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地基基础 \ 基础梁计算问题

基础梁计算问题

发布于:2006-11-13 16:15:13 来自:建筑结构/地基基础 [复制转发]
1 现有观点在基础梁的现有计算方法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 对墙下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承台梁以上墙体为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基础梁与墙体(半无限弹性体)共同变形,视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按弹性理论求解基础梁的反力,经简化后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内力。

(2) 对柱下条形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即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为梁的支座,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其内力,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架计算确定。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情况的基础梁,现有观点在计算过程中,均曾视其为弹性地基梁,所不同者,墙下基础梁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而柱下基础梁则视为弹性地基梁。但应指出的是,现有观点的以上处理方法,是与弹性地基梁的定义不符合的。

2 笔者观点

2.1 墙下基础梁 现有观点视基础梁上墙体为半无限弹性地基,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此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能否视墙下基础梁为倒置弹性地基梁?笔者认为墙下基础梁不能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其原因如下所述。

(1)基础梁以上墙体,高度一般在18m(例如8度区)左右,宽度在12m左右,抗弯刚度极大,加之该墙体还承受着相当数量的楼面荷载及墙体自重,故该墙体在桩顶荷载作用下,并不会产生变形,亦谈不到弹性,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假定条件中关于弹性的假定条件。

(2)基础梁以上墙体,因每层均有圈梁,故各层墙体间,被圈梁分隔成独立部分,已不存在连续性,整片墙实为砌体与混凝土梁的组合构件,但砖砌体与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相差甚大(约10倍),故在受力中,二者是不协同的。因此,墙下基础梁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关于连续的假定。

(3)基础梁以上墙体,系由砖砌体与混凝土梁两种构件组成,且砖砌体系弹塑性材料,其弹性模量从一开始,应力与应变就不成比例。而在地震发生时,即使在小震作用下,根据震害调查,8度区框架,填充墙亦将产生较多裂缝,而中震和大震下,则裂缝更为普遍,即使是框架梁、柱,亦将产生裂缝。此外,砖砌体与框架梁亦不属各向同性构件,故墙体是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的。 由上述可知,基础梁上墙体,并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的匀质、连续、弹性假定条件,故墙下基础梁不应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进行有关计算。

2.2 柱下基础梁 现有观点认为,柱下基础梁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与该观点相应的计算原则有两种:其一是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作为梁的支座,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梁计算确定,然后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内力;其二是视基础梁为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计算。 按照前者,基础梁受桩顶集中力作用,柱为梁的支座。须知此时,由于桩顶集中力与桩底轴向力平衡,则桩顶集中力并不在基础梁内产生内力,仅底层填充墙在基础梁内产生较小内力。此外填充于框架梁和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系彼此隔离的小面积独立墙片,同时填充墙目前多采用大孔洞免烧砖,故基础梁以上之填充墙是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条件的,且因基础梁底部只与回填土接触,并不与地基土接触,只有桩头才与地基土接触。虽然地基土(例如卵石层)在端阻力作用下将产生一些变形,桩身亦会产生弹性压缩变形,但柱下基础梁并不符合倒置弹性地基梁定义。 而对于后者,由于同样的原因,柱下基础梁亦不能视为正置弹性地基梁。 综上所述可知,问题的要害是应区分弹性地基梁与普通基础梁的界限,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弹性地基梁与普通基础梁在两个主要方面存在不同:

(1) 普通基础梁的超静定次数是有限的,弹性地基梁的超静定次数是无限的;

(2) 普通基础梁可略去地基的变形,弹性地基梁由于梁与地基共同变形,故必须考虑地基变形,方能满足变形连续条件[2]。

3 结论

(1) 对于墙下基础梁,梁上墙体不应视为半无限弹性地基,基础梁不应视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

(2) 对于柱下基础梁,不应视为弹性地基梁。

(3) 墙下基础梁及柱下基础梁,均应按普通连续梁计算。

全部回复(4)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xiaohu_0216
    xiaohu_0216 沙发
    值得学习!!
    2007-01-22 17:48: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cl3d3s
    pcl3d3s 板凳
    看了楼主发的很多贴。都是写有价值的,值的学习啊,谢谢楼主了
    2006-11-13 17:02: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4条)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地基基础

返回版块

12.06 万条内容 · 5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条形基础在近于满布时不改用筏板

第一节 引言 1. 筏板基础底板厚、双层配筋;为协调变形,其地梁要求刚度大,因而截面也大,所以其钢筋、混凝土用量都远大于采用条形基础。一般它只用于条形基础无法满足的情况。 2. 通常认为当按条形基础算出宽度后,若一部分基础重叠而其他基础间隙也很小,以至难以施工时就应当采用筏板基础。 3. 条形基础设计已经是被理论和实践早就证实了的可靠的设计方法,而筏板基础设计也是一种常常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