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固废处理 \ 土壤微塑料的现实风险评估因缺乏合格的颗粒特征数据而受到阻碍:呼吁更高的报告标准

土壤微塑料的现实风险评估因缺乏合格的颗粒特征数据而受到阻碍:呼吁更高的报告标准

发布于:2023-02-20 06:26:20 来自:环保工程/固废处理 [复制转发]

微塑料(M智的决定。有充分证据表明,微塑料会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P)是尺寸为 < 5 mm 的任何合成固体塑料颗粒或聚合物基质。风险评估是强制性的,以便就如何处理人为污染物的潜在危害做出明负面影响。微塑料的影响是由物理化学性质介导的,例如尺寸和形状等颗粒特征。由于每个粒子特征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连续体,这导致了环境微塑料的多维性,阻碍了已建立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 作为概率风险建模的一种变通方法,基于数学上简化的微塑料连续体的重新缩放方法已经制定了颗粒特征。为了简化,需要有关颗粒特征的综合数据。虽然已经针对水生环境中的微塑料构建了这些颗粒特征的大型数据库.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此类数据库。这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五分之四的塑料最终都进入了土壤,将这个重要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变成了一个受威胁的微塑料池。因此,现实地评估微塑料对土壤造成的风险是非常紧迫的。作为第一步,必须使用以前发表的研究建立一个数据库,然后简化最常评估的粒子特征的连续性,即大小和形状。引人注目的是,在 2021 年的第一次尝试中,由于缺乏合格数据,作者未能这样做。通过搜索“微塑性土壤”、“微塑性土壤分布”、“微塑性土壤特征”,系统地筛选了截至 2021 年 7 月的文献, Google Scholar 和 Web of Science 中的“微塑料污染土壤”和“微塑料陆地生态系统分布”。在符合主题的 28 项研究中,只有 14% 符合预定义的纳入标准,因此提供了符合条件的粒径数据。

 

其他86%的研究平均只报告了4个不同大小的类别,如上图。这对于环境微塑料来说太少了,根据定义,其大小范围涵盖了近三个数量级。在土壤中实际上是可用的,但它们在过大的尺寸类中丢失了。因此,到目前为止,简化土壤粒径的连续统计是不可能的,阻碍了风险评估。

所以本文作者呼吁其他土壤科学家、评论家和期刊编辑采取行动。也就是说,这些专家学者需通过实施更高的报告标准来解决土壤微塑料粒度测量数据缺乏的问题。应报告哪些内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综合了现有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两个规则。首先,研究人员应该提供关于单个微塑料颗粒粒径的开放数据。只有开放的数据才能应用最强大的统计方法来简化颗粒特性的连续性,这是对土壤中微塑料的现实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其次,土壤微塑料的粒径分布应以图形用直方图表示,显示至少10个封闭尺寸类的宽度归一化的频率。必须明确指出,只报告10个尺寸类别是绝对最小的,因为现代显微镜的高分辨率总是允许研究人员可视化数十个尺寸类别的颗粒尺寸分布,例如,使用10 μm的类尺寸。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这种图形表示也是无法公开的最低报告要求。然而,这也伴随着一个缺点,即从直方图中得到的简化往往有实质性的偏差。一旦这两个简单的规则始终作为质量标准应用,它们将显著改善颗粒大小的数据情况,从而确定土壤中微塑料的概率风险建模的路径。然而,这一定只是一个开始。事实上,聚合物类型、化学鸡尾酒和其他粒子特性也应该在单个粒子的水平上常规给出。对于后者,这些因素包括形状、表面积、比表面积或体积,使未来能够对目前正在争论的土壤微塑料的大多数影响机制进行风险评估。 目前,所有这些粒子的特征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焦平面射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直接或间接地确定,而红外光谱是对环境基质中的微塑料进行识别的金标准。除了报告颗粒特征外,还必须提供所有相关的土壤信息。例如,这包括土地利用情况、土壤类型和取样深度。总而言之,关于土壤中单个微塑料颗粒的数据和元数据拥有越多,就越好。如果更全面的颗粒特性数据库建成,就可以完善我们对土壤微塑料的命运、运输和风险以及它们与土壤中天然颗粒之间的差异的理解。这不仅对研究领域的进展很重要,而且还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决定如何普遍处理微塑料和塑料污染,继而推动微塑料污染的研究,解决问题。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资料对如何正确评价微塑料污染进行了探讨,值得大家学习

    2023-02-21 06:05: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

7769 条内容 · 1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超细化作用机理

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运用各类矿物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复合而成的掺合料所具有的颗粒效应、填充效应和叠加效应比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种矿物掺和料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各种矿物掺合料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相互之间产生诱导激活、表面微晶化和界面耦合等一系列效应,这种效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让混凝土更耐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