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固废处理 \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处理方案介绍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处理方案介绍

发布于:2023-03-20 06:07:20 来自:环保工程/固废处理 [复制转发]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能源改善活动;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物理机械法是指采用物理机械法在锂电池回收环节中处理废旧锂电池,减少环境污染;说起锂电池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电池都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比如汽车里的电池,遥控中的电池,手机里的电池等等,电池的这个物品都已经渗入到我们中的各处;物品都会有破旧的一刻,锂电池也不例外,等到电量耗尽或者不能够支持原来的载体使用,就会被退役成了废旧的电池,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旧锂电池该怎么处理,或者是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呢?通常处理废旧的锂电池都会采用物理拆解的方法去对废旧的电池回收再利用。

 

1.将废旧末冲液的电池及放电锂电池进行切割电池盖封头,切割后的电池封头经破碎分解把铜铝与极粉进行分离;

2.将自动切割后的壳芯进行分离,将外壳和内电池芯进行分开,再将电池芯进行旋转方法将叠加缠绕的塑膜和正负极片分别进行分离;

3.正负极片分别通过各自单独剪型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剪破可避免极片破碎过程中产生包裹机叠加,使极片为单片状并防止了破碎过程中的物料摩擦,防止细钢铝进入极粉),物料剪破后进行筛选将较小的正负极料进行筛除,以防较小的铜铝进入正负极粉中,筛选出的较小极片物科送入次级脱粉系统中脱粉,此类极粉作为次级产品(因小物料中含有较多的金属小颗粒);

 

4.无氧裂解:筛选后的正负极片进入无氧裂解系统进行无氧状态下去除有机类粘接剂,无氧裂解温度常规在250-650度之间(裂解温度尽量小于铝的熔点660度以下,防止正极铝箔熔化避免氧化铝进入正极材料中)裂解过程中严禁氧的进入(保证裂解在无氧下进行,防止氧对正负极产生氧化反应),裂解后的物料经过闭氧排出;

 

 

5.裂解后物科经过闭氧状态下冷却到安全温度60度以下,冷却后的正负极料进入超声震动脱粉系统,利用超声波振动机械脱粉(避免用机械系脱粉,防止物料摩擦过程中金属粉进入正负粉中,从而影响正负极粉的质量),脱粉后的物料通过比重原理使用气流分选将纯净的正负极粉进行分选出,该正负极粉纯度可达到99.9%以上(避免用机械振动分选选,防止物料机械振动筛选过程中属之问摩擦金属脱落进入正负粉中,从而影响正负极粉的质量),经简单调配可直接作为电池原材料:

 

6.经气流分选后的钢铝箔中还少含有正负极粉,通过洗涤剂使用超声波清洗将恫铝箔上的正负极粉进行清洗去除,(该超声波清洗介质尽量使用易挥发的有机或不与正负极材料起任何化学反应及对正负极无任何副作用的其它非有机液体,单独负极也可用纯净水作为清洗介质,水中不能含有任何杂质,防止杂质在蒸发过程中残留在极粉中影响质量);

7.超声波清洗后排出的洗涤介质溶液经过滤压滤将洗涤溶剂与正负极材料分别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洗涤溶剂进行循环再利用:

8.清洗后的铜铝箔和过滤后的正负分别进入各自单独热挥发系统(挥发温度根据不同的洗涤剂挥发点的不同而随之改变,挥发温度高于该洗涤剂的挥发点温度以上),将残余的洗源介质进行热发,洗涤剂经冷凝回收循环再利用,挥发后得到纯度比较高的铜铝箔和正负极材料,高纯度的正负极材料无需化学提取,各自经单独调配可直接作为电池的正负极使用的原材料(有机洗涤剂常用三氯化乙烯,三铝乙烯、醇类丙酮酒精等);

 

9,经以上工艺得到的纯正负极粉添加其它材料后直接用于电池原材料从新作为原料。超声波清洗过程中,洗涤剂不能使用可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的洗涤剂。洗涤剂经冷凝过滤回收再利用。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

7769 条内容 · 1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厨垃圾固渣DANO动态堆肥处理效果研究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年均产生量约为9×107t。随着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餐厨垃圾产生量会持续增加。若餐厨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环境问题。由于餐厨垃圾高油、高养分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资源化属性。目前国内常见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等。好氧堆肥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对餐厨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将废物减量40%~50%,还能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对原始餐厨垃圾经过简单预处理后,添加园林绿化基质等不同调理剂的堆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环境温度、供风速度和外加菌剂等堆肥工艺控制条件进行了对比。如薛晶晶等研究认为厨余垃圾与园林废物质量配比为2∶1时,更利于二者协同发酵处理,初步揭示共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损失规律。宋彩红等研究认为接种耐热复合菌可显著提高全程高温堆肥效率、提升堆肥品质。詹亚斌等得出通风模式对餐厨垃圾与锯末和回料混合生物干化能效及氮素损失影响的相关结论。杨延梅等研究认为餐厨堆肥一次堆制所需时间偏长,可在堆肥初期添加碱性物质调节堆体的pH,并在堆肥过程中添加适当的高效菌剂,以缩短堆肥时间。当前国内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主流预处理工艺环节,都会出现挤压、分选或提油离心固渣,该部分物料的肥料资源化利用需求比较迫切,但是相关研究较少。另有研究表明,中试试验更能接近于实际堆肥情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