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实景 \ 极致地域美学,红砖艺术文旅小镇:弥勒·东风韵

极致地域美学,红砖艺术文旅小镇:弥勒·东风韵

发布于:2022-10-14 13:36:14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复制转发]


在云南红河州弥勒,一座与佛齐名的城市,生长着一群红砖艺术建筑群——东风韵艺术小镇。 被称为“云南高迪”的当地艺术家罗旭,在此地主持设计了万花筒、半朵云、农垦博物馆等原创艺术建筑,吸引了更多艺术家的汇聚参与,更引爆了公众的刷屏打卡。  

 



01

弥勒·东风韵小镇


 

 
“艺术狂想,红土地里生长出的魔幻建筑群”  
 

弥勒·东 风韵小镇总规划面积3.69平方公里,核心区1.6平方公里,以“一轴一环三区”为布局,是集农垦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于一体,独具弥勒独特气质和艺术创意的文化特色小镇,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已在2020 年 9月正式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罗旭回到老家弥勒, 以大地为床,在桉树林打地铺,灵感瞬间发芽疯长。 在罗旭眼中,东风韵是真正属于云南的原创建筑!

  |罗旭手稿   《万花筒与半朵云》

罗旭在围绕原址东风农场的长塘子建起了 以砖为筒、以窗为镜,将声学、美学与力学集合于一体的 万花筒艺术庄园,形如远山游云,隐秘挥洒光影的半朵云,还有一系列用本土红砖砌起来的艺术建筑……东风韵艺术小镇是国内为数不多,有着丰厚历史传承,形成了自己原创文 化的生命有机体。

 


02

万花筒艺术馆


 
“变幻万千,捕梦幼时万花筒里的光影世界”  
 

整个万花筒艺术馆建筑群的修建,没有使用一根钢筋,一颗钉子,全部用本地烧制的红砖砌成。它们和脚下土壤的颜色浑然一体,就像是从这片红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50年前我的小时候,根本没什么可玩的,万花筒就是我最刻骨铭心的玩具。那时候的万花筒很珍贵,别人玩得稀巴烂,才会轮到我手里。它给了我很多五彩斑斓的奇幻想象!”
“50年过去了,我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来盖一栋梦想中的大房子。对,它就是万花筒的样子!它的名字,就叫万花筒。一个由20多个大大小小的、倒过来的万花筒组合的巨大建筑。”——艺术家罗旭
   
“我画了草图给结构工程师看,他才明白我要的是什么东西。我没有建筑科班知识,只会画一张很简单的概念性的草图来辅助指导,现场控制。”——艺术家罗旭
 
“它是一个力学的逻辑关系和抽象的造型关系的统一,如果这个不统一,就没有安全性。就像鸟编自己的巢一样,它一圈一圈的,一块一块的小东西,编织成一个完整的窝形。”——艺术家罗旭
 
“这个砌体建筑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慢慢地编,然后互相连接。这是一个公共建筑,它可以做展览,可以办自己的独唱会,自唱自嗨,可以一个人拿着一杯酒喝,也可以一千个人到这里面来喝酒,也可以做摇滚,也可以就是一个琵琶独奏,它的功能,有无限可能性。”——艺术家罗旭
   
“地窖互相的连接一定要有力,就是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上面做了很大的力量,像蜘蛛网一样,全部连接在一块,之后这些支点必须遵循重心的支点。支撑上面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是靠这些标准的拱体,这些是不能倾斜的,这个力是很关键的。万花筒给我的印象,里边的小碎片其实就是小三角块。”——艺术家罗旭
   
“另外就是这个建筑太软了,就需要三角形让人视觉上产生一些硬度。一年四季,四个方向,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光,很有意思。如果阳光很好的时候你发现,地上的三角光和上面的三角光交替在摆,很漂亮。”——艺术家罗旭
万花筒艺术馆 整体建筑由红砖错缝砌筑,室内面积826平方米,由31根柱子支撑形成,拱肩以下是整体钢混结构,拱肩以上纯靠砖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形成浑然天成的拱形结构,最大跨度36米,馆内冬暖夏凉。


03

半朵云艺术家会客厅


 
“形如远山游云,光亮驱逐幽暗”  
 

罗旭最初计划是建一座较高的建筑,建到一半,发现它像天边起伏的半朵云彩,索性戛然而止,取名为“半朵云”。

   

半朵云延续了罗旭的红砖建筑风格,圆润曲线如远山游云,充沛大地与自然的力量。建筑设计灵感源于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以树根为基,树枝为柱撑起半朵云的一片穹顶。

   
半朵云艺术家会客厅内部设计由CCD操刀,让空间与光同行。 入口灵感来源于彩云之南的梯田,内部延续建筑外部曲线,高挑穹顶在建筑顶端开凿出圆形窗洞,让从天而降的 自然光抚摸空间的每一寸
     
空间像一个捕捉光、声的容器,拱体状的建筑结构让声音穹顶下回旋形成回声。用泥土烧制的红砖、砂石、水泥等,没有任何化学材料处理,塑造一个会呼吸的建筑。
空间中展出的艺术品,灵感来源自云南弥勒佛手。用网状的大脑象征弥勒劳动人民的智慧,用抽象的云雕塑象征无限组合可能。


04

弥勒东风韵美憬阁精选酒店


 
“本真忘我之境,在艺术中度假”  
 

美憬阁艺术酒店又名“象罔酒店”,“象罔”之名出自《庄子》:“象”有形,“罔”无形,寓意“虚 实相生,同于大通”。是罗旭“睡出来”的中国首个“雕塑主题”艺术气息的度假酒店,室内由CCD担纲设计,由红砖作为建筑皮肤,用弧形、圆形作建筑肌肉,依附地势层层叠叠了三层为建筑体块。

   
酒店与“半朵云”及“万花筒”等建筑群隔水相望,藏身于林木之间,大片的薰衣草及葡萄种植园环绕四周。 罗旭于此间“造弥勒”,顺应山势将建筑划分为五大板块,形成一尊面向东方的坐佛意象。
 
罗旭对酒店的设计定义是解脱桎梏的低纬进入大美高维的圆满,遵循“将自己置身于忘我之境,把本真、生态、愉悦、幸福的大美能量传递扩散”,生发出“五环相生,互为一体,圆满欢喜”的理念。
 

酒店入 口如倒扣的大碗,颇具艺术氛围。 天圆地方的东方美学,演绎着凝聚力和感染力,塑造让人宁静冥思的空间。

 

入夜,纯粹的白墙 成为 现代光影装置的最佳幕布,与中央静水相映成趣。 潮流与本土的碰撞,升华空间的轻盈飘逸感,与贴近心灵的柔和感知。


     

野于外,静于心。内敛的光影与拙朴的材质,伴随着视野中浮现的艺术建筑群,远离尘嚣,让人寻找到一种静谧的奢华。


   
中央庭院同样遵循极简原则,以一片绿毯、静水与天光云影相呼应,舒展空间的格局与气度。弧形圆润的窗形与建筑曲线,让空间既柔和流畅,又典雅大气。

         
 

05

农垦博物馆


 
“沉淀农垦文化的时代记忆”  
 
东风韵的前身是弥勒东风农场,艺术家们用一座农垦博物馆沉淀农垦文化的时代记忆。博物馆毗邻“半朵云”,占地方正,馆内立面用稻草泥浆粉刷,用灰色作为主色调。
馆前矗立着的是由葡萄桩搭建而成的农垦纪念碑,象征东风农场的历程和 “踏踏实实”、“埋头实干”的农垦精神,纪念碑最上方是艺术家罗旭创作的城市蝌蚪雕塑,以此象征生命起源,寓意生活的新希望。
 


06

印章坊


 

 
“高原红土地上的印记”  

 
 

罗旭用常见的红色,简单的几何体来表达建筑的丰富内涵,像是印章,像是丰碑,又仿佛一个个秋日田野中的草垛子,在高原的红土地上钤记出生命的虔诚!


 
 

 

 


07

文创集市


     
“以原创文化艺术为核心,丰富街区生活”      
   

   

文创集市以云南传统民居土掌房为原型,包含3条主巷和3层立体商业空间,集合餐饮、购物、文创体验、非遗传承、娱乐休闲等丰富业态,将文化艺术、体验感、生活气息共融共享,塑造精彩的文创社区生活。

   




08

牛哆啰音乐农庄


     
“原生乡野中的艺术气息            
     
“牛哆啰”一词来自中国知名作曲家——万里的歌曲,是   暮归牛群   一片“哆啰哆啰”的铃 声。项目   占地15亩,包含咖啡厅、音乐厅、餐厅、户外活动区、客房,以罗旭雕塑等为主题装饰, 诠释着原生纯粹的乡野气韵与艺术气息
         


09

东风韵艺术中心


 
“消融大地线条,在 高坡上建造红色石阵”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由line+设计,以去建筑化的艺术感语言在高坡上建造“红色石阵”,以钢结构为 主体 ,外立面采用模拟石质的赤红色混凝土装饰幕墙,以自由质朴的形态消释外来建筑的体量感。借助基于地域性的当代工业建造技艺,回应自然与人工的碰撞下振奋人心的视觉冲击。

     

聚天地之灵气,自由泼洒艺术,

艺术家罗旭领衔小镇设计,
用源自本地的红砖,
建起一座座魔幻城堡,
吸引汇聚无数艺术家前来创作,
用艺术的感染力打动人心,
更多精彩等你实地探索。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

37.75 万条内容 · 2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灵感图片」亲水平台

亲水平台 /by CONTEX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