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中科院地理所张永强研究员团队:未来全球径流下降幅度超过以往预估

中科院地理所张永强研究员团队:未来全球径流下降幅度超过以往预估

发布于:2023-02-08 09:10:08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图片

原文发表于2023年3月《自然-水》

Future global streamflow declines are probably more severe than previously estimated

未来全球径流下降幅度超过以往预估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全球超过30亿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有研究预计,在未来气候持续增暖情景下,全球水资源紧缺形势将更加严峻。然而,当前依赖于地球系统模式预测全球或区域水资源(包括径流变化)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同地球系统模式对同一地区的径流变化预测往往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预测结果。尽管目前的地球系统模式是基于物理过程的最新认识开发而来的,但是模型中存在的地表-地下水循环过程认识不足、参数化不准确、未考虑流域尺度变换等多种因素将显著影响全球或区域径流变化预测的可信度。

技术框架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永强研究员等人在《自然-水》2023年3月刊报道了一种基于径流弹性系数法预测径流变化的新框架。利用全球9505个未受强人类活动扰动流域的径流观测数据,该预报框架以观测的降水、潜在蒸散发以及流域水储量变化作为驱动,可解释全球75%流域中超过80%的年径流变化(图1)。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分别用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将基于观测数据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扩展到覆盖全球的90多万个流域上,有效避免了地球系统模式对地表径流数据同化能力不足、且模拟结果空间非均一性刻画能力弱等问题,从而构建了基于观测数据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法预测径流变化新框架。

图片

图1. 本研究基于观测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法在全球9505个小流域(< 1万km2)对径流变化的模拟能力评估。图中蓝色线表示全球498个大河流,红绿色带表示决定系数r2分布,数值越大(越绿)表示模拟能力越好。

主要发现及其归因

利用该框架,研究人员重新估算了未来中高排放情景下(SSP2-4.5和SSP5-8.5)全球径流的变化量及其空间分布,并和基于地球系统模式集合预测估算的全球径流变化进行比较。发现未来30年地球系统模型明显高估全球径流的增加量(图2),在北半球中高纬、南半球干旱半干旱等大部分地区的径流将比模型结果下降更快,而在中国南方、日本等地区的径流将出现增加。在模型预测径流显著下降的亚马逊雨林和径流显著增加的刚果盆地雨林,基于观测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法预测结果都在变化幅度上减缓(图3)。归因分析发现地球系统模型估算未来降水增加导致的径流增幅更大,蒸散发增加的幅度更小,即蒸散发对辐射和水汽传输以及植被的变绿的响应敏感性低,因此整体上高估全球径流的增加。

图片

图2. 本研究估算了全球和各大洲未来径流(2021-2050)相对于历史时期(1985-2014)的变化量。a, 中排放情景(SSP2-4.5)估算结果;b, 高排放情景(SSP5-8.5)估算结果。A,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集合法;B,基于地球系统模式自身估算的弹性系数法,C,基于流域实测径流估算的弹性系数法。

图片

图3. 本研究基于观测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法和基于地球系统模式集合法估算的未来径流变化比较。a, 基于13个地球系统模式集合在历史时期(1985-2014)的全球径流多年平均值;b, 基于13个地球系统模式集合在未来高排放情景下(2021-2050,SSP5-8.5)的全球径流变化;c, 基于观测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法在未来高排放情景下(2021-2050,SSP5-8.5)的全球径流变化;d, 基于观测驱动的径流弹性系数法和基于地球系统模式集合法在未来高排放情景下全球径流变化的差值。

总结和展望

本研究揭示了地球系统模型估算的全球未来径流量增加可能过于乐观,未来全球径流水资源量比全球模型预估量要小,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北半球中高纬和南半球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很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本文的研究聚焦了区域和全球水循环研究的核心即径流水资源量的估算,虽然取得了新的认知,但还有许多未解的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团队希望进一步量化地球系统模式中气孔导度模式中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的蒸散发低估和径流量高估量,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未来水文极值(洪水和干旱径流)变化的预估能力。此外,目前的全球径流站点分布很不均匀,观测站点多集中于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效增加发展中国家径流站点的全球代表性毫无疑问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径流量的模拟和预估能力。

作者简介

张永强1*,郑红星2,张选泽1,Leung L. Ruby3,刘昌明1,郑春苗4,郭禹含1,Chiew Francis H. S2,David Post2,孔冬冬5,Hylke E. Beck6,李聪聪7,Günter Bl?schl8*


1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

2 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堪培拉,澳大利亚

3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里奇兰,美国.

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中国

5 大气科学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

6 物理科学与工程部,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图沃,沙特阿拉伯

7 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中国

8 水力与水资源研究所,维也纳科技大学,维也纳,奥地利


*一作/通讯作者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张永强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来自维也纳工业大学的Günter Bl?schl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张永强研究员个人网页链接:


谷歌学术: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t5iGFeA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网页:http://www.igsnrr.cas.cn/sourcedb_igsnrr_cas/zw/zjrck/kygg/bjdbgc/201903/t20190327_5262230.html


有兴趣加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张永强老师课题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同学可以邮件联系张老师(zhangyq@igsnrr.ac.cn)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3 万条内容 · 18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电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拆、还是建?

水电站由水利系统、机械系统和电能产生装置等组成,是实现水能到电能转换的水利枢纽工程,电能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求水电站水能的利用具有不间断性。通过水电站水库系统的建设,人为地调节和改变水利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将水库中的水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 水电站 需要通过一个水机电系统来实现,该系统主要由压力引水管、水轮机、发电机和尾水管等组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