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 电气——继电器保护的基本原则

电气——继电器保护的基本原则

发布于:2022-11-04 09:22:04 来自: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复制转发]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以合理的运行方式和可能的故障类型为依据,并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  灵敏性和速动性四项基本要求。


(1) 可靠性是指保护应该动作时应动作,不应该动作时不动作。为保证可靠性,宜选用可能的最简单的保护方式,应采用由可靠的元件和尽可能简单的回路构成的性能良好的装置,并应具有必要的检测、闭锁和双重化等措施。保护装置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2) 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起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在某些条件下必须加速切除短路时,可使保护无选择性动作,但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例如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来补救。


(3) 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的正常(含正常检修)运行方式和不利的故障类型计算,但可不考虑可能性很小的情况。


灵敏系数Ksen为被保护区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最小短路电流I k·min 与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Iop的比值,即



对多相短路保护,I k·min取两相短路电流最小值I k2·min; 对35、6~ 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短路保护,取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最小值Ic·min; 对220/380V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短路保护,取单相接地电流最小值I k1·min


各类短路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列于表7- 1。


(4)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5) 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短路故障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


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


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近后备是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的保护。


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6) 如果为了满足相邻保护区末端短路时的灵敏性要求,  将使保护过分复杂或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时,可按下列原则处理:


1) 在变压器后短路的情况下,可缩短后备保护作用的范围;


2) 后备保护灵敏系数可仅按常见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进行验算;


3) 后备保护可无选择地动作,但应尽量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来补救。


(7) 保护装置用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不应大于10%。当技术上难以满足要求,且不致使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时,才允许较大的比误差。


(8) 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断线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应装设自动闭锁装置,  将保护解除动作并发出信号。当保护装置不致误动作时,一般只装设电压回路断线信号装置。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返回版块

2.19 万条内容 · 5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施工图设计图纸应该表现的深度

一、给水排水制图一般规定 (1)图纸 1、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纸的类别、比例和复杂程度,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第3.0.1条的规定选用。线宽b宜为0.7或1.0mm。 2、 给水排水专业制图,常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下表规定。 表1    线型 (2) 比例 1、给水排水专业制图常用的比例,宜符合下表规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