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天津独乐寺

天津独乐寺

发布于:2006-12-10 15:28:1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1 773 [复制转发]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西门内。

独乐寺相传建于唐朝初年,唐玄宗时,藩镇节度使安禄山,曾在此誓师叛唐,酿成“安史之乱”,因而寺名为“独乐”。寺由东、西、中三部分组成,东西两部分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部分,由山门、观音阁排列成南北中轴线。文献记载说在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时,辽尚父秦王韩匡嗣曾再建独乐寺,现存的辽代遗物有山门和观音阁,其它都是明、清两代所增建的。

山门建在低矮的台阶上,坐北朝南,面阔3间,长16.57米,进深2间,宽8.76米。中间是门道,两侧有泥塑的哼、哈二将看守大门。山门为单檐庑殿屋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南面檐下正中悬有“独乐寺”的匾额,传说是明代奸相严嵩的手笔。

进入山门拾阶向北,迎面是一座三层楼阁,面阔5间,进深4间,底层长20.2米,宽14.2米,外观2层,中间有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实际上是3层,上为复单檐歇山顶,阁高23米,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建筑。阁的中央须弥座上,有一尊高16米的十一面观音立像,其躯干微向前倾,面容丰润,两肩下垂,体态端庄,是现存辽代塑像中的精品,也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雕像,其两侧的胁侍菩萨亦为辽代的彩塑珍品。观音阁以佛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设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将内部分成三层,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赏佛容。梁枋绕像而设,中部形成天井,上下贯通,使佛像矗立井中,像顶覆以斗八藻井,内部空间和佛像紧密结合。阁下层四壁满布彩色壁画,主题是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四臂明王像,中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为元、明画师的杰作。明代万历,清顺治、乾隆、光绪时都多次彩绘重修。

独乐寺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共用斗拱24种,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虽然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解放后,几经维修,保存较为完整,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很有价值。

1165735712982.jpg


1165735713027.jpg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4.98 万条内容 · 11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山西永乐宫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原址在永济县永乐镇,因三门峡水利工程,1959年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至芮城县新址复原保存至今。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宫殿规模十分宏伟,布局疏朗有序,殿堂气势巍峨,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 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的碑文记载,这里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诞生之地,吕氏死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在金代末年的时候扩充为道观,到绍定四年(1231年)时道观毁于火灾。当时新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等人,深受朝廷的宠信,祖师吕洞宾备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观为宫,封真人号曰“天尊”,并派河东的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说永乐宫于1247年动工,至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纯阳殿壁画竣工,施工期前后长达一百十一多年,几乎与元朝相始终,明清时曾进行过小规模的维修和对壁画的补绘。永乐宫的主要建筑主要是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占地86000多平方米,其中宫门是清代的建筑,其余的都是元代所建,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官观,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