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路桥施工图 \ 建保健型生态园林成为新趋势

建保健型生态园林成为新趋势

发布于:2006-02-13 13:39:13 来自:道路桥梁/路桥施工图 16 6411 [复制转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植物散发的气体,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可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这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一些现代化的大城市已经在开始探索创建保健型生态园林的路子。
  深圳梅林公园将在近期开展保健园林建设的尝试,其目的是要在深圳探索出一条保健型园林的建设之路。
  在建设保健型园林之前,深圳市城管局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了对百余种岭南植物挥发物的分析和保健效应研究,辨明了这些植物的气味对人是否有好处,从中筛选出一批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园林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是园林常用植物,有些还是常用中药。比如,白兰、黄兰、红千层、海桐、含笑、九里香、山小橘等植物,其中的挥发油富含芳樟醇、石竹烯、桉树脑等。这些物质不仅能挥发芳香气味,而且对止咳平喘、祛痰、镇静安神、降压均有功效。将这些植物种在一起,其挥发物有助于止咳、化痰和支气管炎甚至哮喘等呼吸系统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梅林公园率先进行保健园林树种的种植,是要为深圳市森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树种的选择及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根据中医理论,万物都有相生相克的作用。周围的树木对人体有重要影响。例如,樟树的气息可以止痛、祛风寒,长春花则具有抗癌功效,女贞、杜仲、桂花等植物散发的气味,可使人体分泌有益的荷尔蒙,银杏、朴、雪松等则对呼吸系统有好处。目前,在上海陆家嘴地区的一居民区内,不同的植物分别被种到了“水”功能区和“金”功能区。这是上海市目前首个依照“中医五行”的理论划分植物种植区域的小区。
  上海园林科研所与上海师大对上海市常用植物发挥气体的分析表明,不同树种的杀菌和清新空气的保健功能不同。而在上海市首个依“五行”理论种植植物的陆家嘴地区居民小区中,设计者根据植物不同保健功能对应的人体脏器,依照该脏器所属的“阴阳五行”,将植被划分为“金、木、水、火、土”5组功能区,栽种到不同的区域和方位。例如,肺属金,对应的保健植物是银杏、朴树、雪松等;肾属水,对应女贞、杜仲、桂花等;肝属木,对应乌桕、杨树、棍子花等;心属火,对应柿、罗汉松、山茶等;脾属土,对应枣、火棘等。
  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也必须以人为本,改变只对人均绿地与绿化覆盖率作衡量环境质量的标准,摆脱纯观赏、求休憩等传统而单一的模式,注意绿化景观与环境功能相结合,创建保健型生态园林,这应该是未来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而且也在成为一些城市的自觉行动。

1139811948978.jpg

全部回复(16)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ululee1024
    lululee1024 沙发
    3.为人类创造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

    (1)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的功能

      园林绿地的各种效益都是服务于人,园林植物也不例外。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据测试,在绿色植物环境中,人的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心脏负担减轻,另外森林中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的含量也远远低于市区街道和超市、百货公司。因此,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还应落实到人,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清新的保健型生态绿色空间。

    (2)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的类型

      营造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有许多类型,如体疗型植物群落、芳香型植物群落、触摸型植物群落、听觉型植物群落等。设计师应在了解植物生理、生态习性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植物的保健功效,将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科学搭配,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立体植物群落。

      松柏型体疗群落或银杏丛林体疗群落属于体疗型植物群落。在公园和开放绿地中,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可以选择到这些群落中去。银杏的果、叶都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挥发油成分,在银杏树林中,会感到阵阵清香,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的作用,长期在银杏林中锻炼,对缓解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均有益处。面对松树类呼吸锻炼,会有祛风燥湿、舒筋通络的作用,对于关节痛、转筋痉挛、脚气痿软等病有一定助益。而柏科及罗汉松科植物也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构建芳香型生态群落(以上海为例),香樟、广玉兰、白玉兰、桂花、蜡梅、丁香、含笑、栀子、紫藤、木香等都可以作为嗅觉类芳香保健群落的可选树种。在居住区的小型活动场所周围最适宜设置芳香类植物群落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而又美观的自然环境。形式上可采用单一品种片植或几种植物成丛种植,丛植上层可选香樟、白玉兰、广玉兰、天竺桂等高大健壮的植物,也是丛植的主景树;中木可选桂花、柑橘、蜡梅、丁香、月桂等,也可以作为上层植物;下面配置小型灌木如含笑、栀子、月季、山茶等;酢浆草、薄荷、迷迭香、月见草、香叶天竺、活血丹等可以配在最下层或林缘,同时地被开花植物也是公园绿地和居住区花坛、花境的良好配置材料。其他如视觉型、触摸型生态群落,也是园林各种绿地植物配置的模式。
    2006-08-09 16:56: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ululee1024
    lululee1024 板凳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园林植物既是园林构成的主体因素,同时又是为人所用的客体对象。因此,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观,不仅指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要协调稳定,更要协调植物与人的关系,使人在植物构成的空间中能够感受生态、享受生态并且理解和尊重生态。
    1.尊重自然

    (1)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

      自然界中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形态特征之分,更有喜阴喜阳、耐水湿耐干旱、喜酸喜碱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园林植物配置如果不尊重植物的这些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就生长不好甚至不能生长。如垂柳好水湿,有下垂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适宜栽植在水边;红枫弱阳性、耐半阴,枝条婆娑,阳光下红叶似火,但是夏季孤植于阳光直射处易遭日灼之害,故易植于高大乔木的林缘区域;桃叶珊瑚的耐阴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湿润土壤,与香樟的生长环境条件相一致,是香樟林下配置的良好绿化树种,如果配置在郁闭度较低的棕榈林下就生长不良。

    (2)符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特征

      植物除了有其固有的生态习性,还有其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每个区域的地带性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背景,经过长期生长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也达成了良好的互利互补的互生关系。而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大树进城”曾成为一股潮流,虽然其初衷是好的,在短期内可以改善城市的绿化面貌,但事实上,很多“大树”是从乡村周围的山上挖来的野生大树和古树名木,这种移植成本太高,恢复生长慢,成活率低,反而欲速则不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原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其实真正的大树概念应该是苗圃里培育的,经过移植,根系发育良好的胸径为8~15厘米大规格苗木,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道路改、扩建,单位绿地调整,或过密植物群落中抽稀所产生的移植树木,这些树木经过移植确实可以在短期内适应环境条件,用在园林绿地中,与其他植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2.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城市具有人口密度高,自然地貌单一,立地条件较差的特点,而城市中的植物配置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制约,物种种类较少,植物群落结构单调,缺少自然地带性植被特色。单一结构的植物群落,由于植物种类较少,形成的生态群落结构很脆弱,极容易向逆行方向演替,其结果是草坪退化,树木病虫害增加。人们为了维持这种简单的植物生态结构,必然强化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工作,导致成本加大。

    (1)挖掘植物特色,丰富植物种类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配置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轻易放弃了许多优良的物种,否定某些不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植物,否定慢生树种,抛弃小规格苗木都是不尽合理的配置方法。其实,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植物本身无所谓低劣好坏,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植物,将植物运用在哪个地方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因此,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应该尽量多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如何与其他植物搭配。如某些适应性较强的落叶乔木有着丰富的色彩,较快的生长速度,就可与常绿树种以一定的比例搭配,一起构成复层群落的上木部分。落叶树可以打破常绿树一统天下(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局面,为秋天增添丰富的色相,为冬天增添阳光,为春天增添嫩绿的新叶,为夏天增添荫凉。还有就是要提倡大力开发运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不仅可以起到丰富植物多样性,而且还可以使植物配置更具地方特色。

    (2)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

      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实现。单一的草坪与乔木、灌木、复层群落结构不仅植物种类有差异,而且在生态效益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草坪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消噪吸尘等方面远不及乔、灌、草组成的植物群落,并且大量消耗城市水资源、养护管理费用很大。良好的复层结构植物群落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及空间,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势、土肥等自然资源,产出比草坪高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生态经济效益。乔木能改善群落内部环境,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生境条件;小乔木或者大灌木等中层树可以充当低层屏障,既可挡风,又能增添视觉景观;下层灌木或地被可以丰富林下景致,保持水土,弥补地形不足。同时复层结构群落能形成多样的小生境,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配置的群落应该招引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兽类,形成完善的食物链,以保障生态系统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持续稳定发展。

    2006-08-09 16:56: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ululee1024
    lululee1024 地板
    (3)建设保健型生态园林,提高居民身心健康

      什么是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也被更新,它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和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国内外的环境心理学和医学渗透到绿地景观。绿地中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美,选择具有防病、强身、祛病、延长生命的潜在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植物,并将其集于一个空间,再现第二自然;还必须体现“生态美”。生态美是生命充满活力与其生存环境和谐所展示出来的美的形式。建设保健型生态园林,是从药用植物中探索其挥发的气体是否与服药一样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德国的“森林浴”,人们在大自然环境里,会不知不觉地调整反应,使得身在都市生活中患有文明病和忙人病的人恢复原先的步调。德国专家研究报告:清新的空气以及散发白树叶、树干的天然烟雾(aerosol),对于支气管哮喘、肺部吸尘所引起的炎症、肺结核等的治疗效果优于使用化学合成的人工华喷雾式药剂,可与现代医术并用不悖。林间在落叶厚盖的小径中步行亦可消除病痛。树叶的颜色与形状的变化美感,扶疏幽木加上潺潺水声,花香鸟语等令人心旷神怡,对于镇静自律神经特具功效,也可以启迪智慧,诱发艺术美感。

      前苏联列宁大学杜金教授发现:森林植物经常散发“芬多精”,用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菌等。如在百日咳的病房地板撒放冷杉枝叶,可将空气中的细菌量减至原有的10%。日神山惠三医学博士研究认为伽罗、檀香、沉香等香气,可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法国的“负离子”原理,森林中山溪,瀑布、喷泉的四溅水花,植物光合作用所制的新鲜氧气,以及太阳的紫外线等,均可产生无数负离子(negative ions),又称“空气维他命”。它附着于周围空气分子,悬浮空中,对人体健康有益。可镇静自律神经、消除失眠、头痛、焦虑等,有益呼吸器官和肺机能,增进血液循环与心脏活力,减轻高血压及预防血管硬化,促进全身细胞新陈代谢,美颜及延年益寿等等。 (摘自《森林文化》林文镇著)早在两千多年,人们就用植物气味治疗疾病。据史书记载,汉代妃子住的宫殿,就曾用川椒捣烂涂在墙壁上,为了杀虫辟邪。名医华佗把丁香花做成香囊,悬挂室内,用来医治肺痨、呕吐、腹泻等疾病。

      中国林科院环保研究室花晓梅研究员,曾对树木杀菌素对结核菌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筛选出有强效杀菌作用的木槿、珍珠梅、黄连木、悬铃木、泡桐等树种。上海园林科研所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开始利用PEGl500色谱柱,对上海一些植物的气体挥发物进行分离,分析了不同植物的保健功能。

    2006-08-09 16:54: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ululee1024
    建设“第二自然”,提高环境质量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1) 绿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型基础设施

      绿地是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它依靠植被起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作用,是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建设绿地必须已乔木为主体组成乔灌木搭配的多功能、科学化、合理结构的植物群落,伴有动物、微生物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共生的整体生态系统。丰富的植被起到净化作用。物理净化作用有稀释、扩散、淋浇、挥发、沉降等作用能够而得到净化;化学净化作用有氧化还原、化合和分解、吸附、交换等。如水中铅、锌、汞等重金属离子与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物而沉淀;生物净化作用有生物的吸收、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微生物氧化分解,形成各种无机物NH4,二氧化碳等。总之,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减少水、气、土中污染物的含量。

      植物种类繁多,其净化作用有很大的差异,并和环境各因素状况有密切关系。因地制宜建设绿地,根据环境的气候、地形、土质差异、周边环境条件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选择不同植物,对症下药地改造环境,创造优化的生存环境。这对保护、调控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独特功能。绿地作为生态系统物流与能流的重要手段,起着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以人为本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再现第二自然返璞归真。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的空间包括居住空间、活动空间、绿色空间(包括虚空间一),处理好人与有生命的自然和无生命的自然(包括环境)的生态关系是我们的任务。必须掌握科学技术、塑造人与自然新的共生关系。以植物多样性为基础构成生物群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相生共繁、确保鸟道、虫道、小动物通道通畅,有栖息地、繁衍场所,有食物网,形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在非生物环境中,水体、土、气、建筑、道路、构筑物等与交流场所,科学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形成多为维人文生态空间。生态规划就是要求在一定空间中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使居民生活在净气、净土、净水环境中,促进人类健康增寿。

      以宝钢为例:绿化面积933万平方米,绿地率44.7%,人均绿地面积为537平方米,构成植物区系的植物共有423种,其中野大豆、榧树、水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植物群落多样性并组成复层结构(四层次、三层次和二层次绿化),生态环境错落有序,不仅有利于净化厂区空气、降低噪音,优化环境、保护人群健康,同时也为招引野生动物制造有利的栖息繁殖场所。鸟类在自然生态系统营养级中处于消费者地位,对环境的变化共为敏感,可以把鸟类出没与数量多少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指示。鸟类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隐藏所,开阔的活动场地及丰富的食源、水源,宝钢厂区具备了这些条件,因而有鸟类84种。在水域中有留鸟,这些水禽或水鸟主要食物是小龟小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在绿地中生活的鸟,其食性有杂食的、有食虫的、有植食性等。此外,在林区内有蛇、狗獾、刺猬、黄鼠狼、野兔等动物。

    2006-08-09 16:54: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ululee1024
     1)整体自然观

      我国人民自古与自然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无论是宅院、村庄、城市在营建中都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国古代宇宙观的特色集中表现在有机整体上,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问题,自然界与人是平等的,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说明自然界的本质,人也是一种自然物。大地伦理学家莱思播尔德提出:在自然界中没有等级差别,人类也是生物联合体中的一个平等成员。

      人居环境景观应从单一的观赏、点缀景观走向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从人定胜天的掠夺环境、文化走向天人合一的共生共荣、共雅、生态文化,形成有中国特色与风貌的生态景观环境。

      2)资源观

      地球上的生物,非生物和环境都是资源。现有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经历38亿年的演化储存来的,绿色资源由光合作用的能力及营养流所决定的,它不但提供物质产品,还提供服务的生态功能。所以资源必须科学管理,严禁破坏。

      3)价值观

      绿地价值表现为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价值。从环境价值形态上,绿地产生氧气,降温、增湿、吸收有害气体,水土保持等生态产品,是有价值的资源。由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资本,是无价之宝。 “估计自然资本,是从自然资本储备中直接流入社会的生物服务,每年至少价值36万亿美元。这是自然资本惊人的经济价值所在。” (《自然资本论》)生态系统其稳定性被破坏后,较难恢复,而且没有了代替的东西。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国家公布的《生态保护纲要》,将风景园林的保护写入了文件中,在《十.五》生态规划中也写入了城市绿化内容。

      4)人文观

      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和自然和谐为核心,满足居民精神与物质需求,以促进健康、舒适、文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

      5)遵循整体系统原则

      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把这个系统以人为本,包括生物、非生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制约、对立、转化。规划设计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对土地、水、植物等最佳的利用,优化结构,达到最佳组成。整体系统原则就是处理、协调人、自然和环境关系,应实现物种、建筑、文化景观整合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时空连续性。
    2006-08-09 16:54: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16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路桥施工图

返回版块

3.18 万条内容 · 1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交通部颁发规范合集 (施行中)

现在本人准备制订交通部颁发规范的合集,希望你们有交通颁发的规范,还未废止的规范请你们发到zs@gzjtsj.com.cn附件的大小不要超过10M。希望有你们的支持,同时你们也会得到回报,就是制定好之后共享给你们。文件格式最好式word、PDF格式的。PDF格式的话希望你们加一下标签,要不我的工作量会特别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