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植物 \ 测树学基础知识(三)

测树学基础知识(三)

发布于:2022-11-15 14:05:15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2 15 [复制转发]

1、森林资源:是指包括林地、林木及林区内的一切野生动植物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总称。

2、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子是:母树条件、土壤条件、温度、光照;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因有: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素等。

3、种子湿藏适宜于安全含水率高的种子,干藏适宜于安全含水率低的种子。

4、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五个阶段。

5、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前都称苗木。苗木的种类分为: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留床苗、移植苗。

6、播种的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一般中小粒种子的播种方法为条播。

7、氮磷钾是苗木生长不可缺少的主要营养元素,通称肥料三要素。

8、次生林不同于原始林和人工林,它是在原始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它自然灾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由于次生林是天然林,因而又称为天然次生林。

次生林的“次”是“再”的意思,不要将次生林的“次”误解为森林产量低、质量次。

9、森林采伐是对森林和林木所进行的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其他采伐(包括低产、低效林改造,病虫害、自然灾害采伐等)等四种类型。

10、森林主伐后在当年或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3年后保存率应当不低于80%。

11、森林主伐的方式有:皆伐、渐伐、择伐。皆伐分带状间隔皆伐、带状连续皆伐和块状皆伐,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并有较好的更新条件,块状皆伐伐区面积一次不得超过5公顷;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容易更新的林分,可以扩大到10公顷;而坡陡与立地条件很差的地段,则应缩小到1-3公顷。

12、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3、造林的基本技术措施: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以良种壮苗和认真种植来保证树木个体优良健壮,以合理密度配植及合理组成来保证人工林群体有合理的结构,以细致整地、抚育保护、可能条件下的施肥灌水(排水)来保证有良好的林地环境。

14、造林方法主要有: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植苗造林法是应用最广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15、造林目的:是为了维持、改进和扩大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并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测树学基础知识(一)

知识点:测树学基础知识(三)


  • 采声科技
    采声科技 沙发

    非常不错

    2022-11-15 14:09:15

    回复 举报
    赞同1
  • 杜弈秋
    杜弈秋 板凳

    好,非常实用,收藏了

    2022-11-15 14:16: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

19.26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测树学基础知识(二)

1、二类调查基本内容 ①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 ②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③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④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⑤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2、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①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②标准地必须在同一林分内设置,不能跨越林分; ③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