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通风排烟 \ 由北京市疾控中心防疫指引新规定谈起

由北京市疾控中心防疫指引新规定谈起

发布于:2022-05-26 09:57:26 来自:暖通空调/通风排烟 0 6

来源:暖通空调

|

作者:CECS-CCAL

[复制转发]


作者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

许钟麟 张彦国 曹国庆 潘红




 

2022 5 8 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封控区、管控区和防控区内人员防疫指引》共提出了 32 条针对“新冠”的防控措施,其中针对封控区和管控区都提到这一条:“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 2 次以上,每次不少于 350ml 。”对三区都提到的是以下一条:“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为什么现在会突出这两条呢?

这应该和对“新冠”传播方式认识的进度有关。

最初, WHO 也坚称“新冠”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2020 2 10 日北京晚报在介绍前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标题是“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尚无证据。”报道称,国家卫健委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 5 版  修正版)》也显示,“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上述观点一开始就受到质疑。作者和有关专家(如于玺华、沈晋明教授)都曾在网上发文说明存在气溶胶传播的现象和理由。国际上有 32 个国家 239 位不同专业的科学家联名写信给 WHO ,举出大量气溶胶传播的实例。此后,网上和报章上也不断出现气溶胶传播的例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2020 10 6 日北京晚报报道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要茂盛教授与北京朝阳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还有地坛医院、加州理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招募了近 60 名“新冠”患者(包括境外输送的和北京本土的), 15 名健康人群以及部分非“新冠”呼吸系统感染人群,用团队开发的一种新方法,收集了这些人群的呼出气冷凝液。然后用 RT--PCR (核酸扩增)方法发现早期新冠患者的呼吸是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传播方式。排毒量可达到几百万个病毒 / 每小时,病毒在气溶胶中存活时间超过 3 16 小时,这是由于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新冠患者呼出气中的病毒阳性率高达约 27% ,而新冠患者所处环境相关物表的阳性率只有 5.4% 。该成果发表于国际传染病杂志。

由于上述科学家呼吁和研究成果,世卫组织也相应对其指南作了修改,指出不排除“新冠”的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气溶胶——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 100 微米( 1 毫米的 1/10 )甚至 10 微米、 1 微米以下的固态或液态的微粒,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以及其更小的飞沫核,加上空气组成的系统,就是病毒气溶胶,也就是微生物气溶胶。

有一种看法,认为气溶胶会很快沉降下来,其实不然。据计算(参见《隔离病房设计原理》),以生理盐水为例(与唾液相似),由于蒸发, 10 μ m 液滴 2s 后最小不小于 1.6 μ m 5 μ m 液滴 2s 后最小不小于 0.8 μ m 1 μ m 液滴 2s 后最小不小于 0.16 μ m 0.5 μ m 液滴 2s 后最小不小于 0.08 μ m 。由气溶胶力学的计算可知,密度为 1g/cm 3 的微粒, 10 μ m 的每秒钟沉降约 3mm 1 μ m 的每秒钟沉降约 0.035mm 0.5 μ m 的每秒沉降约 0.013mm ,也就是说,飞沫会很快成为飞沫核,飞沫核则可长期漂浮于空中,当然也就可以随着流动空气飘向很远。据于玺华教授记载(见其《现代空气微生物学》)炭疽杆菌芽孢、口蹄疫病毒和 Q 热立克次体等可借助空气传播 10km 乃至几十 km ,造成人畜吸入感染。

以上情况就能很好解释为什么 能在一天之中一个城市能增加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感染,只有接触传播病毒已很难说得通,国外的最新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据参考消息 2022 5 6 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显示,空气传播病毒比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大 1000 倍。“与门把手、饮水机、键盘、桌子、水槽和电灯开关等物体表面的接触相比,吸入病毒的风险要高得多。”“人们应该更担心吸入新冠病毒的风险,而不是接触表面的风险,至少在表面得到定期清洁的情况下是这样”。“人们愈发认识到,新冠病毒主要是在空气中传播”。 4 27 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杂志》上。

以上事例证明,中外科学家得到了一样的研究成果。

了解了上面所分析的例证,现在回到本文开头所说的市疾控指引的新规定。

先谈上述第 1 条。

让我们了解一下一般卫生间的情况:大便器的排污口水 封和 横向管子与贯穿整个楼层的一根直径约 20cm 的立管(一般设于卫生间的一角)相通,由于大便器每天都被使用(家用的小便也用它),所以水封中经常充满水,而且大便池中也有水。上述排水立管下面直通化粪池,由于上述水封的存在,下面的污秽气体不可能进入卫生间,而是从排水管上的通气管排向室外。(当然,卫生间也还需要经常开窗或开通排风扇)。见附图。

 

但是,卫生间中还有洗手池旁的地漏和淋浴器下的地漏,如果淋浴不常用(如在两个卫生间中的主卧室小卫生间),其地漏中很少或无水,难于形成水封,则来自化粪池的裹带着病毒、细菌的污秽气体就很容易进入卫生间并扩散开来,严重的当然就造成这个单元的竖向空气传播(竖向传播还有楼梯间的烟囱效应)。

本文作者中就有人有这个体会,家中一个如上述的小卫生间,以前偶尔感到卫生间内有异味,先是以为外面传入,于是关上了外窗,无果。又开启排风扇,略好,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可是过一段时间后此现象又消失了。另外经常在地面发现小虫子,而大卫生间没有发现过。当时就猜疑是从两个地漏返气的,此后经常给地漏倒水,情况就改善了。

以上现象在 2003 年非典期间香港淘大花园的楼层垂直污染传播事例中就发生过。巧的是, 2022 4 11 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北京疾控中心的研究也证明了同一现象: 2021 11 月北京市昌平区一隔离酒店就发生了通过卫生间排风管(每个卫生间在排风管上开口,有排风扇,但总管顶部自然排放,无强制排风,所以楼下排风可能从楼上未开排风的口中进入室内,排风口上可能无逆止阀。)的气溶胶传播使其楼上被隔离的住宿者被感染的事例,进一步研究排除了其他感染源,而且在排风管内壁深部检出环境标本阳性,且与病例的病毒核苷酸相似度达到百分之百。

再说第二条。

研究证明,大部分呼吸道病毒的传播来源虽是呼吸道分泌物,但也有从粪便排毒的,疫情期间也有过报道,所以也可能污染空气。国家卫健委的疫情指导方案第 7 版就增加以下内容:“由于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美国于 1985 年报道过冲厕所时脊髓灰质炎病毒气溶胶化的研究结果,研究者把病毒人工污染便池及冲水后进行空气病毒采样定量分析,结果每次可采到病毒数从 455 1600 不等。

又有人用粘质沙雷白杆菌污染大便池水后用水冲洗,结果距座位 30cm 高处空气细菌数达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 67000 个,比正常情况高百倍以上,经过 5 7 分钟后浓度才下降(不是消失)。(以上均据于玺华教授的《现代空气微生物学》)。可想而知,此时开门离开卫生间,门的开启和人的裹带,病毒气溶胶将溢向其他房间。

在国内,上述要茂盛团队在卫生间空气中也采到了 “新冠”病毒,浓度高达 6000 个病毒 /cm 3 空气。又据广州报道,有人在厕所与 “新冠”感染者相遇 14 秒而被感染,成为上述实验的有力旁证。所以看到报道不建议两人同上厕所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北京市疾控中心上述两条规定,其实也早被提出过。早在 2019 6 月份第一次审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国标《医院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建筑技术标准》,其“维护管理”一节就明确规定一条:“病房浴厕排水口、污物池排水口、洗脸台排水口和各类地漏应由卫生人员每日消毒并注水一次,以维持排水口 U 形水封和卫生条件。” 2021 年上述单位参加完成的北京市医院建筑协会负责的市级研究课题报告中也有这样要求。

2020 6 月建工出版社出版的《负压隔离病房建设简明技术指南》也明确要求“在坐便器正面应贴上‘落盖冲水’的警示”,这就好比现在公共卫生间在小便池处墙上贴有“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意思一样。该指南更进一步建议“负压隔离病房卫生间的大便器冲水箱中宜能随时补充杀菌剂”,这对公共场所卫生间似有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北京市疾控中心规定的新措施是非常科学和必要的,操作上也仅是举手之劳,但却能养成良好的卫生防患的习惯。



来源: CECS洁净受控环境与实验室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通风排烟

返回版块

13.61 万条内容 · 4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盘管冷库有哪些优点

盘管冷库顾名思义是采用盘管的方式制冷。盘管通常包括铜排、钢排、铝排,最常用,性价比最高的是铝排。盘管冷库有哪些优点呢? 盘管冷库食品干耗少:铝排吊装于库顶,形成直冷式自然对流传热,使被冷却的食品干耗降至最少。食品的干耗在压缩机工作时加剧,停机时缓解,由于铝排降温速度特别快,压缩机工作时间缩短,停机时间长,所以用此铝排制作的盘管冷库与传统冷排制作的冷库相比,食品干耗更少,食品保鲜效果更好,盘管冷库铝排上结霜也更少,从而使盘管冷库库内湿度适中,温度稳定,恒温恒湿效果好。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