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日本庭园的美,是如何做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

日本庭园的美,是如何做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

发布于:2022-07-14 08:42:14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0 4

来源:中国花卉报

|

作者:蔡亚晓

[复制转发]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日本造园师所崇尚的精神所在。日本京都著名造园师梅野星歩(UMENO SEIHO)心中的“造园之道”是什么呢?


近日,他与华阳国际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总规划师曹逸一起做客《中国花卉报》社直播间,做了精彩的分享:“造园实际上就是从发现到想象,再从想象到创造的过程。”


发现大自然的美,研究并模仿这种美是日本造园的一大特色。规则与不规则、人工与自然,构成了日本庭园中风景美的关键因素……

  



日本三景之美


日本三景的说法始自江户幕府时期,当时有一位儒学家叫林春斋,他漫游天下,对各处名胜加以评点,选出了心中最能代表日本之美的三处风景——天桥立、松岛、严岛,于是有了日本三景之说,其中天桥立以它独特的神奇景色被列为三大美景之首。


天桥立位于京都东北方的宫津市,地壳运动和海沙沉积使海中形成了一个两面临海、长约三公里、宽数十米的绿洲,海滩上的青松枝繁叶茂、迎风挺立,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通向天空的绿色长桥。

 

天桥立


松树与礁石相呼应的松岛位于宫城县松岛町,是一个由260个小岛组成的岛群。从远处眺望,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散落于松岛湾,景致绝佳。

 

松岛


严岛,现在被叫做宫岛,被赞为圣岛,以严岛神社及其满潮时立于大海中的朱红色鸟居最为著名。

 

宫岛


日本三景都是以海、山、天勾勒出主要轮廓,并以树木、鸟类等生物赋予其活力,再以大量的石头作为沧海桑田、大地变迁的见证,用历史和时间支撑着人类的行为和信仰。

 

山脊线 天际线 水平线(鹿儿岛县)



轮廓线之美


“确保风景美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轮廓线,它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美的存在。” 梅野星歩说,比如化妆用的眉笔和口红,都是用以塑造轮廓之美。


造景就如作画,适当的留白能够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这也是在强调轮廓线的作用。竹林如果有规则的轮廓线,就会给人以美感,但如果是杂乱无章竹林就无法传达美感,这与人类的视觉进化有很大关系。


在300多万年以前,人类从树上到达安全的平原地带进行狩猎的同时,也会受到猛兽的威胁,因此如何快速确定周围环境的轮廓线是生死攸关的事。这种视觉进化至今还在不断被强化。


富士山

  伊东若冲:月夜芭蕉図地面贴图(鹿苑寺)



不安定之美


“自然界是不确定的,就如斜坡上的巨石会给人一种不安定和不确定感,倾斜而置的巨石有一种压迫性的冲击力,但这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不是人的主观意识或者能动性所能改变的,这是大自然的真实姿态,这种姿态也只有大自然能够达成。”梅野星歩说,危险,但让人感觉绝妙也是另一种美。


日语中的“妙”,就有表示人类无法感知的事物之意。这是人类难以言说的景色,也是人类与大自然的一种对话,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原有风景的存在。


在一些美术作品中,同样存在这种不安定的形态美,如俵屋宗达最富盛名的作品《风神雷神图》中所显示,就是非常不安定的状态。日本造园界第七代著名造园师小川治兵卫的作品六義園所体现的也是这种不安定感的美。


18世纪日本艺术家岡倉天心有句名言是“物之愚亦美”,说的就是美是相对的一种存在,现实中没有一种完美的状态。

 

自然是不安定和不確定的(弥山)

  非常不安定的形(俵屋宗达/《风神雷神图》)



印迹之美


石头上的痕迹,像是在叙说着一些故事;碎石自然堆积的各种状态,似蕴藏着人的“气”……这些源自大自然的印迹,给造园师们带来了大量的灵感。


据梅野星歩介绍,挡墙石上模仿天然巨石的花纹,原始森林里的人工鸟居,通向神仙岛前站的邮筒……都是起缓冲过度作用的。这些设施的前方可以认为是人类活动的安全地带,而后方可能会隐藏着属于人类未知的世界。

 

东京都现代美术馆

 

人工鸟居成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缓冲过度标识

 

神仙岛前站的邮筒



沃罗诺伊模式之美


古老高大的赤松树干、小蜻蜓的翅膀、乌龟的背、长颈鹿身体上的花纹……自然界中的这些图形规律被称为沃罗诺伊模式,也被应用到了造园设计中。


就如桂离宫的散洒碎石铺地法以及碎石堆成的矮墙,这种处理方式在日本各地的普通住宅里随处可见,只是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这是在不同文化和地域影响下,潜移默化而从产生的变化。


造园师通过这些技艺营造出景观,经过时间的积淀,这些石头就可以叙述故事。

 

桂离宫散洒碎石

 

 

京都一般住宅玄关



自然规律之美


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打麿,即使最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最柔软的水雕琢成一些特定的形态,这是大自然最神奇的地方。因此,日本的很多景观,看上去是人工形成的,但其实是从自然界当中发现规律,然后再把它运用到人工造景中去的,如京都的大泽池(池舞台)可以观赏美丽的月亮夜景,这就是自然与人工共同形成的一种可视化美感。


从自然当中发现一些规律,然后再形成人工的规则化设计,是日本造园师的重要技能,分形现象和黄金分割比的应用就是其典范。

 

自然界的规则性(宫崎县)

 

分形结构(宫崎层群)


从发现到创造(汀步)

 

大泽池/池舞台(京都)

 

佐川美术馆



传情达意之美


“看到的是堆石,感受到的却是水在流动。”此为禅意,也是造园中绝妙的意境表达, 梅野星歩说,“此处有声胜无声,将语言转化成风景也是绝佳的创意。”它可以是从一扇小窗看到无限延伸的世界,也可以是通过石头的堆放来告诉你正确的行走路径。


小川治兵卫所留下的作品,就非常善于运用这种造园语言表达不同的意境,如在威斯汀都酒店葵殿,他就运了大置石叠放小置石的做法用于指引路线,醍醐寺山田家住宅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还运用関守石作为前方止步的标志,通过堆石表面所形成的纹路和形态,以石代水,营造泉水奔流的景观。

 

禅的小窗看到延展的世界(京都)


  威斯汀都酒店葵殿(小川治兵卫)

 

醍醐寺山田家住宅


 

关守石(前方止步的标志)

 

看到的是堆石,感受到的却是水在流动。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4.57 万条内容 · 21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做一个“回廊”——让园林变得曲径通幽,别有韵味

园林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九曲回廊将园景“诗化”,文气氤氲。 回廊,回廊。只要一念到这个名字, 总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一种“韵物”的意境。 回廊旁的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 植物的色、香、姿、声等, 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 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 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