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的演变分期

中国建筑的演变分期

发布于:2022-10-21 13:24:21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9558ad2d9d8e4c60053b56f41a9507eb.png

原始建筑:仰韶聚落-穴居;龙山聚落-版筑;河姆渡聚落-榫卯、干栏建筑   


1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建筑遗存,已能采用榫卯结合,并已具备多种榫卯类别。


2“巢居”:由单树巢、多树巢向干阑建筑的演变。

“穴居”:由原始横穴、深袋穴、半穴居向地面建筑的演变。


3穴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土木混合构筑方式成为跨人文明门槛的夏商之际直系延承的建筑文化,自然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主要技术渊源。

巢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木构技术经验,也通过文明初始期的文化交流,成为木构架建筑生成的另一技术渊源。


4半坡F24的规整柱网,已是后来木结构建筑“一明两暗”基本型的萌芽;半坡F1的“一堂三室”格局,兼备首领居所和公共集会的功能,是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实例。


图片

河姆渡榫卯


图片


先秦建筑:茅茨土阶、高台宫室;砖瓦屋、四合院;营国制度、《考工记》;因势利导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1从夏商都城到东周列国都城,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的两种形态——“择中型”布局和“因势型”布局均已出现:以小城作宫城,以大城(郭城)划分里坊的封闭性都城格局,已具雏型。


2夏、商、周三代的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属湿陷性黄土地带。承继原始穴居和干阑的营造经验,华夏先民突出地发展了夯土技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把木构技术与夯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晚夏的二里头宫殿遗址充分展示了这一点。西周的凤雏宫殿、召陈宫殿进一步将“茅茨”演进为“瓦屋”,奠定了中国建筑以土、木、瓦、石为基本用材的悠久传统。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台榭建筑,推出了以阶梯形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房屋的一种土木结合的新方式,把简易技术建造大体量建筑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3本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奠定期夯土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木构榫卯已十分精巧:梁柱构架已在柱间用阑额,柱上用斗,开启运用斗拱之滥觞;组群空间的庭院式布局已经形成,既有体现“门堂之制”的廊院,也出现了纵深串联的合院。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许多特点,均已初见端倪。


4战国初期的著作《考工记》记载周王城的制度是:方形,每面长9里,各开3座城门。城内有9条纵街、9条横街;纵街宽度能容9辆车并行。王宫居中,宫左右分布宗庙、社稷;宫前为外朝,宫后设市场。市和朝的面积各为“一夫”,即100 亩。


图片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图片

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图片

周王城



图片


秦汉建筑:帝国建筑肇始;中原-楚地文化交融;佛教东来;木构体系雏形;砖拱券出现   


魏晋南北朝建筑:汉、胡(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为主)首次南北分治;西域文化濡染,佛教建筑兴盛;汉魏建筑发扬于南朝,北朝的废墟重建及南朝影响   


1东南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的崛起。


这时期,由于晋室南迁,中原人口大量涌人江南,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推动了以“六朝故都”建康城为中心的江南建筑的繁荣发展。南朝建筑虽无实物遗存,但从日本法隆寺五重塔等建筑,可以折射出南朝木结构技术已较北朝先进


2佛教的盛行和佛寺、佛塔、石窟寺建筑的高潮迭起


佛教在东汉初已通过西域传入中原,经魏晋到南北朝,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佛寺建造数量剧增,南朝建康有佛寺五百多所,北魏洛阳有佛寺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北魏统治区内的寺院竟达到三万多所。

这时期的佛寺,有源自印度的“中心塔型”和基于“舍宅为寺”而形成的“宅院型”两种主要布局形式。佛塔有楼阁式、密檐式、金刚宝座式、亭阁式等多种形式,对后来的塔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寺有源自印度支提窟、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型”,有模仿宅院佛寺,以佛像为供奉主体的“佛殿型”和源自印度毗诃罗,在窟内四周凿若干小窟的“僧院型”


3形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并立的格局


这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魏晋玄学的肇兴,强劲地推动了文士园的发展。不仅盛行士族庄园别墅,城市私园和寺庙园林也为数不少,中国园林经历了承上启下的转折期,园林的营造观念从大尺度的形似自然向小尺度的神似自然转变。


4由于“胡坐”的传入,中国家具从适应席地坐的矮足型开始向适应垂足坐的高足型转变,由此引发了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和室内景观的嬗变。


图片


隋唐建筑:大运河联通南北;木构体系成型;都城的权力轴,里坊制;追求博大雄浑;《营缮令》颁布,规范建筑等级   


1建造规模宏大。


唐长安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宫城面积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唐代的里坊、街道、寺院和单体殿堂都达到很大的尺度。


2建筑布局水平提高。


唐代不仅加强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宫殿、寺院等建筑都注意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帝王陵墓变“堆土为陵”为“因山为陵”,以长列的神道前导空间,突出组群的纵深轴线。公卿贵戚和名士文人纷纷建造宅园、山庄、别墅,推进了宅居与林木山水环境的密切交融。


3木构技术进人成熟阶段。


大体量建筑已不需要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型木构的办法来解决。木构件的形式和用料已呈现规格化的现象,可能已建立“以材为祖”的用材制度。斗拱结构机能的充分发挥标志着木构架整体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地步。专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指挥施工的“都料匠”的出现,意味着建筑技术分工和技术管理的进展。


4砖石建筑取得进一步发展。


主要体现在砖石塔的演进。唐代砖石塔已形成楼阁式、密檐式和亭阁式三种主要类型。一部分砖石塔的外形已开始朝仿木的趋势发展。


5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健的气质,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显现有机的联系。


屋顶宽平舒展,斗拱雄健有力,门窗朴实无华,梁柱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的装饰,鄙弃矫揉的造作,充分展现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时代风貌。


图片

长安位置图



图片

佛光寺剖面图


宋、辽、金建筑:汉、胡二次南北分治,木构体系成熟;御街千步廊、厢坊制;《木经》问世;《营造法式》颁行,变造用材,等级制细化;南北官式差异,北豪劲、南醇和   


1建筑规模缩小。


无论是建筑组群还是单体建筑,规模一般都比唐代小。建筑总体布局趋向多进院格局,加深了组群纵深发展的程度。


2建筑类型增多。


以城市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建筑最为显著。东京街市上,各类商铺齐全,酒楼、茶坊、饮食店占很大比重。以“勾栏”(戏场) 为主体的“瓦子”(娱乐中心) 达到很大规模。


3建筑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木构架的殿堂型、殿阁型、厅堂型、堂阁型构架均已齐备,并呈现前两者走向淘汰,后两者跃居主流的发展趋势。

《营造法式》 的问世,意昧着对成熟的木构架建筑体系进行了规范化的总结,建筑定型化达到严密的程度。《营造法式》 表明,宋代建筑已开结构简化的端倪,斗拱机能开始减弱。砖产量的增加,使砖塔数量大幅度上升。砖塔楼层运用砖发券,塔心与外墙连成整体,大大增强了塔体的坚实度、整体性。但砖石塔外观在仿木上刻意追求细节真实,在显现工艺进步的同时,也失之虚假造作和繁琐累赘。


4小木作发育成熟。


门窗从唐、辽的版门、直棂窗演进为宋式可开启的、棂条组合的成列隔扇。藻井、经橱、勾栏之类日趋华美、细腻。彩画装饰趋向绚丽、多彩。


5建筑风貌显现鲜明的地域性特色。


主要在唐北方地域传统上发展,风格古旧,延续着唐风的雄健浑厚;北宋吸收齐鲁和江南文化,与汴梁地区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秀柔、精细的北宋官式风貌在北宋建筑影响下倾向于精巧华靡南宋则在北宋官式基础上,与江南地方传统相结合,风格走向秀雅、绚丽,偏于小巧、精致


图片

独乐寺观音阁剖面图


图片

营造法式



图片

宋式建筑立面示意图



图片


蒙元建筑:游牧族首次统一中国,复兴周礼的元大都;西域匠作影响;回族的形成和伊斯兰教建筑的蔓延,砖石拱券发达;《梓人遗制》问世   


1元代统一全国, 建筑上接受宋、金传统。


2元大都是规模巨大、规划完整,完全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


3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促进了喇嘛教建筑的发展和汉藏建筑的交流。


4来自中亚的伊斯兰教建筑也在大都、新疆及东南地区陆续兴建,并开始出现中国式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式。


明清建筑:南匠主导皇家营造;明《厂库须知》《营造正式》《鲁般营造家镜》《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皇家建筑、园林集大成,喇嘛教建筑;民间风土建筑分布的地域格局形成   


1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在经历了两宋的精致化之后,到明清达到了高度成熟阶段。大木构架加强了整体性,简化了梁柱结合方式,斗拱结构机能衰退,蜕化为垫托性、装饰性构件。


21733 年颁布的清《工程做法则例》,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标准化。


3从明代开始,砖产量大幅度增加,砖墙使用普及,硬山屋顶出现。“无梁殿”在寺院藏经楼和皇家档案库中用作防火建筑。各地的城墙和许多地段的长城也更新为砖墙。琉璃砖瓦硬度提高,色彩、纹样更加丰富细致。木雕、砖雕、石雕普遍运用于大、中型住宅,丰富了建筑装饰。


4民间则有产生于明代的木工用书《鲁班经》,传授当时民间匠师必备的业务知识。


5在造园领域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


6从清中叶开始,官式建筑由成熟的定型化转向僵滞的过度程式化,构架趋向板滞,园林、家具、装饰、彩画等也由于过分追求精细而导致堆砌、繁褥,建筑风格转向拘谨而欠缺生气,这些都透露出官式建筑在清代中、后期的停滞、衰颓。


图片

北京城址变迁


图片

紫禁城总图



图片


民国建筑:西风东渐、清末民初西方建筑影响;中国固有式;新古典建筑;类型和技术向近现代转型   


1西方建筑师所设计的欧美式复古主义建筑和装饰艺术风格的“摩登建筑”,以上海近代建筑最为典型。如英商公和洋行( 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设计的上海外滩汇丰银行(1923年,复古主义)、沙逊大厦(1929年,装饰艺术风格)和中国银行(1937年,装饰艺术风格加中国大屋顶,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参与设计)等;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 &. Morris )设计的先施公司(1915年,复古主义)等;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L.E. Hudec)设计的国际饭店(1934年,装饰艺术风格)、慕尔堂(1930年,装饰艺术风格)等。


2西方建筑师在推动商贸和传布宗教的背景下,揣摩中国的民族审美心理,率先尝试了中国式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代表人物是1911年来华的美国建筑师胡塞(H. Hussey)和默菲(H.K.Murphy),他们在二十世纪一十年代末设计的北京协和医院和燕京大学,都是将现代功能的建筑罩上了古代建筑的躯壳。默菲还于1929年设计了纯粹仿古的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土纪念塔。


3庚款留学生中涌现出的中国近代第一批建筑师所设计的中国复古主义建筑和新建筑。二十年代起先后归国的建筑科留学生大多在上海创立建筑事务所,开展建筑设计业务,如东南建筑公司留美的吕彦直,华海公司建筑部留日的刘敦桢、柳士英,华盖建筑事务所留美的赵深、陈植和童寯,基泰工程司(创于天津)留美的杨廷宝等。留美的庄俊、范文照、董大酉等人均以个人名义在上海开设了建筑事务所。他们所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吕彦直设计,1926——1929年建)、广州中山纪念堂(吕彦直设计,1928—1932年建)、上海大戏院(1933年,华盖事务所设计)、上海市府大厦(1933年,董大酉设计)等,大多是中国式复古主义风格的新建筑。


新中国建筑:建筑工业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民族形式-革命现代式   


走向“全球在地”


中国三十年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的社会背景,是国民政府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民族固有形式”,以及“整理国故”的文化运动等。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倡导“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从建筑风格的角度上看,仍是三十年代复古主义建筑的继续。如五十年代末由梁思成、杨廷宝、张镈和董大酉等所参与设计的国庆十大工程,便是民族形式的样板。


 END  


知识点:中国建筑的演变分期

[2010] 中国古代建筑及历史演变 {何宝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建筑特征

整理搬运: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史》   这一堂课上讲的中国建筑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以前的中国的建筑,是历史上曾经建造过的中国传统建筑,并不包括二十世纪以来建造的欧化的、西式的建筑以及包括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如带有美式建筑风格的清华大学礼堂、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中山陵就不在本堂课的讨论范围内。 中国建筑属于东亚建筑体系,东亚建筑体系包括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的传统建筑,但与日本、朝鲜半岛以及越南的传统建筑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更具有起源性、中心性的特征,而且它还具有造型、结构、地域风格上的多样性,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的传统建筑是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的。从这张图(明代东亚范围图)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大致的东亚范围,明代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影响力所及还是很大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