍,当没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改为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的2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7. 11G101-3 P30 梁板式筏型基础中的基础主梁构件标号为(JL)基础次梁为(JCL),疑问是笔误?还是的确修改为JL?如果的确修改岂不是和11G101-3 P21表3.2.1中的JL同名称?有无必要?为何不采取JZL名称?更何况在11G101-3 P30 表4.2.1 注释1的举例中出现“JZL7(5B)”。
8. 11G101-3 P92 注释2中而出现:“基础连系梁”应该改为基础联系梁。同一个注释出项错别字。
9. 11G329-1 P10 7.9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 一级抗震等级 ρsv≥0.30fc/fyv 应为 ρsv≥0.30ft/fyv 二级及三四级也存在这个问题。

全部回复(16)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hejijiegou1
    shejijiegou1 沙发
    难得好贴,赞一个,继续努力啊
    2014-05-08 14:48: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angchunfa891218
    支持楼主分享
    2014-05-08 10:51: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killa_spl
    killa_spl 地板
    查看一下sa。。。
    2014-03-26 15:35: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昇晖
    昇晖 4楼
    谢谢楼主提供。
    2014-03-26 11:15: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angchong
    sangchong 5楼
    谢谢楼主 很好的资料哦
    2014-03-26 10:38: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16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39.93 万条内容 · 167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CM复合地基处理

1 概述  杭州铁路水电段综合楼位于杭州铁路新客站南侧,框架结构,地面7层,半地下室1层,建筑面积8700m2。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场地地基土质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土厚1.6~2.4m; 粉土厚2~2.9m, fk=135kPa;砂质粉土厚3.6~4.0m,fk=150kPa;粉砂厚8.4~9.8m, fk=160kPa,粉土层为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其下土层均为中等压缩性土。原设计采用了预 应力混凝土管桩ф550,240根,桩长11m;ф600,82根,桩长11.5m。由于管桩将穿过较厚的粉土层,即俗称的“铁板砂层”,且桩直径较大,间距较密,因此无论采用何种贯入方法都非常困难。笔者对附近先期施工的铁路新客站附楼桩基施工情况进行了调查,其地质资料与本工程雷同,采用ф50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压法贯入,结果至地下5m左右粉土层处受阻。此情况足以说明该工程不宜应用管桩基础。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