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我国的古代城市都是怎么防止被点着的?

我国的古代城市都是怎么防止被点着的?

发布于:2022-11-08 08:52:08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0 6

来源:蚂蚁景观

|

作者:小蚂哥

[复制转发]

大家都听说过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吧


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古代一旦失火怎么灭火呢?



你想古代用的是蜡烛油灯,住的是木头房子,如果再加上战争中的火灾,我们的祖先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呢?



这期就请跟着小蚂哥的视角,带你从原始社会一直看到民国,看古人为了防火都做了些啥。


原始氏族


在原始的氏族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大多成群的聚集形成部落,大多部落都在周围挖壕沟,壕沟不仅可以阻挡野兽和其他部落的袭击,还具备防火的能力,这种壕沟叫做“火道”,也是现在防火隔离带的原型。



今天大多是用火在林带中烧出一条路,这就是一条标准的防火带,防火带一般顺着山脊,就像一条长城。



比如下图这样


所以你能想象这项技术几千年前人们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隔离带,这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木建筑容易着火,所以他们采用了一种隔离技术,一是在易燃的木柱外面涂上湿润的泥土,形成一个不可燃的保护层。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发现了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木柱上就被涂抹了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

大地湾文化中泥土防火的木柱


二就是使用不那么容易燃烧的建筑材料,比如使用不易燃烧的夯土墙、砖石墙。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46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可有效防火的夯土墙,完成了难燃烧墙体(木骨泥墙)向不燃墙体的过渡。


城子崖城墙修筑场景



祖先们的防火思维其实很简单,把容易着火的东西隔离起来,或者减少用量,这样就烧不起来了。


商周时期


那么一旦起火了总需要救火吧,这时储水是救火的关键,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储水工具。自商代起,人们就开始用水缸储水灭火。在许多清宫剧中我们也能看到宫内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大水缸,被叫做“门海”、“吉祥缸”、“太平缸”。缸内要常年保持有水,夏季要保持缸内水质干净,冬季还要点火给水缸加温防止缸内水结冰,以保证一旦发生火险,随时可以取水救火。


故宫中的太平缸


这种水缸虽然能储存大量用水,但机动性不高。你想想缸很高大,取水的时候需要梯子,所以很容易把水洒出来,并且灭火时需要救火者很靠近火场,有很大的风险。


西周时期,聚落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城市的布局通过分割,将各个阶层的人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这明确说明城市不仅有网格化布局,还通过道路围墙来防火。在《国语·周语》里也记载了“蔽有蒲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城郊的洼地水池和园林中的水面都可以用来防御火灾。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半夜打更的喊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其实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了。《周礼·天官》中记载,到了每年春秋两季,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都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只不过周朝官员们手里拿的不是铜锣而是木铎,一种木柄的铜铃。



总体来看,商周时期城市从城市规划,到园林建设,再到人员监督,已经说防灾工作已经是非常到位了。


秦汉时期


让我们把时间推到秦汉时期,并不是小蚂哥有意跳过了春秋战国,只是因为在乱世中很难发展出有规模的城市,所以防灾技术也没有什么本质进步。


秦汉时实现了大一统,城市规划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这时城市的防火理论开始出现,比如东汉时期荀子的十三世孙荀悦《申鉴·杂言》中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防灾是上策,毕竟防住火灾就不会造成损失,这也是成本最小的做法嘛~


这时网上最清晰的荀悦图,小蚂哥是尽力了。


秦汉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通过一些象征意义的设计来表达防火的隐喻。最著名的就要数“藻井”了。



“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藻井最早出现在北魏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顶部。藻井的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现存最早的藻井,是独乐寺观音阁上的藻井。这玩意从本质上讲对于建筑结构没啥作用,就是用来保佑建筑防火安全的。


观音阁的藻井


藻井的这种装饰为啥就隐喻了防火呢?据汉朝的民俗读物《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也就是说藻井是顶棚上的井,而藻井的很多纹样装饰也来源于菱、荷等水生植物,都是水里的东西当然是寓意防火啦。



藻井一词,也有东井星宿之意,在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所著我国现存较早的天文文献《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东井八星主水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



综上所述,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后来藻井是越来越夸张,有的做一个旋涡:



有的把八卦放在上面



皇宫直接把龙王都请来了



画得不过瘾,还有雕刻的龙



在我看来,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消防喷头嘛



只不过我们现在是真的能喷水,真相了吧~



这时古建筑上屋脊两端翘起的构件,叫做“鸱吻”,形状多是鱼尾、龙头、龙尾等水里的动物。



鸱吻在之后的朝代慢慢演变成龙形,其实刚开始寓意通过水兽来防火。



唐朝


唐代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高峰,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了100万,这种超大规模的城市必然要考虑防灾的问题。所以长安城外围设立了几十公里的护城河,还有众多宫苑园林的水体用来防火,在大街两侧都有水渠水沟。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


唐代长安朝廷设有“金吾卫”的官职,掌宫中及京城日夜巡查警戒。基层建有“武侯铺”的治安消防组织:大城门100人,大坊30人,小城门20人,小坊5人,在全城形成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


唐代长安布局图


看到上面这张图你想到了什么?



是不是跟卡塔尼亚的重建如出一辙,没错城市的发展都是趋同的,因为大家都有一个目的——防火。


唐代时,人们开始使用皮袋、溅筒灭火。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携带的工具。当有火情时,众人拿着这些工具灭火,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灭火器。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消防器材


看上去是不是感觉工具还挺多,其实这些工具都很原始,本质上和现代的水枪没啥区别,比如水袋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装三四百斤水,将长竹竿中间的竹节除去,绑在袋口上,出现火险时,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水就会顺着竹筒喷向着火处。但你想就算是用牛皮做成水袋能放多少水?这么重的东西搬来搬去也极为费事,那个唧筒更是杯水车薪,我觉得还不剩直接用桶来得快。



宋朝


时间来到宋朝,这也是防火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宋朝由于民间经济繁荣,所以各地的城市建设都开始注重防火。比如宋朝的都城汴京,也就是开封。



宋朝的都城从长安迁到了开封,开封市中心城区内五湖四河环绕市区,水域面积达220多公顷,约占开封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的1/10。素有“北方水城”之称。所以开封城内遍布水系,通过水系来分割城市区域,从而隔火防火。



我们今天看每个朝代的清明上河图都是曲水绕城,一派水城风光。


在建筑上推广瓦屋。陶土瓦本身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具备更强劲的防火性能。无论经历多久的高温天气,屋顶瓦片本身的强度及防火阻燃性能,都能保证屋面安然无虞!


日本出土的宋朝瓦片


瓦这个东西其实西周就有了,但多是用在皇宫建筑上,从宋朝开始大多城市的民居也开始使用瓦片了。



火巷,是南方普遍使用的街巷通名,宋金交兵时创于南宋,既为防火而设,也方便作战用兵。



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武昌古城南门外著名的商业区南市(今鲇鱼套一带)发生了一场大火,被烧达一万多家。刚到任的鄂州知府赵善俊为杜绝后患,当机立断,采取了“辟火巷”的措施。“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南方的城市沿河而建,巷弄弯曲且狭窄,南宋所创的火巷宽而笔直,巷两边还带有排水的明沟,使街对面的火势不至于蔓延过来。



火巷比传统的巷和胡同要宽,这也有利于来往通行、行军作战。火巷作为比“街”低一等的道路,也流传到北方其他城市。


宋代已经有了专门的消防军队,称为军巡铺、防隅。军巡铺的职责,既在灭火,又在防火。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由国家建立的城市消防队。


当时“京都禁火甚严,时至夜半,不论官宦、百姓均须定时熄灯,不得违逆。”在夜间,巡铺兵士走街串巷,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


门口那一堆人就是防隅


开封城内还建立了“望火楼”,这标志着防火设施已经变成了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了。为了及时发现火情,官府还在地势高处建有望火楼,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楼上昼夜有人瞭望,而楼下则有房屋数间,屯兵数百人,并配备了各式灭火设备,一旦楼顶的士兵发现火情,能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进行扑救。望火楼,也叫防火瞭望塔,就是中国最早的消防站哦。


《清明上河图》中的望火楼



最后我们来聊聊宋朝的消防工具,这时人们还在用唧筒,但已经升级为了“水龙”。并不像唐朝时的唧筒吸多少水,喷多少水,而是利用内部的水杆上包着一层棉絮以增加气密性,使用时抽拉活动水杆,利用大气压把水压入筒中,而后再对准着火处将水用力推出,通过加压可以让水头压力增大,相比唐朝的“玩具水枪”还是先进了不少。



“水龙”由一个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我们现在看水龙,它身上所有的元素都是为了灭火,可见城市里防火是多么被重视。


清朝时候的水龙


明朝


官府开始设立防火铺,并配有水桶、云梯、火钩等救火器具,其中最早的消防器械是藤斗水枪。



明代的銮仪卫仓库,防火设施尤为严密。每隔七间房屋就空出一间,用三合土填实,直至房顶,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墙,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这些防火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当建筑着火时,飞散的火星不会随着气流进入其他房间,引发更大的火灾。


故宫銮仪卫总部


我们今天熟知的徽派马头墙也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徽州知府何歆为了解决城内拥挤的建筑防火问题,创制了“封火墙”,后来得到了推广,每家每户都做起了自己的封火墙,并进行了美化装饰,使其造型如同高昂的马头,于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就成了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




清朝


时间来到清朝, 康熙年间,开设了火班(机桶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人数不下200人。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曾有腹大口收的铜、铁水缸308尊。这时候的水缸因为有了水龙设备的加持所以让救火时取水更加方便。



此时的水龙已演变成带轮子的简易消防车了,救火人员除了使用水龙,还有水桶、吊桶、铜锣、行号、火把和油灯、大纛旗和各小旗(大、小旗均用蓝底白字)、梯子(竹制)、警铃、挠钩、刀锯、斧凿、杠索、灯笼、号衣、号帽、防火背心,就基本组成了古代消防队的全套装备。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1年)后,清政府购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装备——洋车式水龙,雇夫役50名,以救护火灾。清代诗人吴东发在看过水龙灭火的场景后还曾为其赋诗一首,其中“数人并力运枢机,呼吸纵送左复右”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水龙威力无穷。


洋车式水龙


后经过改造,可以用马达发动出水,水龙也由此升级为机龙。



民国


到了民国时期又有了“火烛车”,也叫灭火车和救火车或者消防车,是种专救火的车,一方面运消防员到火场,另一方面系帮手泵水救火,和用机动云梯帮消防员上楼射水救火同救人。两侧的木板人能站上。



文章的最后,再给大家普及一个好玩的小知识,古代大多建筑都是门不带勾的,也就是说在古建筑的城门、宫门、殿门、庙门之上通常都置有匾额,用来标明建筑名称,但只要出现“门”字,其写法通常是一致的,即“门”字的最后一笔均不带钩。


明《马氏日抄》载:“宋都临安玉蝶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随撤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古人认为“门”字带钩会带来火患,因此之后的皇家建筑若出现“门”字均不带钩,以避“火钩”之嫌。




无论是城市的网格化布局,还是消防设施的进化,亦或是建筑防火的结构和隐喻都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也希望大家能在设计项目中中式防火,重视消防,毕竟有了安全的环境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4.77 万条内容 · 2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园林构建物屋面做法介绍

一、木顶   木板顶的亭子中比较常见,在第一讲中小编叙述了木与木之间的固定方法。木板顶也就是多了一步,把木板钉在木龙骨上。 ▲木顶亭   ▲木板顶施工工艺  二、玻璃顶     之前也有分享玻璃的固定做法。玻璃就只有胶粘、和钢构件固定(钢构件又分玻璃夹、广告钉、驳接爪)所以玻璃不论是放立面还是顶面,工艺也就是这几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