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发布于:2022-08-11 09:54:11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8 469 [复制转发]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地标性建筑,它象征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巴库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在概念上平衡了先锋性和文化性,体现了扎哈强烈的个人风格。在场地处理上,它充满人文关怀并培育丰富的城市公共活动。室内的流动空间张弛有度,整体的结构设计和立面设计是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项目完成度的重要内容。


图片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室外实景


2012年5月建成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已故先锋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经典作品。作为巴库城市乃至国家的地标性建筑,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雄踞于阶梯形的广场上,吸引着当地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019年6月7日到11日,国际建协2019国际论坛(UIA International Forum 2019)和特别会员代表大会(UIA Extraordinary General Assembly)就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举行。中国建筑学会作为国际建协的国家会员参加了大会的一系列会议,对这次大会讨论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议。这些事项包括是否增加中文为国际建协官方语言和制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建协世界建筑之都活动计划等。在大会中,国际建协的会员国家们听取了2020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建协世界建筑师大会的筹备工作汇报。在会员代表大会上,经过投票表决,国际建协正式增加汉语为官方语言。主题为“历史文化名城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 in Historic Cities)的国际建协国际论坛同期举办。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建成并使用已7年,因其地标性、特立独行的外形、复杂昂贵的结构和细腻的场地处理受到建筑业内持续的关注和评论。


图片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室外实景


图片

总平面图与纵向剖面图

图片

城市鸟瞰


1 政府诉求与城市建设


1922年至1991年期间,阿塞拜疆是苏联的一部分,漫长的苏联统治带来了大量统一风格的建筑和城市。在2004年至2014年期间,阿塞拜疆是按照以石油为基础的租赁型国家模式运行的[1]2。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阿塞拜疆政府也在寻找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新的立足点和收入来源。21世纪初,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路线图以发展其他行业。此前,阿联酋的迪拜因其对城市基础设施和超级建筑的巨额投资蜚声国际,并借此获得了大量非石油产业的收入。阿塞拜疆政府受到迪拜的成功的激励,因此其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参考了阿联酋,政府希望将首都巴库打造成另一个迪拜[2]9。政府相信一个宏伟的城市会吸引外资和游客,这意味着需要在巴库建造大量高层建筑、运动场、购物中心和会议中心[1]2,[2]9,[3]16。从国际地位的角度看,阿塞拜疆希望摆脱苏联的影响,用地标性的建筑展现本民族巨大的进步和雄厚的财力,呈现崭新的国家形象以获得国际声望[4]575。对于把控石油业的商业寡头来说,建筑业和旅游业是石油收入再投资的好渠道。阿塞拜疆在当时过于依赖国际的石油收入,国家处于周边环境不够安定的内陆地区,很难通过振兴农业或者制造业实现新的经济繁荣。储蓄会让资产因为通货膨胀等原因失去价值,消费会让资产消耗过快,而建筑业和旅游业能以很少的政治成本实现经济多元化[1]3


图片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夜景


表1. 2011—2016年巴库城市建设的部分大型项目

图片图片


政府的政治诉求和寡头的商业诉求在发展建筑业上得到了统一。世纪之交,阿塞拜疆进行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个国家的城市形态飞速变化[5]258。同时,在建设标志物的需求下,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建设计划与同期的其他大型项目一起出台。2006年12月26日,阿塞拜疆共和国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 (Ilham Aliyev)签署了第1886号许可令,启动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建设项目[6]75。2007年,为了营销国家形象,也为了让这座建筑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阿塞拜疆政府举办了文化中心的国际设计竞赛。


2 城市更新的节点


巴库有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采油井,20世纪中这座滨海城市因为它发达的石油产业和遍布污染的城市面貌而被称为“黑城”。富裕的巴库政府希望它能够从脏乱敝旧的“黑城”变成高贵美丽的“白城”,政府的口号是“建造它,什么都会有的” ②[4]575。巴库的城市更新计划是在进行城市面貌整体提升的同时,建设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带动城市的整体活力,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与相距不远的火焰塔(Flame Towers)便是其中翘楚。


图片

巴库老城与火焰塔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距离城市中心不远,在从阿利耶夫国际机场进入巴库城的必经之路上,是当年巴库城市再开发的重点区域。在项目开始之时,它一侧是城市快速路,另一侧是苏联风格的普通住宅区。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所在的地块是苏联的工业遗产——一个废弃多年的坦克工厂。政府希望在这片区域抹去苏联的痕迹,给城市一个新的开始。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新文脉的起点与核心,政府希望它能激活周边区域[7]36,与配套规划的周边住宅、办公、酒店和商业建筑一起形成一个有活力的社区。


图片

图片

地面层平面图


图片

一层平面图


图片

二层平面图


图片

三层平面图


图片

五层平面图


图片

八层平面图


3 国家的象征


政教分离的阿塞拜疆世俗化程度极高,非常具有文化包容性。在宽容开放的环境下,政府对于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期望不是通过模仿或是复原历史将城市与过去联系,而是通过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建筑设计重新解读历史在这座城市当下的意义[8]。对于当时的巴库来说,洗去身上苏联的印记和参与构建现代化的未来是最重要的。在2007年的国际竞赛中,有着极具未来感、如同降落在地面上的一架太空飞船的形态并充满东方建筑奇幻色彩的扎哈方案获得了政府,尤其是第一家庭③[9]的认可,成为中标方案。


阿塞拜疆政府每年划拨60亿美金建设公共建筑,扎哈赢得国际竞赛之后,充裕的资金给了建筑师极高的创作自由度,让文化中心的设计与建设较少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强大的经济支持确保了项目高难度、高质量、高完成度地建成,也让我们能见到如今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秩序井然的立面、通透明净的幕墙和精巧稳定的结构。


在阿塞拜疆现任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的主持下,文化中心在2012年5月10日举行了预开幕典礼[6]75。前卫的设计使它成为巴库现代化进程的地标。现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作为国家的象征出现在阿塞拜疆的官方网页、旅游宣传材料、邮票和纪念品上,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这个国家、这座城市。




4 广场的延续


原本是废弃坦克工厂的基地并不平整,中间有一分为二的地形落差。对此,扎哈在建筑体量与城市道路之间放置了一片梯田式广场,在公共广场、建筑本体和地下停车场三者之间建立顺畅的连接。这种措施避免了土地的挖掘和填埋,将场地的劣势转化为项目整体设计的一大特色。

扎哈说,“我们想把广场改造成一个建筑环境,在内部和外部之间创造一个连续的流动,创造一个无限的空间。”[9]从香港之峰俱乐部(The Peak Club)开始,扎哈就一直致力于建立建筑与场所的一体化关系[14]101。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项目里,建筑师们先在场地中绘制路径图,通过设计供人行走的直线路径和曲折的层叠梯形水池激起观者探索的欲望。瀑布与水池元素的加入也强化了整个场地的流动性。附属的建筑激活了城市公园的下端,地铁则伸入广场底部,市民可以方便地到基地上来进行丰富的活动。连接各处的公园体系造就了城市、广场与建筑之间连续的流动关系,市民和游客可以从不同高度的平面进入建筑,这个国家级的文化中心向所有人展现出开放的姿态。人们顺着建筑的轴线方向沿着错开的台阶被引导向上,最终聚集在建筑门前的广场。这种手法和扎哈1983 年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竞赛方案中提出的分层几何和活动设计相同[15]62。场地中的绿地与路径的形状与建筑遥相呼应,并且都使用了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材料建造,看上去浑然一体。


图片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夜景


与苏联典型的权力空间化不同,这里的建筑与场地的姿态是自由的空间表征。它对市民欢迎和接纳的态度展现了开放、透明和民主的建筑态度。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公园周围的散步场所在建筑内部自由活动。也许是受作为民主政治家父亲的影响,扎哈总会在她的建筑设计中将街头生活延伸到室内。在建筑师看来,漫游和探索的欲望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有好处[15]60。扎哈甚至花了几十年研究建筑与场地、图形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关系。


图片

A-A剖面


图片

G-G剖面


5 空间的流动


站在广场上远望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仿佛是一张灰白色的混凝土平面从地面剥离,扩张成两座山峰,表面在空气中膨胀、分裂、流淌、升腾。在场地清晰的拓扑结构中,建筑本身是一个爆发的节点,它的高潮在80 m的屋顶最高点上。受到俄国先锋派建筑师的影响,扎哈将建筑的公共空间视为催化公共活动的“社会冷凝器”(a social condenser)[9]。她的设计手段与欧洲的古典传统不同,她不用建筑围绕露天的场地,以墙面隔出开放的区域,而是从三维角度思考建筑空间的设计。平面、立面和剖面都是建立在三维空间的设计基础上的[15]63。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项目中,人们很难像平常一样通过笛卡尔坐标系感知建筑的方向。


这座违反人们认知常理的建筑,其内部和外部都是连续的。透过外表皮的褶皱和缝隙,自然光让观者看到室内的白色地板延伸为白色墙壁,继续上升弯曲为天花板。观者从两翼包围的广场走入建筑本体,穿过玻璃墙到达门厅,周边是图书馆、博物馆和礼堂的外墙。图书馆、博物馆和礼堂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都有单独的出入口和安保系统。随着高度的升高,中庭的宽度也在扩张,让人难以用肉眼识别空间的边界。一组活动空间在三维空间内形成序列,公共空间则在它们的缝隙中流动。一系列坡道在室内形成连续的交通回路,连接各个功能空间,空中通道将图书馆和会议中心相连[16]48


与空间由连贯曲线塑造的巴洛克建筑相似,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也是一座流动的建筑,它通过建筑空间的宽窄变化推动着来到此地的人们在墙壁和天花板之间前进,这种形式也让各个空间拥有独特性和不同的私密程度。这座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液体建筑”完全属于新世纪,展现了阿塞拜疆国家对未来的期许。


6 结构与建造


流动的空间需要绝对平滑的表面,任何凸起都会影响到建筑体验。在这座建筑的概念实现和落地建造中,内外表皮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巴库素有“暴风之地”的别称,全年风压巨大,它还位于地震带上,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也对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提出很高的要求。一个连续、匀质的表皮结构需要将功能、建造逻辑和技术系统整合到一起,它的实现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多方团队的参与,也需要建造技术和资金。最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全白色的内外表皮塑造了纯净、流动的建筑空间。


图片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立面


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项目中,复杂的空间结构是由多个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建造完成的。混凝土和复合材料主体结构和线性钢桁架系统屋顶的概念设计由伦敦AKT公司完成。主体结构的设计开发和最终设计由伊斯坦布尔的Tuncel Mühendislik公司承担。


图片

图片

建筑施工场景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主体由混凝土结构体系和大尺度的无柱空间体系组成。这座建筑的空间框架、混凝土结构、柱子和基础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为了保持建筑流动性与自由形态的纯粹,建筑师选择用围护结构和幕墙隐藏竖向的结构元素。曲折柱基将建筑从地面上撑起,燕尾状的悬臂梁逐渐变细,在东部支撑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大量的混凝土被用来制造建筑中的三维剪力墙。钢制核心梁从核心筒中延伸出来,垂直方向上的钢构件和空间框架都被固定在上面。地表之下46 m长的混凝土桩让这座建筑有抗7.0级地震的能力


图片

结构体系——空间框架


设计之初,结构工程师想用钢桁架和梁作屋顶的结构支撑,后来,德国MERO公司设计制造的自由形式空间框架因为可以构建复合曲线并节省用量成为最终的施工方案。空间框架结构内部的空腔非常高,最小1.5 m,最大可到3 m,足以容纳所有设备系统,包括照明和通风。在表皮曲率较大的地方,空间结构从单层过渡到多层以抵抗更大的弯矩。屋顶空间框架的设计经历了多轮调整和优化:首先,设计团队需要厘清内外表皮之间的结构区域,再将空间框架与主体结构对齐,利用软件插入并不断调整三维对角线网格,不断调和几何图形和建筑形状的冲突。空间框架制造商MERO在有限元模型计算过程中确定钢材的界面和构件数量,最后还要协调主体结构和空间框架的支撑力和其他细节[17]66-67


在钢铁骨架之上需要覆盖柔性的皮肤。在仔细地筛选了饰面材料之后,设计团队最终选择了灵活可变、适应性强的玻璃纤维混凝土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酯作为表皮的嵌板用料。由于建筑的特殊性,每一块嵌板的几何形状都互不相同,位置和大小是由建筑接缝线的位置确定的。为了让接缝线强调建筑的流动性,所有板材的四条边上均有12 cm深的垂直“边缘回线”,主要接缝宽度也被规定为4 cm,次级接缝则严格按照1 cm的距离建造。这种分缝不仅使表面的逻辑更为清晰,也便于施工并能够适应外部荷载、温度变化、地震和风压[17]68[18]62。屋顶结构层以上的部分都在现场预组装,并作为完整单元提升至屋顶。因此,大多数工作都可以在大风的条件下在地面附近进行。


图片

结构体系——混凝土承重墙


为了建筑的实体表皮和广场之间有隐蔽的过渡,屋顶到地上3 m的嵌板使用的是玻璃纤维混凝土,而3 m以下和广场、过渡区域使用的是相同颜色的玻璃纤维增强聚酯,两种材料远观几乎一模一样。经过数年的使用,因为两种材料都有老化,在近处能够看出区别,在远处仍然浑然一体。


图片

结构体系


表2.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部分信息

图片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一个建筑和广场连续融为一体的流线形整体规划,并成为城市肌理中不可分布的一部分,且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和节日集会空间的序列。那些精心设计的起伏,分叉,褶皱还有形态都让广场展现出热情开放拥抱城市的姿态。建筑也模糊了传统建筑与城市,与广场,与地面之间的分化。


图片


整体流动性的灵感不仅是全新的,也从当地的传统而来。伊斯兰历史悠久的建筑,书法,天花,壁画,装饰,艺术花纹的无缝连接,整体统一都给了设计灵感。建筑师在了解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绝不模仿和使用意向,坚持在高层次发挥,通过现代的方式回应场地和各种条件。对于场地上的坡段用一个美丽的梯田式广场化劣为优,避免了额外的挖方或填埋,建立建筑与地下停车场的关联。 


图片


在这个流体建筑项目中,建筑表皮无疑是个大挑战,建筑师通过高级计算机运算和设计以实现建筑整体而有机的表皮。


图片


为了实现大型的无主空间,让人们体会到内部空间自由的流动性,整个建筑由两套结构系统组成:混凝土结构域空间框架系统。几何表面运用到逐渐变细的燕尾悬臂梁。空间框架系统保证了建筑的自由形态,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 GFRC )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酯( GFRP )是理想的自由外饰面材料,完美的实现了广场,建筑,内部空间的过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巨大开窗为文化中心带来稳定的自然光,同时保持中心与景观的呼应。建筑的外形清晰的界定了阅读资料和剧场区。室内各个空间被系列坡道联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部回复(8)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祁滨兴
    祁滨兴 沙发

    这是对水面波浪的解构吗?比较好奇,文化中心的解构原型是什么。

    2022-08-12 11:33:12

    回复 举报
    赞同2
  • 深海的飞鸟

    结构模型好奇宝宝

    2022-08-16 17:13:16

    回复 举报
    赞同1
  • hongwei530
    hongwei530 地板

    这个比较顶尖,融合现代感和历史感。

    2022-08-14 22:00:14

    回复 举报
    赞同1
  • lijiawei411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地标性建筑,它象征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巴库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在概念上平衡了先锋性和文化性,体现了扎哈强烈的个人风格。在场地处理上,它充满人文关怀并培育丰富的城市公共活动。室内的流动空间张弛有度,整体的结构设计和立面设计是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项目完成度的重要内容。

    2022-08-19 13:54: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宁散人
    宁散人 5楼

    "德国MERO公司设计制造的自由形式空间框架因为可以构建复合曲线并节省用量成为最终的施工方案。"这个自由形式空间框架是什么材质构造很好奇

    2022-08-17 14:36: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8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0.49 万条内容 · 36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设计表思考与表达

设计表思考与表达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