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测量 \ 测绘院士风采录

测绘院士风采录

发布于:2006-01-20 08:06:20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测量 28 4279 [复制转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





宁津生教授,安徽桐城人,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从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我国《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我国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原点的地心坐标及椭球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80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学基金项目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迄今为止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目前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研究”等,是当前大地测量领域新的、代表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

宁津生教授共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整体大地测量、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战略等四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编著出版教材、专著6部,翻译出版外文文献6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专著《重力与固体潮教程》获国家地震局优秀教材一等奖,《地球重力模型理论》获国家测绘局优秀图书一等奖,《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获国家测绘局优秀教材二等奖。

宁津生教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学学院(ITC)名誉教授,培养出了大量的博士和硕士。他的名字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辑出版的《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

1137715569835.jpg

全部回复(28)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123765
    h123765 沙发
    不知道前任科技部长徐冠华算不算 他是做遥感的!

    徐冠华(1941年-)研究员,上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进修遥感科学。曾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遥感与航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遥感学报主编。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专业资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在卫星数字图象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象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的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
    2007-07-27 08:56: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123765
    h123765 板凳
    许其凤(1936 -)卫星导航定位专家,天津市人,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60年代从事卫星大地测量,80年代开展GPS卫星导航与大地测量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的学者之一。所著《GPS导航与精密定位》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GPS技术的专著。参加了“全国GPS一级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增强系统”等大型工程项目。主持远程武器机动发射的快速定位定向,为提高我国导弹武器机动作战能力提供了保障。1997年提出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和主要技术途经、2001年参加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顶层设计,所提出的卫星星座设计方案可减少投入、降低建设的技术风险。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07-27 08:54: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123765
    h123765 地板
    李德仁 1939生于 江苏丹徒。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第Ⅲ、Ⅳ届委员会主席,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亚洲GIS协会会长。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和“汉莎航空测量奖”。现从事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十多次获得国家及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480篇,著书9部。
    2007-07-27 08:53: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123765
    h123765 4楼
    陈俊勇 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他为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07-27 08:52: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123765
    h123765 5楼
    我再给你补充几个!最牛的你都给忘了!


    王之卓 生于1909年12月16日。河北丰润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院长、校长,青岛工学院教授,武汉电力学院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理事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名誉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40年代发表了《航测垂直摄影光束仿射性变换》。50年代提出了精度更高的公式。从理论上对航测成图方法和空中三角测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为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60年代初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理论与方案。80年代指导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全数字化测图系统》。1997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2007-07-27 08:50: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28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程测量

返回版块

7.07 万条内容 · 20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CASIOfx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我刚来的,大家多关照啊,先发一帖哈是在整个土木工程方面的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