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行业政策 \ 专家观点:装配式发展需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的“等同现浇”理念

专家观点:装配式发展需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的“等同现浇”理念

发布于:2023-10-20 09:05:20 来自: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 [复制转发]


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由2012年的480万平方米,增长到2022年的8.1亿平方米,累计达到了24亿平方米。过去10年,装配式建筑凭借节能、环保、省模板、省人工和缩短工期等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已超过25%。

在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约占2/3,装配式钢结构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升。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引领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相关产业能力快速提升,带动了构件运输、装配安装、构配件生产等新型专业化公司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有48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328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908个省级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达到2493家,其中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1261家,装配式钢结构构件企业1122家,装配式木结构构件企业110家。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约300万人,其他上下游相关企业约1.35万家。  

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一个计算装配率达到标准要求的装配式建筑,不一定能够实现装配建造“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初衷。另外,由于缺乏工业化思维,设计标准化程度不高,很多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造方式成本高,因此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主要由政策驱动,还没有得到开发商和建设者的自发推进。  

阻碍装配建造的系统性问题有以下3点,一是没有形成配套的设计—构件制作—安装生产全产业链,造成各个环节技术不匹配,各自利益诉求不一致,不能形成高效统一的生产活动;二是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基于传统方式进行,后期再加拆分,没有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三是当前的装配重视结构装配研发,对装修、围护、管线的关注少,接口系统有待优化。  

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的“等同现浇”理念,以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思维,整合研发—设计—制作—安装产业链,装配式建筑才能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造价,实现装配式建筑“双提双减”目标,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引领。在适宜装配建造的结构创新中,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存在的问题,应基于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和生产理念,发挥钢结构连接便捷的优势,提出钢节点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拓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体系。  

同时,装配式建筑企业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经调研,2022年京津冀地区的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关停并转约10%~20%,产量下降约20%~30%。生产企业重新洗牌,有的与去年产量持平,有的关停并转;有的企业资金雄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研发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创新了装配式技术体系,后来居上,成为了行业翘楚。  

因此,推动建筑产业化行业发展要多管齐下,把提高效率和质量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一是引进更多做工业控制、工业工程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实现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二是体系创新和节点创新,满足装配式建筑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需求;三是把碳排放控制作为考核指标,满足绿色低碳建筑发展要求。

来源:中国建材报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

2883 条内容 · 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芜湖: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可直接申请总承包二级资质

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扶持建筑业发展就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建筑业发展,芜湖市在去年出台的《贯彻落实<关于持续推进建筑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实施细则》基础上,以加快建筑业发展为核心,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重点,从加大建筑业金融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外地市场等方面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近日,由芜湖市住建局联合市公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持续推进建筑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实施细则的补充意见》。(以下称《补充意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