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概念你究竟了解多少?

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概念你究竟了解多少?

发布于:2022-06-28 10:13:28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1 15

来源:思考隧道

[复制转发]



1.全站仪的概念及应用


(1)全站仪的概念


由于电子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及微处理机的产生与性能不断完善,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把电子测距、电子测角和微处理机结合成一个整体、能自动记录、存储并具备某些固定计算程序的电子速测仪。因该仪器在一个测站点能快速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定位和自动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等工作,较完善地实现了测量和数据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一体化,所以称“全站型电子速测仪”,通常又称为“电子全站仪”或简称“全站仪”。


早期的全站仪由于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等因素,其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自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及其半导体发光元件性能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使全站仪进入了成熟与蓬勃发展阶段。其表现特征是小型、轻巧、精密、耐用、并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特别是1992年以来,新颖的电脑智能型全站仪投入世界测绘仪器市场,如:索佳(SOKKIA)SET系列、拓普康(TOPCON)GTS700系列、尼康(NIKON)的DTM-700系列、莱卡(LEICA)的TPS1000系列等,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测量精度更高、内存量更大、结构造型更精美合理。


(2)全站仪的应用


全站仪的应用范围已不仅局限于测绘工程、建筑工程、交通与水利工程、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而且在大型工业生产设备和构件的安装调试、船体设计施工、大桥水坝的变形观测、地质灾害监测及体育竞技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站仪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在地形测量过程中,可以将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同时进行。

2)在施工放样测量中,可以将设计好的管线、道路、工程建筑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实现三维坐标快速施工放样。

3)在变形观测中,可以对建筑(构筑)物的变形、地质灾害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4)在控制测量中,导线测量、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等程序功能,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其它程序测量功能方便、实用、应用广泛。

5)在同一个测站点,可以完成全部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6)通过传输设备,可以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绘图机相连,形成内外一体的测绘系统,从而大大提高地形图测绘的质量和效率。


2.全站仪的基本组成及结构


(1)全站仪的基本组成


由上所知,全站仪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补偿、微机处理装置四大部分组成,它本身就是一个带有特殊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微机处理装置是有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部分组成。由微处理器对获取的倾斜距离、水平角、竖直角、垂直轴倾斜误差、视准轴误差、垂直度盘指标差、棱镜常数、气温、气压等信息加以处理,从而获得各项改正后的观测数据和计算数据。在仪器的只读存储器中固化了测量程序,测量过程有程序完成。仪器的设计框架如图4-20所示。


图4-20  仪器的设计框架


其中:

电源部分是可充电电池为各部分供电;

测角部分为电子经纬仪可以测定水平角、竖直角、设置方位角;

补偿部分可以实现仪器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水平、垂直角度测量影响的自动补偿改正;测距部分为光电测距仪可以测定两点之间的距离;

中央处理器接受输入指令、控制各种观测作业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等;

输入、输出包括键盘、显示屏、双向数据通信接口。


从总体上看,全站仪的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

1)为采集数据而设置的专用设备:主要有电子测角系统、电子测距系统、数据存储系统、自动补偿设备等。

2)测量过程的控制设备:主要用于有序地实现上述每一专用设备的功能,包括与测量数据相联接的外围设备及进行计算、产生指令的微处理机等。

只有上面两大部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体现“全站”功能,既要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又要自动处理数据和控制整个测量过程。


(2)全站仪的基本结构


全站仪按其结构可分为组合式(积木式)与整体式两种。


1)组合式全站仪:组合式结构的全站仪是由测距头、光学经纬仪及电子计算部分拼装组合而成。这种全站仪的出现较早,经不断的改进可将光学角度读数通过键盘输入到测距仪并对倾斜距离进行计算处理,最后得出平面距离、高差、方位角和坐标差,这些结果可自动地传输到外部存储器中。后来发展为把测距头、电子经纬仪及电子计算部分拼装组合在一起(见图4-21)。其优点是能通过不同的构件进行多样组合,当个别构件损坏时,可以用其它构件代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早期的全站仪都采用这种结构。


图4-21  组合式全站仪


2)整体式全站仪:整体式结构的全站仪是在一个机器外壳内含有电子测距、测角、补偿、记录、计算、存储等部分(见图4-22)。将发射、接收、瞄准光学系统设计成同轴,共用一个望远镜,角度和距离测量只需一次瞄准,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双向通讯。其优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精度高。近期的全站仪都采用整体式结构。

图4-22  整体式全站仪


如果仪器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同轴双速制动及微动手轮,瞄准操作只需单手进行,更适合移动目标的跟踪测量及空间点三维坐标测量,操作更方便、应用更为广泛。


3.全站仪的精度及等级


(1)全站仪的精度


全站仪是由光电测距、电子测角、电子补偿、微机数据处理为一体的综合型测量仪器,其主要精度指标是测距精度和测角精度。如SET500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测角精度=±5〞;测距精度m D =±(3+2ppmD)mm。


在全站仪的精度等级设计中,对测距和测角精度的匹配采用“等影响”原则,即 




式中,取D=1~2km,ρ″=206265″,则有表4-4所示的对应关系。


(2)全站仪的等级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0-94)将全站仪准确度等级分划为四个等级,见表4-5。


注:MD为每km测距标准差。

Ⅰ、Ⅱ级仪器为精密型全站仪,主要用于高等级控制测量及变形观测等;

Ⅲ、Ⅳ级仪器主要用于道路和建筑场地的施工测量、电子平板数据采集、地籍和房地产等测量等。


4.电脑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电脑全站仪亦称智能型全站仪,具有双轴倾斜补偿器、双边主、附显示器、双向传输通讯、磁卡与电子记录簿两种记录方式以及丰富的机内软件,因而测量速度快、观测精度高、操作简便、适用面宽、性能稳定,深受广大测绘人员的欢迎,成为1993年以来的全站仪主流发展方向。电脑全站仪的主要特点如下:


1)电脑操作系统。电脑全站仪具有像通常PC机一样的DOS操作系统。


2)大屏幕显示。可显示数字,文字,图像,也可显示电子气泡居中情况,以提高仪器安置的速度与精度,并采用人机对话式控制面板。


3)大容量的内存。一般内存在IM 以上,其中主内存有640K。数据内存320K,程序内存512K,扩展内存512K。


4)采用国际计算机通用磁卡。所有测量信息都可以文件形式记入磁卡或电子记录簿,磁卡采用无触点感应式,可以长期保留数据。


5)自动补偿功能。补偿器装有双轴倾斜传感器,能直接检测出仪器的垂直轴,在视准轴方向和横轴方向上的倾斜量,经仪器处理计算出改正值并对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值加以改正,提高测角精度。


6)测距时间快,耗电量少。


5.全站仪操作应注意事项


在全站仪操作应注意理解全站仪的概念、了解工作原理、明确测量功能、熟悉操作步骤、合理设置仪器参数、正确选择测量模式、掌握应用技术,这样才能体现全站仪的特点及完整性和系统性,收到了较好使用效果。


(1)理解概念


(2)了解测量原理


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包括电子经纬仪测角、电子测距仪测距、电子补偿器自动补偿改正、电子计算机自动数据处理等。


(3)明确测量功能


全站仪是一个由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补偿器、微处理机组合的整体。测量功能可分为基本测量功能和程序测量功能。只要开机,电子测角系统即开始工作并实时显示观测数据;其它测量功能只是测距及数据处理。


基本测量功能:包括电子测距、电子测角(水平角、垂直角);显示的数据为观测数据。


程序测量功能:包括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切换显示、三维坐标测量、对边测量、放样测量、偏心测量、后方交会测量、面积计算等;显示的数据为观测数据经处理后的计算数据。


(4)熟悉操作步骤


由于全站仪完全是按人们预置的作业程序及功能和参数设置进行工作的,所以必须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测,才能得到正确的观测成果。


观测前的三项准备:

1)安装电池、对中整平(同光学经纬仪相同)、开机;

2)零设置(0 SET):水平方向转动仪器一周设置水平度盘零位、垂直方向转动仪器一周设置垂直度盘零位;

3)选择仪器功能:开机为基本测量功能,根据测量内容选择仪器程序测量功能


观测的三个步骤:

1)瞄准:准确瞄准目标棱镜中心;

2)观测:按仪器功能的操作步骤观测(参照仪器说明书);

3)记录:记录或存储观测数据。


观测结束的三个过程:检查记录、无误后方可关机、搬站。


(5)合理设置仪器参数          


仪器的各项改正是按设置仪器参数,经微处理器对原始观测数据计算并改正后,显示观测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只有合理设置仪器参数,才能得到高精度的观测成果。


(6)正确选择测量模式


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很多,不同型号的仪器大同小异。由于受显示屏的限制,常用的测量模式可以设置在三个不同的页面上,一个页面只能显示四个测量模式。所有测量模式按相应的数学模型程序预置在仪器微处理器内,使用时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进行,否则会导致测量数据出现错误。ST500全站仪的测量模式见表4-6,观测者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


7.全面掌握应用技术


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必须选用与全站仪配套的合作目标,即反光棱镜。由于电子测距为仪器中心到棱镜中心的倾斜距离,因此仪器站和棱镜站均需要精确对中、整平。在距离测量前应进行气象改正、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改正、测距模式的设置和测距回光信号的检查,然后才能进行距离测量。仪器的各项改正是按设置仪器参数,经微处理器对原始观测数据计算并改正后,显示观测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只有合理设置仪器参数,才能得到高精度的观测成果。


1.测距参数设置的选择


(1)测距参数的三项改正


1)气象改正[ppm]:由于仪器是利用红外光测距,光束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因大气折射率的不同而变化,而大气折射率与大气的温度和气压有关。仪器设计是在温度T=15℃,标准大气压P=1013hpa(760mmHg)时气象改正数为0ppm。气象改正数可以输入温度、气压值由仪器自动计算也可直接输入ppm值进行设置。


2)棱镜常数改正[pc]:根据使用的棱镜型号输入常数值进行设置,一般pc=-30mm。


3)仪器加常数改正[K]:仪器加常数是由于仪器和棱镜的机械中心与光电中心不重合而引起的,出厂时已调试为零。可根据检测结果加入棱镜常数一起改正。


(2)测距的三种模式

精测(重复精测、平均精测、单次精测)、粗测(重复粗测、单次粗测)、跟踪测量。在使用中一般选择重复精测,其他方式测距精度较低但可以节省观测时间和电池用量。


(3)测距的三种类型

倾斜距离、平面距离、高差。一般选择倾斜距离,需要时可按[切换]键,显示倾斜距离、平面距离、高差;施工放样测量时选择平面距离;


(4)合作目标的两种类型

棱镜测距、反射片测距。棱镜和反射片的设置一定要注意,否则将无法测距。一般设置为棱镜测距。


(5)距离测量参数的设置

在测距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EDM]键,进入距离测量参数的设置,显示如图4-23所示。


图4-23   距离参数的设置


在距离测量参数设置屏幕中:

1)mode-设置测量时的测距模式,按光标进行选取;

2)Temp-设置测量时的温度;1013hpa

3)Press-设置测量时的气压;

4)ppm-气象改正数。

仪器气象改正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pm-气象改正数;

p-气压值;

t-温度值。

此项改正,当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后,仪器自动完成气象改正数的计算和设置。


根据测量需要设置测距参数完毕后按回车键结束,返回测量模式屏幕。


2.测距回光信号的检查


在精确照准棱镜后按[SFT]键,以及[+/-]键,显示如图4-24所示。屏幕中显示的粗黑线条格数越多,表明回光信号越强;若屏幕中显示“*”表示回光信号刚足以测距;回光信号越强测距精度越高。


如使用蜂鸣声检测回光信号的强弱,按[BEEP]键选择[ON],关闭时选择[OFF]。

按[ESC]键,结束检测。



图4-24  测距信号检查与测距类型



3.距离测量


在精确照准棱镜后按[SDIST]键,开始距离测量并在完成后发出一短声响,同时显示观测数据:包括距离“S”、垂直角度“ZA”、水平角度“HAR”。显示如图4-25所示。


如进行重复测距模式,按[STOP]键停止测距;显示的测距数据为按重复测距次数的平均值。


若改变测距类型,在第一页菜单下按切换键[SHV],则显示:S为斜距;H为平距;V为高差。



图4-25  距离测量



全站仪在高程测量的应用


随着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新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对其主要技术要求作了具体规定,见下表(4-7)。


传统的几何水准测量在坡度较大的地区难以实施,由于测站太多,精度很难保证。


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时,由于大气折光误差、垂直角观测误差以及丈量仪器高和目标高的误差影响,精度很难有显著的提高。理论和实践表明,当距离小于400m时,大气折光的影响不是主要的,因此只要采取一定的观测措施,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是可能的。


通常的措施有:选择最佳时间进行测距、在最佳时间观测垂直角、采用合适的照准标志、精确地丈量仪器高和棱镜高。


注:1.D为测距边长度,以千米(km)为单位

2.边长大于400m时,应考虑球气差的影响

如将全站仪当水准仪来使用,不必丈量仪器高和棱镜高,这样既能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快速进行高程传递,又能保证足够的精度。


1.基本原理

图 4-26  全站仪水准测量

如图4-26所示,图中A是高程已知的水准点,E是待测点,B,C,D是高程路线的转点,1,2,3,4为全站仪的设站位置。


因为用全站仪可以直接读取全站仪中心到棱镜中心的高差Δh,因此有:

同理可得:


式中:h-全站仪中心和棱镜照准标志之间的高差;

Δh-两点之间的高差;

i-仪器高;

v-棱镜高。

显然,两点的高差中已经把仪器高抵消掉了。所有中间转点的棱镜高也被抵消掉了,公式中除了观测高差外,只有起点A的棱镜高和终点E的棱镜高。如果在观测过程中,使起点和终点的棱镜高度保持不变,那么,式(4-57)变为:


综上所述,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全站仪的设站次数为偶数,否则不能把转点棱镜高抵消掉;

(2)起始点和终点的棱镜高,应保持相等;

(3)转点上的棱镜高在仪器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4)仪器在一个测站的观测过程中高度保持不变。


2.精度分析


(1)垂直角和水平距离观测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由高差公式:


按误差传播定律可得:


式中:

S2,S1-前视棱镜和后视棱镜的水平距离;

α2,α1-前视棱镜和后视棱镜的垂直角;

m-下标相应的中误差;ρ=206265。

为了在高差测量中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的影响,一般要使前、后距离相等,因而m s1 =m s2 。又因为垂直角的观测误差相同,即m α1 =m α2

则有:


因为α越大,1/cos 2 α越大,因此在精度计算时,取α2,α1中的最大者,统一为α,则 (4-60) 式变为:



为了进行检核,在测站上变换仪器高两次观测取平均,此时s和α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

对不同的边长s和不同的垂直角α,按 (4-62) 式计算高差中误差,计算结果列成表4-8。


按表4-8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每公里的测站数n以及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如表4-9。


按照水准测量规范的规定,四等、三等、二等、一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分别为±5.0mm、±3.0mm、±1.0mm和±0.5mm,那么,单程观测高差的偶然中误差分别为±7.1mm、±4.2mm、±1.4mm和±0.7mm。


比较两表的数据可知:

1)用此精度的全站仪采用上述测量方法不能达到一、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2)当视距小于300m时,可以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3)当视距为500m时,能够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4)距离的观测误差在观测高差的误差中所占的比重,随垂直角的增大而增大;

5)垂直角的观测误差在观测高差的误差中所占的比重,随垂直角的增大而减少;

6)在坡度小于20°时,垂直角的误差是主要的。因此,要想提高观测精度,必须设法提高垂直角的精度。


(2)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了抵消i角误差,同时也为了削弱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测量时,可以设置大气折光系数k(一般取0.12),有仪器自动对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进行改正。如果把视距控制在200m左右,前后视距差在3m之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棱镜沉降、仪器沉降、棱镜倾斜的误差

与水准仪测量类似,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时同样存在棱镜沉降、仪器沉降的影响,观测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弱或消除。

棱镜沉降主要发生在仪器的转站过程中,提高观测速度、采用往返观测的方法也可以抵消部分影响。


仪器沉降主要发生在一个测回的观测过程中,在一个测站上要变换仪器高观测两个测回,第二测回和第一测回采用相反的观测次序,即“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可以有效的减弱仪器沉降的影响。


觇标倾斜的影响与水准测量时水准尺的倾斜相似,只要仔细检验对中杆上的圆水准气泡,在立杆时保证气泡居中就可以消除此影响。


(4)竖直度盘指标差的影响

水准测量时主要存在i角误差的影响,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水准测量的影响一般要求前后视距相等。用全站仪观测时,类似的误差是竖直度盘指标差,如果只用正镜或倒镜观测,该项误差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只要采用正倒镜观测,就可以抵消指标差的影响。


(5)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全站仪能够进行垂直轴倾斜的自动补偿,并且补偿后的精度能达到0.1″,影响甚微。

因此,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6)垂线偏差的影响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有显著的优点,但由于垂线偏差的变化较大,使得测点之间所观测的高差不等于这两点之间的正常高高差,因此,必须加一个垂线偏差改正。


在平原地区,前视和后视的平均垂线偏差基本相等,故垂线偏差的影响等于零。在丘陵地区,垂线偏差的最大值为2″,在几百米左右的范围内它的变化不大,取0.2″(最大值的十分之一),s=300m,对高差的影响为0.29mm;在山区,垂线偏差的最大值为10″,在几百米左右的范围内它的变化量也取最大值的十分之一(1″),s=300m,则对高差的影响为1.45mm。在大山区,垂线偏差的最大值为20″,在几百米左右的范围内它的变化量也取最大值的十分之一(2″),s=300m,则对高差的影响为2.91mm。


综上所述,垂线偏差对高程的影响在山区和大山区是很大的,因此,在这些地区测量时,应该适当的减小视线的长度。


3.工程实例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丘陵地区,面积约为80Km2,测区内高程最低为32m,最高为361m,平均高程为67m。


(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如图2所示,双线表示水准测量路线,单线表示全站仪观测路线,单线坡度起伏很大,很难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图4-27   高程路线


水准测量采用S1水准仪,按三等水准的方案观测,从交通局出发构成一个大闭合环,各测段之间进行单程观测,只有埋石点1到王庄采用往返观测。


(3)全站仪观测方案


1)使用仪器:垂直角观测精度为±2″,距离精度为±(3mm+2×10-6D)。该仪器可以进行自动气象改正,自动进行垂直轴倾斜补偿和指标差补偿。前、后采用配套的单棱镜、棱镜杆、尺垫,高度相等且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变。


2)观测步骤:观测过程为“后—前—前—后”,在两个测点中间适当位置,整平安置全站仪;盘左位置瞄准后视的标志中心,开始测量,读取水平距离和高差;然后,盘右位置瞄准后视的标志中心,开始测量,读取高差;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即为后视的高差。用同样的方法测得前视方向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以上为一个测回。

变换仪器高,进行第2测回,先观测前视高差,后观测后视高差。野外记录和计算表格如表4-10。


3)观测限差:视距一般小于200m,最长为240m,前后视距差最大为3m,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当视距小于160m时为3mm,当视距大于160m时为5mm。往返测差值和环线的闭合差,应满足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4)观测结果

由水准路线和全站仪观测路线构成了4个独立的闭合环,各闭合环的闭合差以及往返测路线的闭合差列在表4-11中。可以看出所有的闭合差,都在规定的限差之内,说明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能够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5)全站仪观测的效率

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其效率在平地上与水准仪测量相近,但是在丘陵和山区,其效率比水准测量要高许多。图4-28中的曲线表示沿大泉—鼠山北—大洞山—王庄观测路线上的断面图,每段曲线上面的数字表示用全站仪观测的测站数,下面的数字表示用水准仪观测时最少的测站数(按一站观测2.5m的高差计算)。可以看出,全站仪观测效率非常高。


(6)结论

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按水准测量使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可以大大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在一般条件下可以代替等级水准测量。

2)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3mm+2×10-6D)的全站仪,当视线长度在200m左右时,可以代替水准仪进行相当于三等水准的高程测量。

3)起点和终点的棱镜高,保持相等不变,测站数为偶数,可以抵消棱镜高。

4)垂直角的观测误差是主要的误差来源,在山区和大山区,垂线偏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因此,在这类地区测量时,应当尽量减小视线的长度。

5)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视距控制在300-500m,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测量精度。


注:本文源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剑圣第一刀


    感谢,学习一下。

    2022-06-28 11:33: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76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熊朝辉:武汉长江隧道公铁合建与分建的经济性对比分析(原文见《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年第5期)

武汉长江隧道公铁合建与分建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原文见《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年第5期《超大直径盾构专题》) 熊朝辉, 彭慧琼, 孙雪兵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