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古建筑的大木歌谣(口诀)

古建筑的大木歌谣(口诀)

发布于:2022-09-27 14:35:27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0 18 [复制转发]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形成独特、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在古代匠人是如何将古建筑建造出来的?古建筑的构件繁多复杂,每类构件的构造及权衡尺度是依据什么?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确定建筑物各部位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则。这些法则规定了古建筑各部位之间的大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关系,它是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保持统一风格的很关键、很重要的原则。这些原则背起来不容易。

在《大木作工艺》一书中,看到大木作还有大木歌!古代的工匠师傅们代代相传,也是依靠这些歌谣来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1

以柱径为模数

学算房屋非易轻,皆向檐柱径头增,

檐柱壹尺金加寸,若问高低按举升,

图片
图片


中国古建筑清式带斗栱的大式做法以斗口为模数,不带斗栱的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均以檐柱径为权衡,通常用“D”来表示,建筑物各部构件尺寸均为D的倍数。

2

举架、步架

如有五举加檐柱,以得金柱长短径,

如有排山算山柱,按深壹丈三五乘,

得数并在檐柱上,不可不加半椀桁,

问深壹丈分几步,五檩四步起脊桁,

若是卷棚除中算,中步按径叁径容,

城中得步为椽路,檐头按卡五举升,

每步陆发按拽斜,五六七八九举升,

十举一四无深度,高归之法行不行,

若问出檐柱丈三,丈外三三不须添,

如有斗口按口举,丈举平房不同然,

再加柁梁长和短,进深二柱有其然,

要短三四五六架,每步按架五六还,


图片
图片
图片


木构架相邻两檩中一中的水平距离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分为廊步(或檐步)、金步、脊步等小式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各步一般为4D,顶步架尺寸一般都小于金步架尺寸。

举架:所谓举架,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一中的垂直距离(举高)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清代建筑常用举架有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表示举高与步架之比为0.5、0.65、0.75、0.9等。

3

梁、柁墩、角背

要得此梁厚与宽,五九柱子加壹肩,

宽从厚里二寸添,如若尺外再加宽,

若知瓜柱长短径,各向步架按举成,

得数将柁宽减去,宽厚随柁柱可成,

柁墩宽定柱贰分,高随步举宽柁同,

若喜坚固加角背,单双亦可配合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建筑各部位及构件之间是有比例关系的,比如梁的高、厚度的推算方法,以及附属梁类的构件:瓜柱、柁墩、角背等的长、宽尺寸的推算口诀。

4

 抱头梁、穿插枋

若问廊内抱柁梁,如何算得厚宽长?
随问廊子加柱径,宽厚随梁外加墙。
又问穿插在何方,张向抱柁梁可祥。
宽厚檐枋一般量,不加不减也不长。
请问檐枋长定由,长同面宽何达求。
宽随柱子不必愁,厚从宽里减二休。
请问平水如何情,真与抱柁减半桁。
但知垫板怎得厚,一柱二分配量桁。

图片
图片


尽管古建筑形式纷繁复杂,但各个部位都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它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保持统一风格。

5

檩、檐飞椽、脑椽、花架椽

又问桁条长怎成,长随檐枋柱径同。
惟有箍头如何求,添一柱径定无增。
若问檐椽又何算,按步五举二出檐。
要知宽厚不为难,一柱三椽径头翻。
但知如何得飞椽,长随柱子一分然。
得举飞头外加尾,一头三尾果其然。
若是花架与脑椽,不动檐椽与飞椽。
长随步架按举先,五六七八配合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檩,箍头、檐椽出檐多少、檐飞椽、脑椽、花架椽的推算尺度口诀,古时候的工匠都是口传亲授,将歌谣应运而生,传承者古建筑的精髓和匠人的精神。


知识点:古建筑的大木歌谣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06 万条内容 · 1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

七踩,踩-清式斗拱的叫法,在宋式斗拱里叫-跳。  斗拱以大斗中心算,挑出三个斗口的距离叫-拽架;斗拱向内外各出一个拽架叫三踩,向内外各出两个拽架叫五踩,各出三个拽架叫七踩。 重昂,每向内外各出一个拽架就要向上加一层,就要加一个斗拱的纵向件翘或昂,这攒斗拱有头昂二昂两个昂,称为重昂。 平身科,宋《营造法式》称‘补间’,是指这攒斗拱在檐下的相对位置,安放在角上的叫角科,安放在柱子上面的叫柱头科,在角科与柱头科之间的斗拱叫平身科。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