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敦煌莫高窟53窟 窟前宋代建筑复原

敦煌莫高窟53窟 窟前宋代建筑复原

发布于:2022-11-20 22:29:2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宋代建筑复原


唐宋以来,有许多关于古代莫高窟建筑情况的文字记载。如唐《陇右李府君修功德碑》记:“凿为灵龛,上下云矗,构以飞阁,南北霞连”;①《燉煌录》:“前设楼阁数层,有大像堂殿,……其小龛无数,悉有虚槛通连”;② 108窟窟外南侧残壁五代人张盈润所书题记:“傍通阁道,巡万像如同佛国”。在以上各文及其他记述莫高窟文献中也屡屡出现如“悬阁”、“重轩”、“危楼”、“复道”、“朱栏”、“绣柱”等词语。这些文字的描述,使我们了解到:唐、五代、宋时,在莫高窟区域的整个岩面上,是分布着许多窟檐的,窟檐之间,用栈道通连着。这些建筑绝大多数已不复存在。但从这里现存的几座唐宋窟檐实物和栈道残梁,以及岩面上满布的梁椽眼遗迹看来,文献所记,是符合当时的实况的。


1963年到1966年,配合莫高窟加固工程的进行,在窟前进行了考古发掘,使我们对于底层的建筑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知道除了在岩面上层修建了进深甚小,高度亦低的窟檐外(上举几座窟檐实物皆如此),在底层则修建了一系列有一定规模的佛殿式窟前建筑,我们选择了53窟,试作窟前建筑复原图。希望通过这个工作,有助于我们对于宋初莫高窟建筑外貌的了解,为我国建筑史的研究增加一些资料。



复原依据


1.址及岩面遗迹是复原的主要依据,关于它的描述,请参阅《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建筑遗址》一文(见本刊1976年1期,以下简称《遗址》),需要提出注意的是本建筑的上层由南而北,有278、279、280三个隋窟并列(见《遗址》图二、图版三),由此三窟再往南或往北也都有一系列洞窟,它们的窟底地面基本上是等高的,其标高为465(以遗址地面标高为±0.0计,单位:厘米,下皆同)。我们认为为了维持上层南北交通,53窟窟前建筑的屋顶不应遮挡上述三窟。其次,在岩面上除中间坍塌部分情况不明外,现存的一些梁眼,其中有些是前代或后代所留,与本建筑无关,但顺着两山墙的方向左右相对的两个梁眼大小相近,高度略同(底皮标高350)其内侧又都与接近垂直的山墙内皮相直(见《遗址》图二、图版三)应是与本建筑有关的。这些遗迹,对复原工作十分重要,是确定高度的重要依据。


2.修建的年代据《遗址》的分析,53窟窟前建筑的修建年代应在宋初或稍晚。在敦煌,这个时期是由曹氏家族统治着的。


3.参考实物 莫高窟现存有几座唐宋窟檐,根据窟内供养人题识和窟檐梁枋上的造檐记年题记,大都可以确知其修建年代。如196窟窟檐可定为893—894年;427、444、431窟窟檐可肯定为分别建于970、976、980年,437窟窟檐亦可大致定为970年。这些窟檐除196窟稍早外,其他与53窟都是曹氏家族统治敦煌时所建,可作为重要的对照资料。另外,莫高窟唐宋壁画中所绘大量的建筑形象,也是很好的对比材料。



屋顶形式的方案比较


因为平面已十分肯定,所以在复原的时候,主要问题应是首先确定屋顶的形式和建筑的高度,才能进而推断断面梁架的作法。

图片

图一   比较方案示意图


1.一面坡的硬山或悬山式(图一,1)

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并利于排水(或排沙),但它的坡面很宽,在与岩面相接的地方,由于逐渐升起,将会一连遮挡住上层三个洞窟和阻断交通。如果依橑檐榑标高为393,依举高等于1:8.4计算③,那么到了岩壁,如不计屋脊,屋顶上皮也将达到约570的高度,高出上层洞窟地面一米多了。


从平面来看,总进深仅560,但用了两排内柱。不太可能是简单的硬山或悬山式的屋顶,再有,山墙内仅有角柱,从角柱的稳定来考虑,它应该与前排内柱之间有栿相连接,而两次间面阔与进深第一间长恰好都是250,这样,在平面上就得出了45°线的斜梁(递角栿)根据中国建筑梁架的特点,这种45°线的斜梁应是在屋顶上有戗脊的表现。也即屋顶应该是四出的形式。


其次,现存几座窟檐中除最小的444窟是用悬山式以外。其余都是庑殿式屋顶。在唐宋的壁画中,也都是庑殿或歇山。所以我们最后排除了这种方案的可能性。


2.纵轴与岩面垂直的庑殿式或歇山式(图一,2)

这种方案有斜脊,屋面向左、右和前方坡下,排水也是合理的。此外,在莫高窟和榆林窟等处某几个洞窟外面的岩面上,也可以见到有成人字形排列的梁眼遗迹。估计这种形式的窟前建筑,在古代是存在过的。但是,具体在53窟的岩面上,除了由于中部有一段坍塌,情况不甚明了以外,在未坍塌部分岩面的柱和柱与柱之间的分位上,找不出这种成人字形排列的梁眼。而且,如果根据与上一方案相同的橑檐榑高与举高比例计算,不计正脊本身高度,那么,在屋顶中部,也将达到520的标高,仍然影响上层洞窟。对于上层交通仍有阻断,造成困难。


3.纵轴与岩面平行的庑殿式或歇山式

首先要确定纵轴的位置。把两个角柱同两个前排内柱的45°线连起来并延长,这两线交于前后二排内柱之间并西离二排内柱的等距线A—A50厘米的K点(图一,3),为了取得南北向的正脊,建筑的纵轴应该在K点以东,并且,建筑的柱网还要以这条纵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的布置。这样,我们就确定了以A—A作为纵轴。建筑进深两间半,这是因为它是附着于岩面上的,所以最后半间宽仅110,可以看成为一个未完成的间进深。


纵轴后面的屋顶坡向岩面,如果我们控制它的举高,可以使屋顶不遮挡上层洞窟,也不阻断交通。只是它所形成的天沟,在排水方面自然是不太便利的。但是,向后排水的屋面面积究竟不多(若为歇山屋顶,约占全部屋顶面积水平投影的1/11),这一部分屋面又可以由上层廊道来遮挡,甚至就将它处理为水平的廊道,也是可能的;而且在莫高窟地区,气候干燥,雨量极少④,排水问题不很严重。再有现存几个进深较大的清末和民初的窟檐,也大都有向后倒坡形成天沟的作法,如130窟上部窟檐,“九层楼”底层抱厦和94窟窟檐等等,再远观整个西北地区,天沟的作法,更是屡见不鲜,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在排水问题上,这种方案还是可行的。


在这种方案中,也可能有庑殿式或歇山式两种形式。但是,如果是庑殿式(图一,3),那么斜脊在纵轴上交出的正脊只有80厘米长,即使计入“推山”也不过是一米多,这对于整个檐长约11米的建筑来说,正脊是太短了;而且两排横向梁架都在正脊以外,这就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所以,最后我们考虑了歇山式的方案,按法式规定,“出际长随架”,得正脊长5.5米,这在造型上是合乎比例的(图四),整个形象也比较丰富,在唐宋壁画中,也以这种屋顶形式出现的最多。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后得出的纵轴与岩面平行的歇山式屋顶方案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能很好地解决不遮挡上层洞窟,不阻断上层交通的问题,能比较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平面中用了两排内柱,最后的间进深为什么特别小以及角柱与前排内柱之间的45°线的斜梁问题,在排水处理上是可行的,在造型上也比较是最好的,并且符合当吋壁画中反映的屋顶形式。



复原图的绘制


1.材栔尺寸:据所知,材栔的概念是李明仲在宋元符三年(1100年)成书的《营造法式》中首先提出来的⑤,在《营造法式》中规定了各级建筑物所用木材的断面大小,即材栔的尺寸,并以它来作为整座建筑物的基本模数,其大小构件悉以此为标准,规定了比例。应该说《营造法式》的规定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匠师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坚固、经济和美观,为了使繁杂的各种木构件的制作便于进行,感到了使构件规格化的必要并且不断的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莫高窟现存几座唐宋窟檐,虽与以后的法式规定不尽相合,用材也还没有完全规格化,但我们也可从中找出与法式规定相近的一些规律。本建筑修建年代,距法式成书时间仅早一百余年,故我们若主要依据这几座窟檐实物作比较,并以法式规定作为参考来大致估定这座建筑的材栔尺寸,应该说还是可行的。


下面,把这几座窟檐的有关尺寸、比例及与《法式》的比较列表如下,并以比较的方法,确定53窟窟前建筑的材栔尺寸和有关比例(见表一)。

图片

注1:本表所采《法式》 用材尺寸依一宋尺等于今公尺0.329计,见传世历代古尺图录》 宋木矩尺

注2:现存几座窟檐的用材未完全规格化,故各窟檐的栱及乳袱广厚系取该建筑的实测平均值。


可以看出,这些窟檐的用材随建筑通面阔的不同而略同于(或大于)《法式》规定的七、八等;通面阔越大,用材尺寸也越大;乳栿断面除196窟较大,437窟不明外,余三窟的都比单材在广与厚两方面约多出五分之二,也即21分°×14分°;柱径与柱高之比在1:9.3—1:10.8之间(此处所指柱径系小八角柱内切圆的直径);当心间面阔与柱高之比在1:1.25—1:1.01之间;这些尺寸和比例对我们的复原工作,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根据53窟窟前建筑通面阔的大小,我们认为它的用材可略同于427窟檐,稍大于《法式》规定的七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它的单材断面是18×12,栔高(广)7.2,乳栿的断面按单材广、厚各加出五分之二,即25.2×16.8。


2.柱和山墙:它们的高度是根据乳栿底皮的标高往下推出的。首先,我们断定上述岩面遗迹的梁眼底皮标高350就是乳栿底(在山墙和前墙上也即第一层柱头方底)的标高,而不是阑额底的标高,其理由如下:


(1)山墙内除角柱外,并无山柱,故山墙内应无阑额。


(2)根据前定之材栔尺寸,由阑额底至乳栿底的高差,约为60厘米⑥,如果我们把350的标高作为阑额底的高度,那么整个建筑的总高将比现在所绘的复原图提高60厘米。这样,也将会产生前述屋顶与上层洞窟的矛盾,而且,从建筑造型上来看,也觉得比例过高,不很妥贴。


(3)如350为阑额底,则柱高将在350以上,约为370,柱高与当心间面阔之比为300:370=1:1.23。从附表可以看出,除437窟的这个比例为1:1.25稍大以外,其余几座窟檐,尤其是面阔较大的427、196窟,都是很接近于1:1的。这种比例合乎中国建筑的习惯,否则将会形成一个明显的狭高的当心间开间。根据与本建筑的面阔比较,它的这个比例亦应该是极接近于1:1的。据以上理由,我们确定350是乳栿底的标高。由此根据《法式》向下推算减去一材一栔和12分°,得柱高为310,当心间面阔与柱高之比约为1:1.03。


柱径取为十分之一柱高,即31厘米。遗址的山墙角柱柱坑径约为35厘米,这是因为多边形外接圆直径大于其内切圆直径的缘故。


墙:为了使山墙上的大斗传下的重量能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夯土墙内,在墙头通长置扁方。所以夯土墙本身髙约300,从遗址得出的土墙底宽为95—100。考之法式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是相符合的。


3.斗拱梁架及细部:为了不使屋顶与上层洞窟发生冲突,采用了五铺作斗拱,由乳栿底加两材一栔,挑起橑檐榑高至393,举高也极平缓,为1:8.4这个举高比例的确定,除了因为上层洞窟的标高对屋顶坡度的限制使它必得如此而外,我们也考虑到前述敦煌地区气候干燥的特点,这样作也是可能的。此外,几个现存窟檐屋面坡度也极缓,只有1:10到1:11的样子。但它们的进深都极浅,仅相当于一般完整建筑的前部。将复原图所绘建筑檐端部分的坡度与它们相比较,也是相符合的。


总出檐156厘米,角无起翘,但微有角出⑦,梁架微有举折,歇山“出际长随架”,正脊微有生起,山花透空,屋面草泥无瓦⑧,内外柱同高,仅在檐柱角柱间有阑额和由额,室内“澈上明造”。柱下有地栿,其余斗拱梁架及门窗等细部画法皆参考现存窟檐绘制,表现出一种硬朗的作风。门铺首采用了从邻近的也是同时代的55窟建筑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铺首式样,并绘出门钉。图中绘出在壁面中经常可以在较小型建筑的屋顶上见到的简洁的屋脊,没有采用鸱吻宝珠等装饰(图二—五)。

图片

图二   1.屋顶平面、2.梁架仰视平面、3.地面平面


图片

图三  1.甲—甲剖面 2.乙—乙剖面 3.丙—丙剖面


图片
图片

图四  1.侧立面 2.正立面


图五  复原图


4.栏干:从由角柱伸出的三条地栿槽及沿台基边均匀分布的孔眼看来,沿台基设置了栏干是无疑问的,三条地栿即为连接角柱与栏干作为固定栏干之用。我们绘出了卧稜式栏干同于444窟檐的栏干式样⑨,但尺寸依一般作法较444窟的为大,寻杖上皮标高为85厘米。


栏干沿台阶垂带而下,根据台阶最大一级的边线比台基边线更向外突出约30的情况(图三,1)我们把这一部分栏干复原呈弧形下降的式样,这种形式在唐、宋壁画中是屡见不鲜的(图六),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檐出并未盖住整个台基,使正面栏干露置于屋檐之外约70厘米。这在建筑上是不合一般作法的。但是从比例上看,如果单纯依靠加大出檐的办法,仍然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当然,这种作法也可以以不着重考虑雨水问题来解释。不过也有可能存在着将某几拫栏干柱升起,上面再加轻便的附檐的作法(图一,4)。这种作法,在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中及日本法隆寺金堂,法隆寺五重塔及南宋李嵩绘水殿招凉图中是可以见到的。⑩ 故姑存此图,以作参考。

图片

图六  1. 61窟(宋)南壁壁画 

2. 196窟(晚唐)南壁壁画

 3. 171窟(盛唐)北壁壁画

注释:略

来源:考古.1977,(06)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机构所有


知识点:敦煌莫高窟53窟 窟前宋代建筑复原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拆开“中国第一国宝”,你会看到什么?

以下文章来源于可视化星球 ,作者可视化星球 1937年6月 年轻的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 和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前往山西五台山 寻找他们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唐代寺庙 大佛光之寺 ▽敦煌壁画第61窟中的五台山全图,你找见佛光寺了吗?| 摄影师@孙志军,请横屏观看   为什么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组织人马翻越重山 去寻找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寺庙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