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装饰装修材料 \ 2006上半年中国建陶行业的“十大焦点”话题

2006上半年中国建陶行业的“十大焦点”话题

发布于:2006-08-22 18:27:22 来自:装修设计/装饰装修材料 1 726 [复制转发]

  2006年已行程过半,这半年来,建陶行业发生了很多事,它们不仅反映了行业趋向,并且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笔者将它整理成十大焦点话题,让半年来的喧哗与骚动在词汇中尘埃落定。

  焦点话题1:成本上升

  众所周知,建陶行业中的成本上升多是缘于原油、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今年一开春,熔块、硅酸锆等原辅材料一路飙升,其上涨幅度之大让尚未走出节日喜庆氛围的诸多企业主倒吸一口凉气。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今年佛山、山东等陶瓷产区的节后开窑时间普遍推迟。伴随着原材料上涨,燃油在上半年先后提价3次,运费和电费的提价也随之而来,使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也使得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可以预言,在未来数年的年度盘点中,成本上升必将稳居一席,而如何控制成本、节能降耗、寻求原材料替代品也将成为今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焦点话题2:金属釉仿古砖

  “建陶代有新品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果说去年下半年“超洁亮”是业内的亮点,那么今年上半年的“金属釉仿古砖”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业内创新的另一标杆。从2006瓦伦西亚展会上看,具有铁锈效果的金属釉仿古砖无疑成为欧洲市场的新宠。一向紧跟世界风尚的中国建陶业也迅速跟进,几家强势企业纷纷推出品质足以与欧洲产品媲美的金属釉仿古砖,其强烈的釉面金属质感、先进的色釉工艺技术在业界掀起一股强劲的金属釉仿古砖热潮,以至于2006有了“金属元年”之称。金属釉仿古砖之风能否愈刮愈烈,值得期待。

  焦点话题3:瓷片热

  虽然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众多瓷片企业于去年停窑倒闭、黯然退场,但今年上半年的瓷片市场却“枯木逢春”。据了解,上半年新生的建陶企业中有90%%为瓷片企业,一些销售老总甚至用“供不应求”来形容自家销售的火爆场景。但在市场旺销的背后,是否又是一次赔本赚吆喝的价格大战呢,值得怀疑。况且在瓷片市场尚未出现大拓展的状况下,千军万马杀奔瓷片市场,势必很快造成供大于求,使得新一轮的肉搏战成为必然,试问,瓷片热究竟能热多久?那些毫无竞争优势只图赚钱快的新生低档瓷片企业究竟能挺多久?同样值得怀疑。

  焦点话题4:鹰牌换帅瘦身

  作为佛山建陶业老牌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鹰牌控股有限公司高层的人事更迭以及随后的重大瘦身举措,皆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如果说原鹰牌执行总裁钟应洲的离任引发了CEO与董事会良性关系建设的思考,那么鹰牌随后毅然瘦身,将“鹰牌卫浴”以2.55亿元人民币出售给乐家卫浴,集中精力专做瓷砖,则带出了“多元化抑或专业化”的大讨论。其实,衡量企业选择得失的惟一标准,只能看其是否适合自身发展战略需要。从手边资料来看,鹰牌采取收缩经营闪电瘦身,是符合现阶段发展战略需要的。相信这也是鹰牌董事局经过深思熟虑、慎重权衡之后作出的重大举措。说到底,不管专业化还是多元化,能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就是好战略。

  焦点话题5:涨价

  业内一向有“涨价是找死,不涨价是等死”的警言,这使众多企业不敢轻言涨价。但随着成本的不断攀升、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剧,陶瓷企业终于扛不住,分别在3月和6月联手提价了。应该说,涨价的确可以化解企业生存压力,但是这种被原材料踢一脚挪一步的局面委实太被动,也委实很难堪。如何摆脱原材料上涨压力,走品牌之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强势切入市场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焦点话题6:破产倒闭

  “倒闭年年有,今年大不同。”如果说去年淘汰出局的100多家企业绝大多数是一些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的小企业,那么今年上半年,佛山新科迪、国丰、樵南等中型企业的轰然坍塌则让业内人士无不动容。它们倒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企业主战略出错;有的则是管理跟不上或是产品没有特色等等。在竞争加剧、大多数企业苦苦挣扎的当下,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失误都足以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这些中型企业的倒闭,对于那些活着的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营销等各环节无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焦点话题7:傍名牌

  陶瓷企业“傍名牌”之风由来已久,但真正让“傍名牌”成为业内热议话题的,还缘于新科迪的“商标侵权”案。如今看来,那次败诉可能也是造成这家中型企业死掉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营销角度来讲,倘若没触及到“侵害中国驰名商标被保护的利益”这条底线,也不能就说“傍名牌”一无是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运用这一营销策略,是“誓将傍名牌进行到底”,还是仅仅将其作为初创阶段的一块跳板,存活下来后即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来增强市场影响力。新科迪的教训对于如今众多一傍上就不松手的陶瓷企业具有警示意义。

  焦点话题8:名牌申报

  3年一轮的中国名牌产品申报在6月上旬拉开大幕。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中国名牌在市场上的含金量众所周知。众厂家积极争取亦在情理之中。只是随后公布的省级品牌产品公示表,其数据的真实性遭遇普遍质疑,也将此次名牌评选推向业内热议的风口浪尖。看来数字不仅出官,还能出名牌。而此次8亿元的销售额这一门槛饱受业内人士非议。应该说,8亿元销售门槛委实过高,但评委们似乎也有苦衷,毕竟僧多粥少,愿意入围的企业实力又往往相差不大,所以定此标准也属无奈之举,所以往往是虽然标准不合理但可能合适。看来,若要服众,使3年一次的游戏继续下去,对众评委来说,寻找最为合适的评选标准,加大审查监管力度,保持评选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当是2009年的要务。

  焦点话题9:驰名商标

  今年上半年,佛山陶瓷业驰名商标申请捷报频传,使得佛山诸多符合申报条件的陶瓷企业纷纷加入申报行列。驰名商标不仅事关企业荣誉,更是一种法律保护手段。按照法律规定,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比普通商标大,不仅可以打击跨类商标侵权行业,而且对延用驰名商标注册企业名称、互联网域名等特殊侵权行业也可追究责任,至于产品仿冒、设计抄袭更是网罗其间了。所以,有实力的陶瓷企业在商标培育到一定阶段之后,还应像新明珠集团那样尽快主动申请驰名商标认定,以此作为反击侵权的护身符,提升品牌价值的助推器。

  焦点话题10:出口退税

  长期以来风传的“国家将下调出口退税比例”的消息终于在6月初开始逐步得到印证。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透露,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将进行全面调整,退税比例将降多升少,部分项目的出口退税甚至全部取消。此次出口退税的目的在于限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出口。长期以来,在出口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陶瓷出口虽连创新高,但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此次调整,虽会增加陶企生产、流通成本,压缩企业本已无多的利润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核心竞争力,用品牌战略实现出口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饰装修材料

返回版块

6.28 万条内容 · 1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厨卫瓷砖该怎么选择

陶瓷砖的种类   1、釉面内墙砖。俗称瓷砖,因在精陶面上挂有一层釉,故称釉面砖。釉面砖釉面光滑,图案丰富多彩,有单色、印花、高级艺术图案等。釉面砖具有不吸污、耐腐蚀、易清洁的特点,所以多用于厨房、卫生间。釉面砖吸水率较高(国家规定其吸水率小于21%),陶体吸水膨胀后,吸湿膨胀小的表层釉面处于张压力状态下,长期冻融,会出现剥落掉皮现象,所以不能用于室外。   2、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简称彩釉砖,表面施有美观艳丽的釉色和图案。国家规定此类产品的吸水率不大于10%,因为精陶坯体吸湿膨胀小,与釉面能很好结合,所以强度高,可用于地面,也可用于墙面。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