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轨道交通 \ 最新!广东5大都市圈规划披露

最新!广东5大都市圈规划披露

发布于:2022-08-11 09:07:11 来自:道路桥梁/轨道交通 0 10 [复制转发]


8月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方网站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为全省     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     的后续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策略指导。

广州都市圈          
根据《指引》,广州都市圈 聚焦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空间格局

       

《指引》指出,协同构建“一核六极、十字主轴、网络辐辏”空间格局。 其中, “十字主轴、网络辐辏”,指依托国家高铁、城际轨道、市域快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复合型交通走廊建设,强化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作为区域发展主轴作用,协同构建“十字主轴”。 锚固广佛“井 字形”轨道骨架为核心、“环+放射”的跨城轨道网格局,依托轨道站点培育发展产业社区、城镇节点,推动都市圈外围功能布局优化。


交通系统领域协调指引

     
(一)推进“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优化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       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       通“四网融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 小时通勤圈,进一步完善都市圈内外干线铁路通道建设。    

   
      以广佛为核心规划形成13 条、6 向的高效对外高速铁路通道。       推动佛穗莞城际、芳白城际、广花城际及其北延线、南珠中城际、肇清从城际的建设。       加快落实广佛地铁18 条衔接通道,优先推进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广州28 号线)、佛山11 号线的建设,研究都市圈内城市轨道交       通相互衔接,推动实现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探索建立城际铁路与地铁系统制式兼容、互联互通换乘体系,实现公交化运营。    

   
(三)构建多级协同的交通枢纽体系          

   
提升广州核心枢纽能级。结合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的建设时序,优先建设白云机场高铁站。机场高铁站引入广中珠澳、广河、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等高铁线路,实现国际航空枢纽湾区内1 小时直达。    

   
建设国际铁路枢纽,提升广州核心枢纽能级,建成广州白云站,高水平改造广州东站,推进广州站升级改造,推进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新建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打造都市圈铁路“五主三辅”客运枢纽,形成“十字+环+ 放射”状网络形态,实现都市圈内部辐射带动及对外各向高快速联系。    

   



深圳都市圈          
根据《指引》,深圳都市圈 聚焦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空间格局

         
         

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 维育核心,发挥“一主两副”引擎辐射效应,“一主”即由深圳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组成的都市圈核区,“两副” 即东莞和惠州中心区。


     
“一主两副”核心区是深圳都市圈经济增长和综合服务的核心,是带动和辐射外围地区、提升都市圈整体能级的重要引擎。合纵连横,构筑三横四纵的廊道节点布局。      

     
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线组成的七条复合交通走廊,串联“一主两副”外的重大湾区级功能节点,发挥“分布式”布局优势。依托西部沿海走廊、 中部隧洞走廊、中部谷地走廊和东部盆地走廊,串联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深圳会展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 区)、国家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节点(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 学城)、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塘厦-平湖北/坂雪岗-大运新城)和湾区先进制造产城融合节点(坪山-惠阳-大亚湾)。      

     

交通系统领域协调指引

         
(一)构建“三横四纵”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                  
围绕深圳都市圈多中心分布式的空间结构,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线的复合交通走廊为骨架,形成“三横四纵”的网络综合交通格局。        

       
“三横”: 第一圈层 以深圳轨道2、5 号线所形成的环线与深珠通道-南坪高速-盐排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为一横,是串联深圳都会核心区核心功能与疏解过境交通的主要通道。 第二圈层 以深圳轨道18 号线快线与深圳外环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为二横,是串联深圳外围5 个新城与重点平台的主要交通通道。 第三圈层 则以中南虎城际(规划)与常虎高速延长线-佛莞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是串联东莞南部九镇的主要交通通道。        

       
“四纵”:自西向东分别是西部沿海走廊、中部隧洞走廊、东部谷地走廊和东部盆地走廊。其中, 西部沿海走廊 是以深圳20 号市域快线和穗莞深城际为支撑,结合原有的莞太路、广深高速、沿江高速形成复合交通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宝安-滨海湾。 中部隧洞走廊 由于山脉宽度的影响,该地区传统的道路通道较少,基本形成以南光-龙大高速、深圳13 号市域快线(规划)、深莞增城际(规划)的复合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光明-松山湖。 中部谷地走廊 是结合石马河谷地形,利用现状广九铁路、东深公路,叠加常龙城际(规划)和深圳22 号线形成的复合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龙华-东莞东南板块。 东部盆地走廊 由于莲花山脉两支形成长度超过10 公里的山脉阻隔,轨道通道有限,依托深汕高速、深汕高铁、深圳轨道交通14 号线形成的渡河交通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龙岗-惠阳。        

       
统筹跨界主次干道和城市轨道,推动建设时序、道路等级、设计标准等衔接,重点梳理东莞南部九镇、惠州惠阳与深圳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五区的交通对接,形成           合理、便捷高效的边界综合交通网络。        

       
(二)强化协作分工的“轴辐式”枢纽格局                  

       
构建与分布式区域发展结构匹配的轴辐式铁路枢纽格局。深莞惠中心区布局9 个轨道主枢纽,发挥主城区人流集散的功能。           其中,深圳布局5 个,分别为深圳北站、深圳站、西丽站、深圳机场站以及坪山站;           东莞布局2 个,分别为东莞东站、第二高铁站;           惠州布局2 个,惠州站、惠城南站。           在人口与经济活跃的东莞、惠州和深圳相邻地区,通过设置虎门站、滨海湾站、塘厦站、光明城站、平湖站、惠州南站6 个临界次级枢纽,与主枢纽形成高效的轴辐式结构分担主枢纽压力,支撑东莞滨海湾、深圳会展海洋新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塘厦、平湖北、大运新城、惠阳以及大亚湾等关键分布式节点。           其余地区结合松山湖、常平、龙岗、平湖等轨道交汇地区形成11 个次一级铁路枢纽。        

       


珠西都市圈            
根据《指引》,珠西都市圈 聚焦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           
         

空间格局

             
           
构建“一极三核多节点、内联外接多轴带、蓝绿网络高品质”的“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一极”是珠海中心城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三核”是中山城区(包括火炬区、翠亨新区等)、江门城区(包括江门高新区等)、珠海高栏港与江门银湖湾等形成的三个发展核,提升一极三核发展能级,承载区域高端功能。
         

       
“多节点”包括珠海、中山、江门等重要城市和产业功能平台,逐步启动建设珠海鹤洲市级中心,以功能平台参与区域竞合。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强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等城市联系。依托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桥,构建珠江东西 两岸融合发展轴;沿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带,沿海岸带打造 创新集聚走廊。以蓝绿网络共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为都市圈提供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保 障及高品质的休闲共享功能。        

       

交通系统领域协调指引

             
(一)轨道交通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打通都市圈对外高铁大通道,积极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等项目研究与建设。        

       
构建互联互通的城际铁路网络,织密都市圈城际轨道网,促进珠中江地区快速联系,加快推进中南虎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云江城际、珠阳城际等项目研究与建设,鼓励发展市域(郊)铁路。        

       
一体化推进城市轨道建设,加强都市圈三市间城市轨道统筹规划和互联互通,支持珠中江联合申报地铁建设。优化轨道交通枢纽布局,强化江门站、珠海中心站(鹤洲)珠江西岸轨道客运交通枢纽地位,强化江门北站珠江西岸轨道货运交通枢纽地位。        

       


汕潮揭都市圈              

根据《指引》,汕潮揭都市圈 聚焦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

空间格局

             
             
构建“一核两轴两带”的培育核心格局。“一核”即汕头、潮州和揭阳主城区组成的组合核心区域,该区域是汕潮揭都市圈区域功能重组和集聚新型都市圈功能的重点区域。

         
“两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汕揭梅发展轴,沿海发展轴依托广汕高铁、汕漳高铁、宁莞高速公路、广东滨海公路、厦深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向西串联潮阳、潮南、揭阳粤东新城, 形成临港产业、商贸服务、装备制造、能源保障、滨海旅游为主题的都市圈协同发展轴;汕揭梅发展轴,依托梅汕铁路等通道打造梅州连通都市圈的经济走廊,形成以城市功能协作和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协作轴。          

         
“两带”即榕江生态带和韩江生态带,依托榕江、韩江两大跨区域廊道,形成上下游统筹协调的流域协同发展格局。          


交通系统领域协调指引

             
(一)构建“核心-圈层-放射”的交通网络格局                  

       
加快推动建设粤东城际轨道“一环一射线”项目,形成三市直连直通,串联各大重点平台地区的核心通道,打造轨道内环线;加快推进汕头至普宁城际,揭惠铁路等,形成轨道外环通道。        

       
推动高快速路建设,形成圈层式交通环线,依托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一期、牛田洋快速通道、宁莞高速公路潮州东联络线形成内环通道;加快建设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二期、揭惠高速公路、南澳联络线一级公路形成二环通道;推进宁莞高速公路、揭普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公路、大潮高速至潮州港金狮湾港区延长线等构建三环通道。        

       
推进广汕汕高铁、汕漳高铁、广河客专联络线等高速铁路及大潮高速、梅潮汕高速等高速通道建设,串联核心圈层与外围区县的产业集群,实现腹地向内陆扩张。        

       
(二)交通枢纽        

       
构建“两主四辅”客运枢纽体系。提升潮汕站、汕头站枢纽能级。加快汕头高铁站建设,引入粤东城际、汕汕高铁、汕漳高铁、厦深铁路,打造多式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潮汕站改造提升,增加站房容量,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汕头南站、潮南站、粤东城际揭阳站、汕汕铁路惠来站建设,加快推进汕头东站、饶平南站等未明确站点的选址建           设。        

       
拓展揭阳潮汕国际机场航线数量,大力开拓东南亚、东北亚和中东航线,把潮汕机场打造成为链接中国内地与亚洲主要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空中节点。        

       
       


湛茂都市圈              
根据《指引》,湛茂都市圈 聚焦湛江、茂名两市全域。          

空间格局

             
构建“双核两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其中, “双核”即湛江、茂名两市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辐射影响力。“两廊”包括以广湛客专、深湛铁路、高快速路等串联两市中心城区、湛茂空港经济区、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等形               成的新兴产业带,以及由高快速路、滨海旅游公路等串联滨 海旅游资源、重点平台形成的特色滨海服务带。               外围培育节点包括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湛茂空港经济区、茂名南组团(水东湾新城和电白城区)、滨海新区等重要平台以及吴川、化州等主要城镇。            


交通系统领域协调指引

                 
               
(一)区域轨道交通
             

         
加快完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合浦至湛江高铁前期工作,谋划推进广湛高铁与深南高铁茂名至岑溪连接线、湛江至海南高铁选线建设。研究利用深茂铁路提供城际列车服务,强化都市圈核心组团与湛江吴川机场的联系。持续推进博贺疏港铁路建设,研究预留河茂铁路西延线、合湛铁路、粤海铁路乌石支线疏港铁路、茂名港铁路博贺新港区专用线、博贺疏港铁路吉达支线、深茂铁路茂名站至广湛高铁茂名南站联络线选线通道。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轨道交通

返回版块

9702 条内容 · 9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行业专家谈低运量轨道交通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资深专家,国家行业政策制定技术顾问 刘迁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