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水利科学史之洪水预报

水利科学史之洪水预报

发布于:2023-09-27 16:36:27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古代也有根据经验和观察对洪水进行定量预报的记载。《宋史?河渠志》载:“自立春之后,东风解冻。河边人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谓之信水。”即根据初春信水的涨幅,预测七、八月间伏秋大汛的涨幅。可见一千年前已开始有纯经验性的洪水长期预报。


    那么,信水有什么特征呢?《河防通议?辨信涨二水》说:“信水者,上源自西域远国来,三月间凌消,其水浑冷,当河有黑花浪沫,乃信水也。又谓之上源信水,亦名黑凌。”明代万历初年(1573)治河名臣万恭(1515~1591)在《治水筌蹄》一书中也记载有黄河上长期和短期洪水预报的经验。他说:“凡黄水消长,必有先几。如水先泡,则方盛;泡先水,则将衰。”②即根据洪水初涨时泡沫发生先后的细微征兆,作出短期预报。“及占初候而知一年之长消,观始势而知全河之高下”③,则是中长期预报的经验。并说,当年只有在黄河上才有这样的从事洪水预报的“识水高手”。类似的预报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初年,顺治初年定分汛防守之法,每岁立春后,东风解冻,候水初至,量水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④。



    清代也有依据河心主溜与近岸水流之间的水面高差,预报即将来临的水势大小的。《修防琐志?水性》说:“听水声之汨汨,知其势之骤来,视中泓之水拥溜急,较两旁之水面必高。河心水高,后水正大,故不可不察也。”用水平(古代水准仪)测量,如河心水位明显高于两侧边溜,可知后水愈大。


    ①《宋史?河渠志一》,周魁一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中国书店,1990年,第50页。本卷以下征引此书的注释,简化记作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本。
    ②,③  万恭:《治水筌蹄》,朱更翎整理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
    ④《清会典事例》卷913,中华书局,1991年。



 

   古代也有自上游向下游的报汛制度。黄河上的报汛制度最初记载于明代万历初年。《治水筌蹄》载:“黄河盛发,照飞报边情摆设塘马。上自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一日夜驰五百里,其行速于水汛。”将汛情传递采用军情传递系统飞马报汛,可见对报汛制度的重视。这时的报汛是从潼关开始。清代又向中上游延伸。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亲自指示:“著行文陕西总督,转行宁夏同知,遇黄河水涨时,将涨水情形作速报知总河、河南巡抚。约二十日即报到,务期预为修防。”①宁夏水志位于今青铜峡水库大坝左岸。以后,所报水情又上延至今兰州。乾隆二十二年(1757)淮河中游之罗山县、息县和固始县等均仿照黄河预报方式,设立水志,一俟涨水,上游即填报滚单向下游传递,“下汛接得此单,即同本汛滚单一并飞递下汛,逐程传递,则驰报不致迟延,而下游得以予备。”②飞马报汛在其他水利工程中也有应用。例如四川都江堰光绪年间规定,每年清明节开堰后,至处暑节止,每五日具报水则一次,设专门马匹送递。其功用还包括预报灌溉用水多少③。


    除飞马报汛之外,还有羊报制度。乾隆年间诗人张九钺曾作羊报行,详记这种报汛方法。
    羊报者,黄河报汛水牛也。……其法以大羊,空其腹,密缝之,浸以苘油,令水不透。选卒勇壮者缚羊背,食不饥丸,腰系水签数十。至河南境,缘溜掷之。流如飞,瞬息千里。河卒操急舟于大溜候之,拾签知水尺寸,得预备抢护。④用皮混沌报汛的方法嘉庆十三年(1808)在永定河上也曾使用⑤。不过,皮混沌只能顺水漂流,能否比水流更快而起到预报的作用?另外,清代预报水汛又从潼关上移至宁夏和兰州,而黄河洪水多由中游降雨所产生,与上游水情关系较小。可见清代报汛对下游修防的作用不大。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引进西方电话用于黄河,防汛通汛开始步入现代化。



    ①黎世序、潘锡恩:《续行水金鉴》卷4。
    ②黎世序、潘锡恩:《续行水金鉴》卷54,国学基本丛书本,第1195页。
    ③都江堰管理局,都江堰,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第43页。
    ④张应昌辑,《清诗铎.羊报行》,中华书局,1983年,第119页。
    ⑤黎世序、潘锡恩:《续行水金鉴.永定河水》卷144,国学基本丛书本。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 万条内容 · 1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利工程“三项基本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三项基本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建【1995】128号)明确,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简称"三项"制度。 一、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作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对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序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