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植物 \ 大 学 校 园 规 划 探 索

大 学 校 园 规 划 探 索

发布于:2006-04-13 21:35:13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1 858 [复制转发]
大 学 校 园 规 划 探 索
        —— 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校区规划为例
周鹏光1   赵丛霞2
(1.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摘 要] 如何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进行大学校园规划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与难点。哈尔滨师范大学地处中国北方, 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规划在认真分析现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结构、功能区布局、优美的景观序 列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定位。
  [关键词] 知识经济;地域综合体;生态;和谐
1 规划背景
  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世界进入一个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的新时代,形成了新的经济类型,即知识经济。在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下,高等院校作为知识生产(科研)、传播(教学)和知识再生产(科技产业)的综合载体,也随之产生深刻的变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和高校建设就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和变革期,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对于每一所高校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适应潮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校区规划需要解决问题。
  2 学校发展概况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之一,她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师范大学,又是黑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艺术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
  3 场地自然特征分析
哈尔滨师范大学新校区位于哈尔滨利民开发区内、哈黑公路以东,哈尔滨四环路(在建)以北,总征地面积140万m2,地域轮廓略呈平行四边形。场地内地势平坦,中部略低。
  4 规划原则及目标与定位
  4.1本规划除尊重规划的一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知识性、文化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借鉴性原则外,更重要的是将城市竞争的新法则引入校园设计之中,建构认识校园规划的更高境界。
  4.2 一个教学与生活的地域综合体。
  4.3 一个集智能型,人文型、寒地型于一体的生态园区。
  5 布局规划
  5.1 规划结构
规划运用内外环式的交通网络将场地自然划分为三个功能——生活区、教学区、运动休闲服务区,并通过两条轴线——中央生态景观轴线、人文知识景观轴线及三个不同肌质的核心空间——水体空间、硬质空间、实体空间将各功能区串联成一体,并以此构筑生态走廊,形成双轴多核生态结构。
  5.2 交通系统
  5.2.1车流——内外环式的车流交通网络,外环由场地内侧“C”形干道构成,设独立出入口,将教学区与运动休闲服务区分开,主要解决货流交通。
  5.2.2人流——以中央景观生态轴线及人文知识景观轴线双轴为核心的步行走廊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园区的步行交通网络。
  5.2.3水流——规划在园区中心设置水体核心空间,成为双轴多核结构的焦点,沿两要轴线及步行系统设置有序运动的水系,喷泉、水池分布其间,直接汇入中央水体,形成奔流到海之势,并以此构筑生态景观。
  5.3 功能区布局
  5.3.1生活区——包括教师住宅区和学生公寓区,位于场地东侧,以硬质空间为核心,此处远离过境公路,舒适宁静、无干扰,北部教师住宅区相对独立,便于形成完整的社区网络,南部条带为学生公寓区,由五个设施配套的功能单元组成,便于梯级开发和社会化管理,为学生学习、晨读、交往提供空间。
  5.3.2教学区——位于园区中部,以中央水体空间为核心,包括教学主楼、图书馆、各院系教学楼及大礼堂、活动中心等。规划各建筑群围绕中央水体核心布置,营造优美舒适的教学空间,教学主楼、图书馆位于中央生态景观轴线上。成人教育学院位于北侧入口东侧,临近教学区独立成园,便于管理,适应长远发展实现终生教育的总体趋势。
  5.3.3运动休闲服务区——位于场地西侧,由体育学院、实验室、接待中心及部分附属设备用房构成。体育中心设单独出入口,在进行比赛时开放,便于对外使用,提高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6 景观空间规划
  6.1 空间的秩序——基于师范类院校的思考
哈师大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师范类高校,其空间景观的构筑应首先体现其自身特点,即一个教育的空间,尤其是一个培育教育者的空间,因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生活之中,也要反映在空间环境的设计之中。基于这样的思考,规划首先强调空间的秩序,体现严谨、大气、端庄的景观形态。在中央轴线上,通过各空间大小、风格以及开放度的变化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并与周边功能单元的空间相配合,共同形成一个秩序化的空间网络。
  6.2 自由的人性——基于师范学校的思考
  师范院校作为培育教育者场所的同时,也是一个培育新人,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场所,其空间景观既有端庄大气的一面,亦有自由活泼向上的一面。因此,规划试图寻找一种秩序化与人性化的平衡,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人文知识景观轴线,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形成的,同时她也作为整体环境的活跃元,将园区注入生机与活力,反映21世纪教育空间的特征。
  人文知识景观轴线由三个不同肌质的圆形空间构成,北部圆形空间为硬质广场,位于教师与学生生活区的结合部,为师生交流休闲提供空间;中心水体空间是二条轴线交汇处,是全区景观焦点;南部以体育场为核心,形成实体空间,为休闲活动场所,同时也通过体育建筑形体独特性,增强景观效果。
  三个核心空间由颜色醒目的廊架及形式各异的功能体相联,廊架和功能体内可布置展廊、雕塑,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历程以及哈师大的发展历程,突出其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围绕该轴线,通过绿化铺装的变化,形成自由灵活的“青春风景线”。像跳动的音符散布在园区内的广场、绿地、建筑之中,增强园区的青春活力和浪漫气息。
  6.3 智能空间——基于智能型校园的设计
结合信息流建设,规划形成智能化空间网络,计算机中心是智能空间的核心,设有大型中心控制室,辐射全园区,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智能化。
反映信息时代特征,体现速度和效率,各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建筑群体以成组成团的方式组合,室内外设有方便的连廊和通道,达到保证提高和交往、交流、传递、沟通的最佳效率。
  6.4 文化空间——基于人文型校园的设计
  规划赋予各功能空间以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教育文化的特色内涵,将其作为一个文化场所,一个培养未来英才,追求未来文化踪迹的场所。
对于文化空间的设计,规划贯穿在设计各个层面,其中较为集中的体现在:
  6.4.1人文知识轴线——通过廊架、功能体,突出历史文化、教育文化。
  6.4.2中央生态景观轴线——通过绿化、建筑体现哈尔滨地域文化特征,并结合小品雕塑,反映教育文化内涵。
  6.4.3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哈尔滨市地域文化的根脉与情结,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6.4.4绿化环境——合理选择植物配置,体现寒地绿化特征。
  6.5 寒地空间——基于寒地型校园的设计
  规划充分利用寒冷地区气候特点,化不利为有利,创造寒地城市特色景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5.2整体布局——( 1)通过地形起伏及乔木林带,在场地西北侧构筑挡风面,阻止冬季西北风的侵入,并起到丰富景观作用;(2)主要步行道垂直人文轴线布置,引入夏季主导风。
  6.5.2建筑设计——(1)建筑群体形成院落式的功能单元,产生围合感,改善局部小气候;(2)建筑之间建立半封闭的联系通道,延长冬季户外活动时间;(3)建筑内部设计多层次交流空间,提供冬季活动场所。
  6.5.3绿化环境——(1)利用植物配置的季节互补性,形成多层次的绿化体系;(2)通过绿篱剪形树等形成冬季绿化肌理;(3)对局部绿化进行冬季防护或将绿化引入室内,构筑冬季绿色生态景观。
  6.5.4水体环境——(1)提高水体利用率,中心大面积水体,在冬季作为冰上运动基地,设置冰球场,滑冰场等;(2)小面积水体以旱地喷泉为主,冬季与硬质铺装融为一体;(3)线形水系进行底部图等处理,冬季无水时,形成新的地面肌理。
  6.5.5地面铺装——适当做出起伏变化,丰富地面景观。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

19.27 万条内容 · 2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五一时令花卉布置

急要时令花卉布置方案,有那位仁兄可以帮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