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修复 \ 土壤采样如何减少误差?

土壤采样如何减少误差?

发布于:2022-08-25 16:10:25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修复 1 10 [复制转发]

摄图网_501726763_wx_雨后茁壮生长的植物嫩芽(企业商用)(1).jpg

土壤本身是个高度不均匀的介质,采样误差远远大于分析误差。土壤污染研究中的采样问题可能成为时下土壤检测行业的瓶颈。为此我们有必要说说土壤采样如何减少误差这一问题。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发布,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的土壤检测市场潜力巨大,可高达520亿元。

土壤污染实际状况的把握和风险管控的前提是采样的代表性和检测的准确性。但是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实际操作时,土壤采样的代表性、采样密度以及检测准确性等有时却成为了土壤检测的技术瓶颈。

事实上,土壤本身是个高度不均匀的介质,采样误差远远大于分析误差。

有研究对1亩地这样一个土体性质变化不大的地块随机选取9 个样点,分别采集9 个土样,分析土壤有效磷含量。结果发现样品间的方差是平行样的6倍,是仪器读数重复的73倍,足见采样误差比起仪器分析误差大得多。

同样的,另一个案例对一个长40米宽32米的田块进行8米×8米的网格采样,对所采的20个样品分析全氮发现,采样误差远远大于分析误差。

因此土壤污染研究中的采样问题可能成为时下土壤检测行业的瓶颈。为此我们有必要说说土壤采样如何减少误差这一问题。

土壤是个开放体系。在生态系统中,土壤位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核心圈。土壤圈本身是个开放体系,和四个圈层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大气圈和水圈的污染物质一部分会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根据进入途径的不同,重金属等污染物在空间分布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通过点源如冶炼厂的污染排放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其以污染点为中心分布,同时,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还受常年主导风向的影响显著,点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受到点源的排放量、烟囱高度、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

对于水源污染,一般呈现沿着河流两岸污染的线型分布特征,且受地形影响很大。由于土壤具有较大的吸附性能,进入稻田后,重金属在田块中非常不均匀。据日本科学家研究,一个54米长的田块中,镉、锌、铅等元素的浓度可以相差一倍,镉分别是2.02和1.04毫克/千克,铜分别是348~168毫克/千克,锌分别是101~53.1毫克/千克;且田块左右两侧数值也不尽相同。

而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中,一个50米的田块进水口的镉浓度可以高达7.0毫克/千克,而出水口可以低到0.2毫克/千克,相差高达35倍。如果没有多点采样,容易对田块的污染状况进行误判。

在大气、水等环境要素中,唯有土壤是个最不均匀的介质。土壤是一个多相的疏松多孔体系,同时也是一个胶体体系、化学体系、生物体系,还是一个氧化还原体系。

所以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而重新分布。固然到达土壤表面的污染物主要分布于土壤的表面,但重金属主要是被黏土矿物部分吸附,因此其之后的分布则受到黏土矿物分布的影响。

有研究测定土壤表层0~15厘米的土壤镉含量为5.0毫克/千克,但如果分离出其黏土部分,测定到的镉含量则高达18毫克/千克。由于土壤中镉主要吸附在其中的黏粒上,所以采集土样时主要土壤质地的差异将带来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耕作过程中,土壤颗粒的再分布容易造成土壤重金属的分异。有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在进行犁耙田后,由于土壤黏粒的上浮以及随后其沉淀于土壤表层,水田表层3厘米土层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比其下的土层高出一倍以上。所以采样时务必上下均匀取样,否则容易带来误差。

在进行重金属分析的采样过程中,除了避免采样工具和器具带入的污染外,必须确定采样方式(蛇形、对角线、梅花点等),进行多点采样(通常5点或以上)、采集混合样;单点采样则必须是上下均匀采样。

而对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采样,考虑到污染物的性质(挥发性、光分解等),更应该采取各种相对应的采样对策,以确保采样带来的误差降到最小。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GB_T 18834-2002 土壤质量 词汇

土壤理化性状评定



知识点:土壤采样的误差减少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在进行犁耙田后,由于土壤黏粒的上浮以及随后其沉淀于土壤表层,水田表层3厘米土层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比其下的土层高出一倍以上。所以采样时务必上下均匀取样,否则容易带来误差。

    2022-08-26 08:18: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

7968 条内容 · 9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下水修复中的液态修复剂注入技术

注入修复剂是实现地下水修复的一个主要手段。为配合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今日推出液态修复剂注入技术。 许多不同类型的修复剂可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修复。成功修复的一个关键要求是修复剂与待处理污染物的接触。无论修复剂是促进生物降解、化学还原、化学氧化,还是改变地球化学以隔离金属,有效地分布修复剂都是必要的。地质、水文地质和污染物分布都是概念性场地模型的组成部分,而建立准确的场地概念模型是制定任何涉及修复剂的修复方案的关键步骤。液态修复剂的注入和分布的一般方法包括:(1)地下水连续循环主动注入;(2)地下水周期循环半被动注入;(3)无地下水循环的被动注入或直接注入。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