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建知识问答(普及版65题)

中国古建知识问答(普及版65题)

发布于:2006-04-24 15:23:2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36 21126 [复制转发]
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古建学者张驭寰


编者按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7000多年的建筑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奋斗,神州大地上出现过无比丰富的古代建筑,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建筑遗迹。中国古代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无论是秦砖汉瓦、隋唐寺庙、两宋祠观,还是明清故宫、皇家苑囿、苏州园林……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寝,还是园林、市镇、宅院,都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诸方面条件的综合产物。透过它们不仅可以从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中汲取营养,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美好家园,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应读者要求,本版推出《中国古建知识问答》专栏,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古建学者张驭寰教授就中国古建的产生与发展、结构与风格及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问题,作出解答;并从构造到施工、礼制到规划、细部到整体、单体到组群等方面,采用问答形式,系统介绍中国古建知识。

注:虽然是普及版的古建知识介绍,但其中许多问题,也许我们未必真能回答上来.所以还是有相当的学习参考价值的.

全部回复(36)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jiachengli
    jiachengli 沙发
    17、中国古镇一般有哪些建筑?
      在中国乡村中有许许多多的镇子,实际是县城以下的居民集中点。封建社会时期叫镇,再小一点的叫村子,如明代一个小城即是一个镇城,从其规划来看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例。

    村子、镇子,也有的地方叫屯子、寨子,其实是相同的,惟独不同之点即是大小之分,家户多少之别。最大的镇叫屯子,例如沈阳一带有姚千户屯,一屯之中有上千户人家,一般的镇子也有七八百户到一千户左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村子与镇子的规模越大。村和镇与一般县城的式样差不多,在当时也进行过简单规划,以方形为主,圆形为辅,南北东西四个面。有的镇子有城墙,有的用土墙,还有的用土围子,或柳树条编织的界墙,这与当地生产水平有关系。到山西、陕西一带的大镇子,不仅有城墙,而且是砖墙,有城门、城楼、炮台、角楼等等,与一个县级的城相差不是太多。一座城镇往往是县城的缩影,城墙、城楼、角楼(个别的城镇还有戏楼与钟楼、鼓楼),以及大街小巷、商店寺院庙宇等公共建筑。一般平民只能在小巷里居住。城内有进入镇城的主要城门,不做城门的就做一个高大的阁,代表城楼。下部城门通行人、马和车子;上部即为阁,阁者楼也。阁中供奉文昌帝君或土地爷,到山西省各个地方,当一进村门时,都有一个高大的阁,名之曰“村头高阁君”,实际是村门。那个主阁就是全镇的代表,是全镇的中心建筑。在大镇里还建有文庙、火神庙、关公庙、土地庙、东泰山庙等等。镇子里的房屋用砖瓦土木混合结构建造,有的质量相当高,有的百余年来不损坏。特别是村镇里的庙宇,人们更不惜金钱来建设。以吉林法特哈门镇为例,也是清代柳条边墙的一个门,它是边墙终点的一个门,满语叫“巴颜额佛罗边门”。全镇三个大庙,一是永宁寺,二是武圣宫,三是马神庙,一道教、一佛寺,一神庙。镇中心有一条河,水入镇中,还建了一座大石桥,每一、三、五日在桥的附近以及桥上为集市,农民来卖杂物,把农民货物集中在此。粮米市、鱼市、菜市,应有尽有,非常热闹!这是一般北方的大镇子的状况。


    苏南古镇———同里,已有上千年历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小桥流水
    2006-04-24 15:34: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achengli
    jiachengli 板凳
    16.古代军事建筑、军事工程有什么内容?
      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中就考虑到如何进行防御,怎样具有防御保卫性能。大部分建筑、大多数城池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出发修建的。如住宅大墙、望楼、门楼望孔、炮台、角楼等等,都是军事防御性的设施;又如万里长城、关门、烽火台、狼烟台、便门、马道、垛口、角楼等等。在县城的建设中还有军事城、军粮城、战城等,同样是防御工程。此外,每建设一座城市,都建有城墙、城楼、堞楼、敌台、硬楼、软楼、马面、瓮城、望火楼、鼓楼……这些都是防御性工程。另外在大城之外,还建有羊马城、大的外城圈。城外的鹿脚、转射等等都是防御性的战略工程。还有吊桥、水门、闸门、卫星城、外廓城、城关城等也都是军事防御性工程。因为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间的矛盾、统治阶级与一般平民的矛盾、有钱的人与穷人的矛盾等等,错综复杂,有时无法解决,只能动用军事力量才可以解决。所以在平时建工程、筑佛寺等等都存在着这一类的问题,在每座建筑中或多或少都考虑军事防御原则。在中国各地的很多山上,大多数都建设有山城、山寨城,乡村中建设有村寨、乡村土围子。大户人家做高大的土院墙,穷人家外做柳条墙、柳条障子等等。因此,有人说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即是军事防御工程,这一点的确是事实,否则就无法安宁地居住和生活。

    建设城池,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性工程。修城即是象征防御与战略进攻,有一个明显的要地。城门白日启开,夜间关闭,住家中院子的门平时总是关着,特别是到晚间将院子的大门关闭之后,才会觉得深屋居住是安然、舒适的。

    一座佛寺、一座庙宇有时也要为它建城。例如河南垒山寺和青海瞿昙寺也都是为寺而建的城池,都采用方块形作为城墙,相当坚实,至今保存完整。

    凡是过去的城池,各个项目都是从军事防御性考虑问题的。如明清时北京城、城内的道路、交通、公共建筑、胡同、广场、垛口、城墙以及城墙内外所附属的建筑,这一切都是从战略防御性出发而修建的。



    苏州古城门———盘门,是我国仅存的水陆1城门,也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军事建筑。
    2006-04-24 15:34: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achengli
    jiachengli 地板
    15.古代城市如何用水管水?
      古代城市用水是一个大的问题,全城人口那么多,没有水人们怎么生活?因此,要解决水的问题,第一,在每家或某一局部地区打井,用地下水;第二,治河有护城河水,用护城河里的水;第三,在一个城市里都建有大水池、泡子、小湖等等,必要时用这里的水。如安徽省寿州,城内东北角有城池用水管,也是管理用水的构筑物。当城内水多时可以排出城外,也可以防止水外流,同时还能阻止城外的水进入城中。另外,如河南沁阳城,城里有大大小小的莲池大约七八个。这样,大的府城城里就有许多的水池,把住房用地都挤占很多。北京城有五处海子,中南海、后海、北海水都相当大。早先修建城市时,先要筑城,筑城时挖土必然出现一些大的土坑,大坑即积水成为池塘,池塘就是这样来的。池塘蓄水,有水即可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当然用时要经过处理才可饮用。

    中国的许多城市不是靠湖、靠河。有的城池是将大河的水引入城中,设计规划时有意识地将大河贯通城中。例如北宋东京城,大河入城四五条,这既是为美化环境,同时也是为了用水方便,水对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北海公园一瞥
    2006-04-24 15:34: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achengli
    jiachengli 4楼
    14.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对风水是怎样考虑的?
      中国古代对一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选地。在选地时要考虑风水学说,如城市的四面要相同,左边与右边设有空缺之部位,如左有山,右有水;防止后空,如有一方空缺时,要建造一座塔来弥补。一般来讲南低北高,达到前低后高,起码要平川,前后相同,前端要高,后部要低。城市后部依山为最佳。否则,后人县官上任之后,看到城市的选址有问题还要进行补缺,如东北角缺山,后空,在那个地方修一个塔,常建文峰塔。如果县里几年中没人中举,不出一个人才,那么要在这个县城的东南角修一座文峰塔。这样,全城才能出人才,文峰塔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在全国各县县城都有文峰塔,如:河津振风塔就是由此而来。

    另外,一个城市附近之山岗,有的是半个山,这样非常忌讳,要有必须是完整的山,圆润的山,绝不可有开崩的半山头。看山时要看是否是山连山,一个接一个,有高有低,如山西天龙山那个样,犹如天龙下降,起伏而来,这就是“龙”,有气势,预示这个城市中可以出现要人,或者是大学问家。如果选地看风水,一个城市一出南门远看,有两种说法:一是,要远观一马平川,一眼望不到边,这样气势宏伟,如果建都,也是百年或上百年以上,千万不要南面土地高于城,这样城址则最好;二是,出南门远观有山时要有双山尖对峙,如有山要选在两山之间缺口处,中心线正对南城门,这样出门看双阙,有缺口,仍然一眼望于门外仍有门,门口相对一望无际;三者,全城要以后部依山,山要空出亦不必太高,这样有依靠,一定万年。这在风水学上说“前平后靠”,傍山侧水,都是最佳的地势。全城选在高台之上,那就再好也没有了,中国有许多例子,在这里且先提出两个:一是新疆吐鲁番唐代交河故城,全部建在高台之上,它是天然形成的高台;二是陕西省富平县城,全城方型,建在一个大方台子上,台子有六至七米高,四面是很陡的崖,如同城墙。

    钱塘江潮是由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加上杭州湾的喇叭口特殊地形而形成的特大涌潮。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隅的六和塔,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70年),据说是为了压住钱塘江潮而建。

    六和塔
    2006-04-24 15:33: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achengli
    jiachengli 5楼
    13.古代西北城池是怎样建造的?
      中国大西北地区城池比较多,现在我主要谈谈新疆地区的城池状况。由于当地气候干旱缺雨,夯土筑城,城墙十分坚硬,以汉代、唐代城址保存下来的较多。例如:高昌城、交河城、塔城、阿勒泰城、喀什城、和田城、焉耆城、库车城,其构造都是非常坚固的。在城市遗址中,和硕曲惠城、和硕马兰城、伊犁惠远城,都是早期的古城。从北疆到南疆,大部分城墙墙土都坍塌了,加之风沙弥漫,城墙残迹高低起伏,房屋也早已倒塌,大部分都是一片废墟。还有很多古城遗址在黄沙弥漫中,不仅分析不出形状,也查不到名称,这也是不少的。

    甘肃地区的城池有:桥湾城、安西城、双城子、高台城、永昌城、凉州城。青海地区的城池有:大通城、西宁城、湟源城、察汗城、化隆城、古鄯城、乐都城。内蒙古西部的城池有:黑城、*道城、定远营城、防堤城。宁夏的城池有:平罗城、银川城、贺兰城、韦州城、逍河城、广武城、永宁城。陕西西部的城池有:榆林城、靖边城、定边城、安边城、铁角城、古西城。在这些古城中当年都有鼓楼和城市建筑。


    高昌故城西距吐鲁番市40公里,有1500多年历史,曾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高昌故城至今依然城墙高耸,雄风犹存(见上图)。古城周长约5公里,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3部分,总面积22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

    故城西南角有座大寺院遗址(见下图),保存完整,大殿塔柱佛龛中的大部塑像和壁画虽已被英、德、俄、日等国盗墓者拿走,但残存的仍然富丽华美,珍贵可观。在它的附近,曾发现绿琉璃瓦片和绘有图案的房屋基石,可见当年宫室、庙宇建筑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2006-04-24 15:33: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36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06 万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五一话题☆大家来谈谈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性

众所周知没有文化性的设计必然是失败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某种程度上建筑设计更代表了设计界的门面,因为建筑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一提起故宫必然联想到中国想到北京,这也是他的文化性。但是现在中国的建筑所拥有的文化性却在逐渐的减弱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急剧骤减甚至有消失的危险。就请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