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梁思成与赵州桥:“天下第一桥”的发现与修复

梁思成与赵州桥:“天下第一桥”的发现与修复

发布于:2022-04-20 14:45:2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2 32

来源:园景人

|

作者:园景君

[复制转发]


2017年8月17日11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头条号 央视新闻移动网 三家新媒体平台,举办了一次同步直播。

直播时长1小时27分钟,吸引了十万多网友参与互动。
 
网友们之所以参与热情这么高,是因为这场直播的内容是 “千年古桥赵州桥,修复工程进行中”
 

原赵县文保所所长李进栓(左)和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科技保护部副主任梁书台(右)向央视记者介绍赵州桥栏板修复工作。



一说 赵州桥 ,立刻就能引来一波“回忆杀”:这不是当年的小学语文课文嘛!
 
没错。相信对于绝大部分朋友来说,第一次知道赵州桥,就是通过《赵州桥》这篇课文。
 
它节选自中国著名桥梁专家 茅以升 院士的科普作品 《中国石拱桥》 ,言简意赅地向大家讲述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工程技术。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里的《赵州桥》课文。

 

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刊登于1962年的《人民日报》。
 
而在这之前几年,新中国刚刚对赵州桥进行了一次全面又彻底的修复工作,并将其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人可能好奇:名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底是个啥地位呢?
 
这么说吧: 跟赵州桥列在同一批名单里的,是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等单位。
 


 
赵州桥能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度,离不开著名建筑学家 梁思成 的努力。
 
因为,梁思成是最先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也是最先呼吁保护、修复赵州桥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梁思成和赵州桥之间的故事。
 

△国家博物馆藏赵州桥石栏板,上面有非常精美的雕刻。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一起加入 中国营造学社 ,与朱启钤、刘敦桢等人共同从事中国古建筑历史研究工作。
 
在研究明清以前的古建筑时,梁思成注意到了当时广为流传的“北方四大胜迹”: 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
 
1933年,梁思成来到洨河岸边,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测绘,并且写了一篇 《赵县大石桥即安济桥》 ,让大家第一次知道了赵州桥的本来面目。
 

△梁思成(左)和莫宗江在赵州桥下。

 

为什么要说“让大家第一次知道了赵州桥的本来面目”呢?
 
因为在这之前的几百年岁月中,赵州桥的建造历史,一直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存在的。
 
当地百姓甚至根据桥面上所谓的“驴蹄印”“车辙印”“手掌印”痕迹,编了一段民谣《小放牛》——
 

赵州桥来鲁班修,

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

 

△以“鲁班修建赵州桥”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而梁思成告诉大家,赵州桥建造于 隋朝 大业年间(605年至618年),它的建造者并不是鲁班,而是 李春
 
关于李春,生平资料只有五个字: 男,汉族,石匠。
 
实际上,李春已经不需要什么个人传记,赵州桥本身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当时,洨河是水陆交通要道,如果想同时满足 “桥上走车、桥下过船” ,很多工匠最先想到的方案可能是 陡拱桥
 

△颐和园“玉带桥”是最著名的陡拱桥。

 

但是,洨河两岸都是松软的沙土,很可能发生严重的沉降。
 
而且洨河有三十多米宽,假如按照这个跨度来修陡拱桥,那么车辆和行人上桥下桥时,非常容易出危险。
 
所以李春因地制宜,想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敞肩式圆弧单拱石桥 ,既满足了交通需求,又节省了石料,还降低了被洪水冲垮的风险。
 
更巧妙的是,整座桥看着是一个整体,其实是由28道桥拱并排组成。每一道桥拱都能独立施工、独立承重、独立维修。
 
总之,赵州桥的特点就是: 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以当时的建筑水平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工程杰作。
 


 
在梁思成考察赵州桥之前的一千四百多年里,赵县一带曾经发生过八次大地震和多次战争。

当年繁华一时的赵州城,就是被这些灾难毁灭的。
 
神奇的是,赵州桥虽然经历了同样的地震和战争,但依然好端端地矗立在原地。
 
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赵州桥的皮实劲儿:
 
明朝末年,赵州桥的第5道桥拱发生坍塌,愣是撑到清朝乾隆年间才得到修缮,在这期间一直任凭千人踩万人踏。
 


 
梁思成对赵州桥考察结束后,多次奔走,筹集资金,呼吁修复这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修复计划不得不暂停,直到新中国成立。
 
而梁思成关于赵州桥的论文,在这期间被他的朋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推荐给了 麻省理工学院 建筑系主任威廉·爱默生教授,后来发表在 世界权威建筑杂志《笔尖》 上面。
 
这是现代中国学者的建筑研究成果第一次走出国门。
 

△梁思成绘制的赵州桥图纸。

 

1952年,文化部对赵州桥进 行实地勘测后,得出结论:桥身已经多处残破,再不修复就来不及了。
 
从唐代贞元八年(792年)到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赵州桥曾经得到过七八次修复。
 
而在1953年到1958年这段时间,赵州桥迎来了自己诞生以来最全面也是最彻底的一次修复工程。
 

△赵州桥特种邮票及邮戳。


 
关于赵州桥的这次全面彻底修复,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一种观点认为,修复赵州桥应该 “修旧如旧” ,尽可能保留它原来的模样,就连修复技术也得沿用古代的工程技术手法。
 
而赵州桥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材料(比如为了防止漏水,加了两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赵州桥从结构到外表都焕然一新,已经不能算是当初的赵州桥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赵州桥修复现场。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赵州桥这么多年来,也不是没有变化过。 如桥上的 栏板 ,就换了一茬又一茬了

而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假如沿用古代工程技术,那么预算将会非常大,会影响到工业和农业的生产。
 
更何况,赵州桥 结构复杂、病害较多,并不像陶器、瓷器、青铜器那种摆设陈列的小型文物,简单缝缝补补就能搞定的。只有换用新的材料来填补,才能保证满足交通需求。


△印有赵州桥图案的河北省粮票。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既然用新的修复工艺,能够让赵州桥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延长,那这就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毕竟,修桥就是为了让人继续使用的嘛!
 
因此,修复赵州桥可以说是在特殊时期的一次特殊工程。 它包含着一些无奈,留下了一些遗憾,也在引发了一些思考。


△文 物工 作者正 在细心修复赵州桥栏板。
 

正是这些思考,让后人继续修复赵州桥的时候,变得更加慎重。

2017年,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历时三年多,对赵县文保所馆藏的几十件赵州桥历代栏板及构件进行了抢救性修复。
 
这次修复采用了多种 技术,让栏板和构件一一恢复了当初的模样,向大家展示赵州桥的历史变迁,启示着无数从事古建筑修复的后来者。
 
关于赵州桥的修复工程,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呢?你觉得这对古建筑和古园林的修复,又有哪些启示呢?欢迎留言,一起分享!



注:来源于图文系园景人 (ID: xyzwin)  仅为分享学习

  • milkteays
    milkteays 沙发

    古建筑还是很有意思的

    2022-04-24 17:14: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yl06321
    zyl06321 板凳

    推荐了,还是推荐大家买本《梁思成全集》读一下,无论是设计思想还是设计技术、技术的严谨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022-04-22 14:22: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 万条内容 · 11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文读懂石窟寺

最近几年,        石窟寺频频引发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强调“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