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空调相关术语与技术指标,你懂吗?

空调相关术语与技术指标,你懂吗?

发布于:2022-04-11 15:01:11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1 20

来源:制冷百科

[复制转发]

 


1. 制冷量: (国标 GB7725 规定: 名义制冷量与实际制冷量允许有偏差,但实测制冷量不小于名义制冷量的 92%)、热泵制热量、制冷消耗功率、制热消耗功率、除湿量、制冷剂(制冷工质)、循环风量。


2. 制热量: 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称为制热量,单位为W。


空调器的制热量也有名义制热量和实测制热量之分。 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热量,其工况按国家标准GB/T7725一2004规定为:室内测,干球温度21.0℃,湿球温度未规定;室外测,干球温度7.0℃,湿球温度6.0℃。 后者是指空调器在非上述工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实际制热量。 国家标准规定,热泵型空调器的实测制热量应不低于名义制热量的95%。


3. 制冷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制冷消耗功率有名义制冷消耗功率和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之分。 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冷消耗功率,或者说,是与名义制冷量相对应的消耗功率,单位为W; 后者是指空调器在通常条件下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的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110%。


4. 制热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制热消耗功率也有名义制热消耗功率与实测消耗功率之分。 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热消耗功率,即与名义制热量相对应的消耗功率,单位为W; 后者是指通常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行时实际的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 循环风量: 空调器的循环风量是指在其新风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风量,也就是每小时流过蒸发器的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秒或立方米/小时。


循环风量是空调器的重要参数之一。 空调器循环风量大,必然会造成进、出风口空气温差小,出风温度高,同时风机噪声大;而循环风量小时,噪声下降,出风口空气温差大,造成空调器能效比下降,电耗增加。


6. 噪声: 空调器的噪声是指其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杂音。 这些杂音主要由循环风、风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产生。


空调器铭牌上的噪声,是在国家标准GB/T7725-2004规定的工况条件下,在噪声测试室中测得的,单位为dB。 国家标准规定,制冷量在2000W以下的空调器,室内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45dB,室外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55dB; 制冷量为2500~4500W的空调器,室内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48dB,室外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58dB。


7. 电源及额定电流: 国家标准GB/T7725-2004规定,房间空调器使用的电源,除特殊要求外应为单相交流(AC)220V,或三相交流380V,电压值允差为士10%,额定功率50Hz。


额定电流是空调器在国家标准GB/T7725-2004规定的工况下连续运行时测得的电流,实际运行中允许不大于产品铭牌上标称的名义电流的110%。


8. 干湿球温度: 国标 GB7725 规定,测试制冷量的工况(工作状况参数)条件是,室内干球温度为 27℃,湿球温度为 19.5℃,室外干球温度为 35℃,湿球温度为 24℃。


9. 露点温度: 湿空气开始凝露为水时的温度。 其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若相对湿度越大,其露点就越高,物体表面也就越容易凝露。


10. 蒸发温度: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时的温度,也是制冷剂对应于蒸发压力的饱和温度。 它对制冷效率影响较大,它每降低 1 度,制取同样的冷量需增加功率 4%,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蒸发温度,对提高空调器制冷效率是有利的。 家用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一般比空调出风口温度低 5~10 度,正常运行时,蒸发温度在 5~12 度,出风温度在 10~20 度。


11. 吸气温度: 是指压缩机吸气入口处的气体温度,也称为回气温度。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不能充分蒸发,就会产生吸气温度过低,吸气温度过低会造成吸气口附近凝露或结霜。 当制冷剂充注量不足时,通过节流器的制冷剂循环量太小或回气管路太长、管径太小时,均会造成吸气温度升高。 吸气温度一般不可超过 35 度,过高的吸气温度会造成压缩机消耗功率增大、制冷量减少、排气温度升高等问题。 在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中,回气温度一般略高于蒸发温度,其温差约为 5~12 度。


12. 排气温度: 是指压缩机排气出口处的气体温度。 排气温度与吸气温度、压缩机的压缩比等有关。 压缩比不变,吸气温度高,排气温度也高。 吸气温度不变,压缩比越大,排气温度也高。 家用空调排气温度不宜超过 115 度,否则会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


13. 性能系数: 制热时称为性能系数(COP),制冷时称为能效比(EER),它是指制热(冷)量与所耗功率的比率,它与空调器的工作参数、制冷剂等因素有关。


14. 单位重量制冷量: 也称为能重比,是指空调器每消耗 1 千克原材料所能产生的制冷量,单位是W/kg。 能重比高的空调器,说明产生同等制冷量空调器所消耗的原材料少、成本低,也反映了产品制造工艺的水平。


15. 匹: 匹是一个非法的计量单位,所谓的一匹机是指输出功率为一匹马力(750W)的压缩机为动力的空调器,由于压缩机的效率约为 0.8~0.85,其性能系数一般为 2.8~3.0W/W,折算下来,一匹机为 2200~2500W。 作为从业人员,不应该使用匹作为计量单位,其原因之前制冷百科公众号有发文详细说明。

  • 野人79
    野人79 沙发

    挺好的资料,谢谢楼主的分享

    2022-04-12 09:17: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31 万条内容 · 56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导致电机温升过高的15个原因

三相电机在运转中,有多种原因导致温升过高,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故障进行一个彻底有效的排除。今天总结了以下15个导致电机温升过高的原因: 1、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使电流增大,调损增加而过热。若故障不严重,只需重新加包绝缘,严重的应更换绕组。 2、定子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绕组中某一支路断线,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绕组过热。 3、笼型转子断条或绕线转子线圈接头松脱,引起维修网电流过大而发热。可对铜条转子作焊补或更换,对铸铝转子应更换转子。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