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哭泣的湖泊在挣扎

哭泣的湖泊在挣扎

发布于:2005-09-23 09:52:23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4 1244 [复制转发]
湖泊是大地的镜子,古往今来,它一直是文人骚客们讴歌不尽的璀璨明珠。人们喜欢用“湖光水色”来形容湖泊的自然美境。当然,这里说的湖,是能给人以灵气的湖;所说的水,是孕育生命的活水。可昔日水光潋滟的湖泊如今却在无声哭泣,因为它洋溢的不是流水、清水、甜水、美水,而是脏水、浊水、臭水、死水。
目前在我国数千个较大湖泊中,仍处于纯天然状态的湖泊已为数不多,湖泊地区原有的良好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约有63.6%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和污染危害,而近10%的湖泊污染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湖区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资源的数量大大减少。历史上的巢湖是风景秀美的鱼米之乡,而如今已变成了一个无须夸张的臭水盆。由于受到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物的污染,全湖的平均水质仅能达到地面水五类标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一百多种藻类疯长,从西半湖发展到整个湖泊,从水面下0.5米发展到1.5米深处。全湖到处是缠结的水藻,一个好端端的巢湖被弄得舟楫无路、水波不兴。最严重时,湖水呈黏粥状,腐烂后的藻类臭气冲天、腥臭逼人。

全部回复(4)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gnxio
    gnxio 沙发
    我们对小型的湖泊有治理的经验,E-mail:gnxio@163.com
    2006-12-11 11:49: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eyard08
    peyard08 板凳
    在冬季,水面上还出现了“赤潮”现象。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洱海相对较深,一旦水质恶化,将很难逆转,这一“高原明珠”也将很难再放异彩。 太湖不仅孕育了吴越,还包孕了历史、神话和传说,有科学家认为太湖是远古时代宇宙中飞来的一块巨大陨石轰然落地时形成的,如此说来,太湖是天赐之湖。有一首赞美太湖的歌词写道:“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太湖水是活命水,沿湖3000万居民以太湖水为饮用水源,其中苏州、无锡两市的生活、生产用水80%取自太湖。太湖是如此的重要,倘若没有了清澈纯净的太湖水,太湖流域的繁华富庶都将成为明日黄花。可事实上,太湖的水已经越来越不美了。有关监测数据表明,太湖水富营养化的程度正在加剧,整体水质标准由二类下降到三类,湖体中间部分优质水的面积在不断缩小。每年夏天是太湖的旅游旺季,也是太湖由于水质标准下降而引起的“蓝藻大暴发”时期。伏夏季节,太湖上漂浮的蓝藻发出阵阵恶臭。1990年6—7月,在太湖北部沿岸曾形成厚达0.5米的藻类聚集层,水质腥臭,湖光失色,无锡自来水厂和上百家工厂因此被迫停产,居民“身居水乡无水喝”,生活发生困难,损失上亿元。1994年7月,整个无锡湾和西北湖区约120平方千米的湖面,全部被绿色油漆似的藻类层覆盖。同时,西南风把平均水深仅两米的太湖底泥翻搅起来,腐烂的太湖底泥和水体混合在一起,引发了供水危机,当无锡市民拧开水龙头时,流淌出来的竟是浑浊而又腥臭的污水。
    2005-09-23 09:53: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eyard08
    peyard08 地板
    为此,当地人不得不大声疾呼:决不能让洞庭湖消失的担忧成为现实。 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淼,很久以来就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可这颗明珠如今已光芒尽失,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滇池已经失去自我净化的能力,水体变绿发黑。有报道说,作为昆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滇池水虽经净化处理,却也经常可以闻到一股浓烈的异味。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整个滇池湖面的绿藻已达10厘米之厚。最近,滇池水中已经被监测出包括致癌物在内的72种有机污染物,许多特有的鱼类和植物已经灭绝,水产养殖和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面积仅次于滇池的第二大淡水湖。过去,洱海湖水澄碧如玉,素以“玉洱”名闻天下。它的水质达到了国家地面水二类标准,是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聚宝盆。而如今,洱海水环境恶化十分迅速:水色由蓝变绿,水面上漂浮着泡沫、污油,水体中悬浮着肉眼可见的颗粒状藻团,透明度从清澈见底下降到只有3米左右,水中氮、磷的含量已接近富营养化的极限。监测结果表明,除湖面中心水域仍为二类标准外,其他大部分湖区已降至三类甚至更低标准。
    2005-09-23 09:53: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eyard08
    peyard08 4楼
    1996年4月19日,国务委员宋健视察巢湖后扼腕长叹:巢湖水4月份就这么臭,到了夏天怎么办? 造成巢湖水污染严重的原因比较复杂。湖水浅,水体含氧丰富,气候适宜,为藻类生长提供了必需的阳光和氧气,但主要原因还是沿湖城市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所致。目前,巢湖全流域有工矿企业3000多家,城镇人口145万人,每天排放到巢湖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为53万吨,一年便是近2亿吨。巢湖接受的废污水量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是最多的,是太湖、洪泽湖的一倍多,是洞庭湖、鄱阳湖的10倍左右。注入巢湖的主要河流南淝河流经合肥市,50年代还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可现在已经变成了污水沟。当地人有句顺口溜很形象地描述了水质的剧烈恶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巢湖的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其他湖泊的命运又是怎样呢? 洞庭湖百姓曾以“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而自豪,但如今洞庭湖却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象:湖面在萎缩,污染在加重,一些内湖、湖湾、港汊水面颜色由碧绿变为棕褐,甚至形成污泥沼泽。洞庭湖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气候反常,水产、鸟类资源破坏严重,中华鲟、白鳍豚、丹顶鹤、白鹳已难觅踪迹,而血吸虫这一曾经被送走的“瘟神”如今又卷土重来。
    2005-09-23 09:52: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23 万条内容 · 14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求助:谁有水利部水办[2003]67号文

谁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水利部水办[2003]67号文的电子版啊,急需!谢谢!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