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中华文明与气候

中华文明与气候

发布于:2022-12-21 10:09:21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邱志荣 供图 

柏杨先生在所著《中国人史纲》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黄河对它两岸的居民,帮助很少而伤害很大。它在历史上……专门制造可怕的灾难。……跟黄河相反,长江是一条欢愉和慈悲的河,凡河流应有的利益,它无不具备……长江的地理背景比黄河更适于产生文明,而两条巨河又相距甚远,我们不知道什么契机使中国文明发生在黄河而不发生在长江,这恐怕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困惑之一。”    
其实我认为柏杨先生的这个   “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困惑”并没有什么好“困惑”的。

一、文明的发祥

首先要指出这个提问有点不恰当,所谓 “中国文明发生在黄河而不发生在长江”这个观点已有些过时。据较新的研究结果,“中国民族文化的渊源,不是单源的,而是多源的,不只是黄河流域,还有长江流域,以至珠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黄河流域孕育出的主要是华夏文明,而长江流域孕育出的则是荆楚文明,这两大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荆楚文明与华夏文明迥然而异,它们所依存的人种也有明显不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种(包括汉族和主要少数民族)基本上分为南北两大种群。     而且这两大文明在上古时连语言都不很通,有研究认为,正是由于方块汉字的维系,才使得这两大文明发展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当然,这两大文明的发展程度有差别,我们只能说,华夏文明比荆楚文明发展得更迅速更成熟,以致最终占了上风,使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提出问题:既然黄河流域的环境比长江差得多,那么是什么契机使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发展得反而比长江流域的荆楚文明发展得更迅速更成熟?
黄河从春秋时代至今决口   1500   多次,大改道   26         的确是一条害河。春秋至今近三千年,那么春秋之前的黄河呢?要知道中华文明恰恰是至今七八千年到三千年前这段时间产生的。
《中国文化概论》指出:在 今七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基本为草原覆盖,而且拥有大量森林,极适宜作物生长和人类繁衍       这一带甚至有白猿、犀牛、大象       可见其环境比现在的长江还好。良好的植被生态环境自然使得黄河灾害较少。产生中华文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均在这一时代,均在黄河中下游就不难理解了。
据网友说,河南省别称 “豫”,按照史家拆解;认为中原地区彼时有大象出没。“豫”字当解析为“人执大象”。这是从文字学角度对中原古生态的一个有力旁证。
虽然距今四五千年时长江中下游也产生了屈家岭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但为什么发展程度较低,而只有黄河文明才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呢?这与当时的物质条件有关。
《中国文化概论》指出: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   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     而长江流域是黏性较大的红土层,而且多为水田,显然不适于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
当时的长江流域并不像现在这样 “欢愉慈悲”,既然当时黄河流域温暖湿润得能有犀牛大象,可以想见长江流域会酷热潮湿到什么程度,大概有点像现在的亚马逊原始热带雨林。湖北省嘉鱼县蛇屋山一带有红土型金矿,这种矿床只能在很长历史时期的热带雨林中发育,证明长江流域在古代的确曾为热带雨林气候。
古代典籍中经常提到南方山林中的 “瘴气”“瘴疬”,使中原人视南方为畏途。《辞海》称:“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瘴疬:内病为瘴,外病为疬。南方湿热之地有之”     。可知南方湿热气候导致瘟疫横行,毒蛇猛兽出没,使长江流域成为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蛮荒地带。
《说文 ·林部》云:“楚,丛木也,一名荆。”表明楚人的祖先曾活动于荆山丛林之中。     西周初期华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程度,荆楚仍处于艰苦创业阶段, “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所以中原人称之为“南蛮”   “苗蛮”   “荆蛮”   “荆楚”。连楚人自己也称“我蛮夷也”。直到汉唐北宋时代岭南(广东)仍属流放地,故有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哀怨,和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自慰。
由此可见,原始的工具,黏性较大的土壤,极湿热的气候及艰难的环境使长江流域的荆楚文明没能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主流。

二、文明的南移

为什么从距今三千年开始,也就是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长江文明渐渐发展起来,而黄河文明却渐渐衰落呢?
一是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大致产生于战国时代,有了铁器和牛耕,才能高效地在长江流域的红土层上耕作。从考古材料看,我国南方的楚、吴、越,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铁器的几个国家之一。尤其是楚国,已掌握了冶炼铁、钢的较先进的技术。  
二是由于气候的变迁,从距今三千年起,中国大陆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旱,使北方草木萧杀,灾害增加,而南方则变得更适于人类活动。
三是由于北方成为文明中心后,过度垦殖和频繁的战火破坏了良好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黄河肆虐,人民流离失所。 “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南迁”     ,从而使长江流域得以开发。
史载 “河患萌于周季,侵淫于汉,横溃于宋”     ,可见周代以前黄河河患较少,正是因为产生了文明后才使黄河变为害河。而柏杨先生却问:为什么黄河这样的害河反倒能产生文明,岂不是把前因和后果弄颠倒了?
现在西北发起的还耕于林、还耕于草、山川秀美工程,正是为了纠正前人征服自然的遗患,还黄河流域以本来面目。
四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侵扰,迫使北方王朝经常南迁,偏安一隅,从建都南京的六朝一直到南宋偏安,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才逐渐使长江流域高度开发,超过了北方。下文将论及这种南侵是有规律的。
何以知道三千年前气候温暖,后来变冷了呢?有物候学为证。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规律地按 “冰期”、“间冰期”(即两次冰期之间较温暖的时期)往复变化的,在“间冰期”内仍然存在冷暖变化,所以又有“小冰期”之称。由于气候冷暖的规律性升降,造成动植物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变化。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通过观察研究这种生物随气候变化而兴衰的规律,建立了中国的“物候学”。根据物候学的描述我们就能大致知道古中国气候冷暖变化的趋势。
      
物候学告诉我们: “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就是从仰韶文化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  
不要小看这   2     3   度,可怕的 “厄尔尼诺”现象也不过是气温上升   2     3   度,如果长时期大范围地变动   2     3   度,就足以使生物圈面目全非了。
如上文分析,三千年前较暖的气候,是黄河文明发轫的原因之一,近三千年来的气候变冷,是促使黄河文明衰落和长江文明兴起的原因之一,注意,我说的是 “原因之一”,并非唯一原因。

三、治乱与气候

李四光先生曾在一篇题为《中国周期性的内部冲突战》的论文中指出:中国和平与内乱的循环有一种很精确的周期性,大致是几百年一个周期     。原因何在?我认为直接原因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之间周期性的冲突引起的。
《中国文化概论》指出: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个侧面”     。而游牧民族的南侵浪潮的背后也同样与气候的变化规律有关。物候学告诉我们:在较冷的三千年中 “年平均气温有   2     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   10   00   年(殷末周初)、公元   400   年(六朝)、公元   1200   年(南宋)和公元   1   700   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殷末周初是落后的周人灭了先进的商人;公元   400   年的六朝时代主要指南北朝,所谓 “五胡十六国”是指北方五种主要游牧民族南侵,建立了北中国王朝,并最后融合于汉族的过程;南宋是北方的女真、蒙古等多种游牧民族南侵最终灭了宋王朝的时代;明末清初则是北方的女真族南下灭了明王朝。这些时代全是寒冷的年代。
而气候温暖的汉唐两代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北方游牧民族节节退让。
为什么气候冷暖与治乱更替如此巧合?很显然这 非偶然,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经济文化的历史最终是由当时当地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
气候寒冷时期北方草原区水草不丰,畜群无以为食,游牧民族自然要南侵劫掠。而北方农业区也因气候寒冷使作物歉收,灾害频仍,农民起义不断,中原王朝国力衰微。游牧民族是 “利则进,不利则退”   (   《史记 ·匈奴传》   )     ,故而促使战乱发生,中原王朝南迁或崩溃。
气候温暖时期北方草原水草丰盛,游牧民族缺乏南侵的动力;北方农业区也灾害少,收成好,国力强盛,即使游牧民族南侵也往往 “不利”,因此可保长治久安。这道理十分清楚明白。
所以说,为什么会有数百年一治一乱的规律?这后面正是因为气候按照数百年一循环的规律在运行。
当然,中国古代因南北民族冲突而引起的这种数百年一治一乱的特殊的精确规律到现代已不再会起作用,   自然界的气候虽然仍将按规律变化,但古代那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对垒的格局已不复存在。
参考书目:
①《中国人史纲》   ,   柏杨著   .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   7   年第一版
②《中国地理知识》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   2   年第一版
③《中国文化概论》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   4   年第一版
④《辞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第一版
⑤《辞源》   ,   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   22   年国难后第一版
⑥《物候学》   ,   竺可桢著   .   科学出版社   1980   年第二版
⑦《中华民族形成的足迹》   ,   黄崇岳著   .   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第1版
⑧《我国大陆主要少数民族HLA测试结果对中华民族起源的启示》   ,   《遗传学报》   199   3   年第5期   391  
⑨《中国人》   ,   林语堂著   .   学林出版社   1994   年第1版
2011年7月15日
(本文发表于上海《自然与人》 2001年6期)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4 万条内容 · 19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发现黄河源头,仅碗口大小,严禁任何人靠近

       选自:子钰侃史 前言: 追溯自己的根源和历史,这是人类的情怀,也是对于历史的探知,中国人也是热衷于挖掘历史追溯历史。对于黄河,中国人有着最留恋的情结,它是母亲河,它哺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让古今多少文人骚客不吝于用诗篇美句来记载它的样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