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风水学 \ 再论雍正泰陵选址的全过程,以及参与卜选的地理人员

再论雍正泰陵选址的全过程,以及参与卜选的地理人员

发布于:2021-11-28 23:59:2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风水学 0 17 [复制转发]

    文/陈益峰


  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动工修建雍正的万年吉地,工程持续到乾隆元年九月才完成。


  历时8年,耗用工银240万两。泰陵建筑大体与孝陵相同,根据地势建造的陵园,规模没有孝陵大,南北长2500米,不及孝陵一半。


  笔者早年在北京市古建园林研究院工作,长期酷爱研究皇陵建筑和皇家地理,自2005年起,到现在,笔者曾经先后十一次去清西陵,研究地理,对清西陵周围的每一片山水,每一个山岗,每一条沟河,都走过,都仔细研究过。每一次去,都要去雍正的泰陵转一圈,研究其地理规律。


  同行去过考察的徒弟有:陈文、朱江、戴饮浊、王洪超、罗璟、姬常勇、梁敬南、林敏等人。

16.jpg

正看泰陵的方城明楼和前面的石五供

  1、主要参与卜陵的地理人员


  清西陵之雍正泰陵和泰陵妃园寝的主要卜选人是:

  怡亲王允祥、福建总督高其倬、户部主事管志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理钦天监监正事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员外郎衔任兼钦天监左监副任择善、内务府郎中海望、内务府郎中保德等人。


  其他参与的精通地理的大臣:兵部侍郎傅鼐、总兵官许国桂、总督河道中军副将李楠、陕西澄城知县举人崔辅鼎、秀才马元锡、秀才吴立、雍正二年进士艾芳等人。


  参与的地理先生,全是文人出身的文官、武将,这些人精通地理技术。所有地势选址都是以形峦为主。奏折中提到的立向分金技术,全是三合技术,对不合三合的情况,不强求,不改向,都是采用三合的分金技术而已。

  很多职业职业地理先生,不能理解,为什么朝廷会相信文人官员,不信任职业地理先生。主要原因是民间职业地理先生,多数都是神神叨叨,一旦离开神秘,离开他的那个简单的分金,或者祖传秘诀,发现啥也没有,全是假大空。


  部分地理先生,一直以为文官看地理,是凑热闹,干活的依然是职业地理先生,这是严重错误的。文人出身的地理先生,其眼力和见识远高于职业地理先生。职业地理先生,由于文化太差,其实地位非常低的,常常就是一个简单的秘诀,哄骗老百姓而已。


  其中九凤朝阳山的卜陵官员,主要是:

  怡亲王允祥、钦天监监正明图,会同兵部侍郎傅鼐(精通地理的武将)、总兵官许国桂(精通地理的武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理钦天监监正事钦天监监正明图、总兵官许国桂、总督河道中军副将李楠、陕西澄城知县举人崔辅鼎、秀才马元锡、秀才吴立、雍正二年进士艾芳等。


  其中易州太平峪的卜陵官员,主要是:

  怡亲王允祥、福建总督高其倬、户部主事管志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理钦天监监正事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员外郎衔任兼钦天监左监副任择善、内务府郎中海望、内务府郎中保德等人。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命怡亲王允祥着手办理陵寝事务。


  2、雍正三年二月,明图等相得九凤朝阳山吉地


  雍正三年初,雍正曾命钦天监监正明图面奉谕旨,会同兵部侍郎傅鼐、总兵官许国桂,带领相关人员前往遵化州等处相度吉地,最后相中遵化的九凤朝阳山。

  一个多月后,明图等一行从遵化州回京向雍正帝复奏相度吉地之事。


  据《工科史书》等原始档案记载:

  钦天监监正明图面奉谕旨,会同兵部侍郎傅鼐(精通地理的武将)、总兵官许国桂(精通地理的武将),带领相关人员前往遵化州等处相度吉地,众人在沿长城一线的东陵孝陵、景陵旁边的马兰关、平顶山、鲇鱼关、大安口、冷嘴头、沙坡峪、罗文峪、甘家峪、马蹄峪等处卜择吉地,没有发现相宜的营建之处。后来选择了遵化州之东的九凤朝阳山(现遵化市侯家寨乡境内),离孝陵、景陵不远,和雍正帝的初意相符合。

  雍正四年二月初五,明图在上奏雍正的奏折中提到:

  雍正三年二月臣,奉命率领相度官等,前往遵化州地方看得九凤朝阳山吉地。


  3、 雍正三年九月二十日,礼部尚书赖都,奏请钦点勘测地形


  《礼部尚书赖都等奏请钦点勘测地形官员折》

  礼部尚书赖都,等向雍正帝奏请:由钦天监勘测地形,分订禁令,择卜吉日,设立红桩;诸项工程事项,交付工部,查例具奏。奉旨:依议。九月二十日,礼部等开列应遣大臣等职名,奏请钦点,包括领侍卫内大臣公马尔赛、领侍卫内大臣马武,大学士马齐、嵩祝,以及八旗各都统,吏部、礼部、兵部、刑部、理藩院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

  雍正帝朱批:著派嵩祝、李永绍、傅鼐等前去。


  4、雍正四年正月,再度相度九凤朝阳山


  雍正四年正月初七日,怡亲王允祥传雍正谕旨:着许国桂、李楠等往遵化州看九凤朝阳吉地。


  怡亲王允祥传旨命明图,同副都统许国桂、李楠、崔辅鼎、任择善、马元锡、吴立、艾芳等,于正月十日起身,前往遵化相度九凤朝阳山吉地。至二十二日,详审仔细斟酌。


  此次相度,钦天监监正明图与总兵官许国桂、总督河道中军副将李楠的意见,有一定的冲突,所以许国柱、李楠奏折,明图没有署名,而是单独上奏。


  5、雍正四年正月三十日,许国柱、李楠奏折


  《正红旗汉军副都统许国桂、原任总督河道中军副将李楠奏为遵旨会同对照星体查勘遵化九凤朝阳山吉地情形奏闻事》

  正红旗汉军副统兼一拖沙拉哈番臣许国桂等谨奏为钦奉上谕:照雍正四年正月初七日,怡亲王传旨着许国柱,李楠等往遵化州看九凤朝阳山吉地,钦此。

  臣等钦遵,随会同明图等,到山逐节对星体顶上落脉,于峡中分水背上下盘,细审来龙,看得少宗五星连珠,小帐由土星出太阳高金。

  右出小枝,从左落脉,水木行龙,摆折而下。

  于分水脊上下盘,壬龙落脉,细盘系七十二龙正壬,金水行龙,微起小顶,即分两枝。

  左枝无结作,右枝金水行龙,鹤膝艮龙度峡,细盘系七十二龙癸丑,左右俱有夹护,迎送又起小金水顶。

  右出短枝,又耸起金星,子龙落脉,系七十二龙丙子,左右俱有短枝脚,水木行龙,又起金水星,顶上露石,左边有短枝脚,右无枝脚,右起小顶,左出一长枝脚,到穴左作一重龙沙,金水行龙。丑龙度峡,细盘系七十二龙辛丑,左右俱有迎送,又耸起金水盖座,右出一枝,脚到穴右,作一重虎沙,左肩落脉,水木行龙,鹤膝癸龙,结咽东气。细盘系七十二龙壬子,两边俱有送无迎,左边夹护,近右边夹护,隔水而远,微起金泡,右出枝脚,左无枝脚,鹤膝癸龙入首。细盘系七十二龙壬子,水木行龙,微起从左转右,落脉立穴上。回望俨如土体,左出一股而成贴身龙沙,右出一股而成贴身虎沙,龙沙低伏,包过穴前之右,转身向前,微伏而起,成现面官星,伸出甚长,但官星该正在穴前,此星在穴前之右,童似虎沙右肩落脉,吐出平面金水星,结穴微有脊脉。水分八字,左股明,右股暗,所谓蟹眼虾须股,明暗水穴之佐证也。

  结穴处边厚边薄,穴点于蟹眼虾须水开?处,顺仗撞穴,后倚穴星前,对合水遥向珠山乘朱蔡平分六十龙甲子七壬三亥天纪六十龙丙子壬气定穴,深浅之法,准界水合处以水平测验合水处,比穴心低一丈四尺五寸,开穴不可过一丈四尺五寸。

  面前大水从右归左,由辰巽方而出,为辛壬会而聚,辰之局,立癸山丁向,系壬阳水龙之养。

  向用癸山丁向加子午三分丙子丙午分金,坐女土蝠九度,系坐禄向禄甚吉,但丙子纳音属水,是以不用癸山丁向加丑未三分,庚子庚午分金,坐女土蝠一度,系分在庚子壬子缝中,不合三七二八之理,难以取用。

  今立癸山丁向加丑未三分,坐女土蝠二度,合三七二八之理。但女二度为關度,依书当忌。细查今列于罗经二十八宿之度,系遵开禧历者古今历法不一,宿度多少不等,今时用事当依现行时宪历之度数为准,但巨等未带得简平仪,癸宫庚子分金,坐在何度,一时不得其的,容查明补奏。

  据书论龙,阴贵阳贱,阳龙亦有大发福者,必是星体端严秀丽。

  今九凤朝阳山少宗五星连珠起,太阳高金,雄大尊严,俯视一切,龙身金星弘伟及金水盖座端严秀丽,龙身行度一节,左有枝脚一节,右有枝脚谓之互为个字之形,成芍药枝龙格,案内明堂舒畅开阳,案外大堂规模弘阔,八面罗城环绕,周密堂局,极大诚为大势。

  但出胎处未能跌断入首,星体谓之到头一节,最关紧要。今穴星后微伏微起,亦未跌断,气势似觉平缓。

  据吴立,艾芳等说大地无形看气概,小地无势看精神,亦书中格言,难以臆断。

  出胎以来,余小星泡,不甚端严,枝脚亦不甚均匀。贴身龙沙,低伏虎沙,腰凹头起,穴前雌雄交度之水难离穴心一十九丈,似乎稍运。依向而论,大龙微直,嘴低欲过不过,似应将此嘴修平。案山树宜去,令其明竟,大龙上之边墙示宜折去,以全五行自然之体,以上种种不甚惬意之处亦书中所云,山川小节之疵也。

  臣等才质庸愚,闻见粗浅,谬蒙圣恩,委此重任。

  时切悚惶,难竭书所学,再回详求,未必所见。诚周所言,悉当天下之大,宜有学诚过人,老成练达者,伏乞皇上广选贤能,再将此地细加考证,从几尽善尽美。

  明图等皆未书名,臣国柱,臣楠谨述管见嬉折画一奏闻,仰恳皇上看鉴施行。


  6、   雍正四年二月初五、钦天监监正明图奏折


  《明图奏为奉旨相度九凤朝阳吉地详叙各论敬呈事》

  雍正四年二月初五

  奏为奉旨相度九凤朝阳山吉地,详叙各论敬呈事。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理钦天监监正事,臣明图谨奉为钦奉上谕事,本身怡亲王传旨着臣明图同副都统许国柱、李楠、崔辅鼎、任择善、马元锡、吴立、艾芳等,于正月十日起身前往遵化相度九凤朝阳山吉地,至二十二日,公同详审仔细斟酌。

  据许国柱、李楠等,以少宗行来,小泡不甚尊严,枝脚不甚均匀。相度官等面称龙身多起小泡,正见龙气之旺,亢(待查,不是这个字)星体贵乎尊严,既是小泡自无尊严之势,枝脚先出一枝后处一枝,交互成芍药枝,龙格又何不均匀之有?

  书云:大地无形,看气概者。

  此地又据许李,以入首平缓。相度官等回称:此地又据许李,以入首平缓。相度官等面称:此地乃大干结作气势雄壮,若非入首平缓,则刚不变,柔不成,融结书云:地理之要莫,尚于刚柔,此正刚柔相济,而成中和之孕育者也。

  又据许、李,以龙砂余气太长,虎砂腰凹头起,相度官面呈向奏,减高益下,应培补处悉行培补,酌量合式修理,书云:控制山川,裁成须自有法者页。

  又据许国柱欲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三分,相度官即照彼所议下盘立樁 ,牵线其向,大偏东南在青龙山脚之内正水留出口之处,堂局全无彼转。云仍用癸山丁向兼丑未三分,庚子庚午金坐女二度,相度官以女二度,係是关度,所以不坐。

  谨查罗经解内一条正针百二十分金须合缝针之百二十分金,二盘俱係旺相自然,不犯空凶等煞,此经盘一定之法也。原定正针,庚子係左一分金,下是缝针之丙子正属女一度,上下二盘俱旺,于理气甚合,有盘可据,有书可凭。

  又据许李开地宜深一丈四尺五寸,相度官向奏以界水定浅深宜深九尺五寸,乃自地皮开至宝座面上其下尚有数尺与一丈四尺五寸相符。

  又据许李格龙以七壬三亥之脉入手,于向有间,从前相度官所奏之天市行龙乃从父母山落脉出胎,鹤膝渡峡至紧要之处,格是艮龙又蜂腰来气,亦至紧要格是丑龙艮同官仍係艮气是从紧要处定向,书云:气有串渡峡脉,而不为邀截者。

  此也种种据书定局立向再四审,详果係大龙大局体势尊严,规模宏大是万世无疆之吉兆也等语。

  该臣看得,雍正三年二月臣奉命率领相度官等,前往遵化州地方看得九凤朝阳山吉地,咸以为龙飞凤舞孕结天然,率土观腾官民共庆,但山川之变化无穷,地理之精微至奥,相度官不过据书立论,令许国柱李楠等所论,微有不同,不可不详求,至当伏乞,自上勒下,九卿大小衙门有精通地理者遣往印证,务使斟酌万全,百无不失一,永定万年之吉地,详开不朽之弘基,理合详叙各论,敬呈睿览之至,谨奏。


  7、雍正五年,高其倬、管志宁分别进京,参与相度


  雍正五年,高其倬进京,由怡亲王带领相度九凤朝阳山。随即高其倬回任福建总督。

  同时在江浙一带看风水的江西秀才管志宁被召到京,也被派往相度九凤朝阳山,朝廷特授他为户部主事。雍正五年冬,管志宁告假回籍。雍正六年二月,管志宁再度来京,相度九凤朝阳山,易州贤德庄等地。


  8、雍正五年四月,定址九凤朝阳山


  雍正五年四月的二十八日,怡亲王上奏,将九凤朝阳山的有关细节情况向皇帝作了奏报,用针批示∶

  将此所奏之地交与钦天监备记档案并行文该地方官不时巡查防护,禁止伐木挖掘及诸所毁碍之事。田地仍许照常播种,毋得拦阻,有妨农业。

  不久,九凤朝阳山就被正式确定为万年吉地。

  采办木植、灰斤、砖块等建陵材料的事项,随即加紧进行。仅遵化州就令铺户承办九凤朝阳山吉地所用的沙城砖70 万块、沙滚子砖 50 万块、尺七方砖750 块。金砖由江苏烧造,楠木山江南、浙江、湖广、广东采办,杉木由江南、浙江、湖广、江西采办。铁梨木采自广东。澄鉴砖由山东烧造。


  9、雍正六年,高其倬、管志宁当面讨论


  雍正六年,雍正下旨,让怡亲王传旨,令管志宁到福建与高其倬当面讲论,然后由高其倬上奏结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四日,雍正命管志宁,于立秋后驰驿前赴福建。

  雍正六年,雍正六年闰七月二十七日,高其倬接奉怡亲王谕:

  前者五凤朝阳山万年吉地,经总督看过,嗣有江西管志宁看后,有旨意问过总督,总督亦曾奏过,虽然奏过,尚有未明白处。

  总督还是明理之人,若人之言不是,决不附和以为是,若人所言有理,亦决不胶执己见而以为不是,彼此讲究明白,方于事有益。况此事甚大,令本府带信与总督。事完之后,总督即明白具奏,令管志宁驰驿回京 。

  雍正六年,九月初七,管志宁到达福建,高其倬不但与之考论十余次,为验证管志宁的堪舆理论,高其倬还令其现场指证十余处。两人还一同到福建一家出了五名尚书的坟地进行现场查验。


  10、雍正六年十一月、高其倬关于九凤朝阳山奏折


  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五日,高其倬同日连上两道密折:

  一折是《高其倬为五凤朝阳山吉地愚昧所见并管志宁学力所到之所事》,为高其倬考校管志宁的地理学问和眼力。文章提到管志宁的技术,主要是研究宋朝国师《望龙经》等,其师傅是明朝的雪庵和尚。


  另一折是《高其倬奏为五凤朝阳山吉地事》,为高其倬与管志宁两人,反复推敲五凤朝阳山(也叫九凤朝阳山)的基本结论。


  奏折原文如下:

  (1)、《高其倬为五凤朝阳山吉地愚昧所见并管志宁学力所到之所事》


  奏为九凤朝阳山吉地愚昧所见并管志宁学力所到之处事


  臣与管志宁彼此同言事关重大,商酌穷论附和。臣先与管志宁考论士余次。


  臣看管志宁之所学,遥宗唐杨益之书,而专遵宋吴仲祥望龙经及其女之解议之书,又参以宋廖禹之四象,其近派之专师则师明之雪庵和尚,于审龙消息,捉穴形象,另有师授加以阅历,臣向来专宗杨益之撼龙疑龙二书,而于认星定穴要未得精微是,臣不能自信之处在管志宁以为其胎伏中讨消息之法即是臣所疑惑之处,臣断不肯自恃,但臣细考管志宁所言,其说有理,其术有传,自成一家之学,然尚非杨益撼龙经之的旨,非臣所未得之处。臣又对管志宁等山数处以试其眼力,并验其龙上消息之法,经管志宁将胎伏形象指示十余处,又将取定穴场亦指看数处,其以穴印合峡中踪迹,其形象果相符合,至其所取定之穴,臣看五处,其五处之中处,臣愚昧之见一穴实可取用,余穴臣所不取。


  总之臣于管志宁之地学,其看粗中出细,细老嫩兼行之法,臣所未知,最为心服其察认胎伏以印合穴形之说亦有理,且看地年久阅历颇多,乃是历练之人,惟于其所取定之穴多在陡湿之处,刚气未脱,于臣心意不谓然,虽曰骑龙不舆他传相似,然必刚中吐有嫩气,陡处微有圆唇,为的当今看所点之穴,虽与管志宁所指胎伏之形象相似,然多无铺气味唇之验证与下受之确情与古人之法度尚未尽合未尽为的确。臣谓其審峡认势可称老练,而于定场捉穴止到百尺竿头,盖其高于诸人之处在此,于胎伏中认象,一着是其拿手而其微有病处亦在此,恃有拿手之中以为胎中穴中两处形象既一样相合,即为至确于细審穴之微情,详察穴之和气处,不免少畧,臣请譬喻言之如善胗者,胗其脉之,疾徐大小或亦能定其性情之中和偏驳为确而有据。


  臣以为察龙胎伏中之形象即候胎脉页,審穴场间之性情即观所产之人也。且南方之龙柔中取刚,北方之龙刚中取柔,今看北龙此处更为叨絮。


  臣以为如管志宁之历练加以得当,胎伏印证之法再更于看穴时于气满唇圆,砂和穴净八字加意当察方可无得失相半之庶。古人云:莫向无中寻有,宁从有中寻无。盖其当穴详慎之至,不敢因其有结,即不再推求,又无得穴步龙德者,十九步龙定穴得者,十一是当龙当峡,不若当穴之稳妥,失昔又眼力至高而其言尚如此。臣谓管志宁于胎之已具高眼而于当穴之处更察细情为更进一步,再管志宁到直隶所到之处未多,臣已将直隶山水来去之大势四环之情形皆详细说知,又将臣向所见有似可寻看者之处,亦详细说知,以备管志宁之酌,再水法消纳之法,臣向日来透澈,令得一消纳之说似是杨益之传与管志宁所学之水法大略相同,而此更切实,臣亦与管志宁详细说明以取其办理之用,至九凤朝阳山吉地,臣商量之处,另行具奏,外有臣愚昧所见,以为管志宁学力所到之处,谨行具折奏。


  (2)、《高其倬奏为五凤朝阳山吉地事》

  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五

  奏为奉旨与管志宁议论九凤朝阳山一地情形事:

  叙述下总督管志宁议论之事情。奏关外所有九凤朝阳山一地,臣谨同主事管志宁细细议论再三商酌,不敢执亦不肯附和虚公商论所有商论之处,谨详细具奏此地。

  臣向来疑其结作不确定者共五处。

  (1)、自少祖山以下起,星辰不圆秀,处处带石气不融合。

  (2)、远朝秀而近砂粗且有细,头转项之态,四向之情不专。

  (3)、大案山外山脚条条飞出二十余里,势不归随。

  (4)、元辰之水流破地皮,仍带刚性。

  (5)、土质有类砂石,刚硬且近所开穴土以水和之,竟几不成圆,乃烯砂砾未见如此之穴土。

  今与管志宁细论,管志宁说龙之法,但其胎伏处粗中待细,老嫩兼行。既有生化止,要有此消息不必拘泥全然秀嫩。具此等余结之地所见皆带石者多无可疑处,臣心是其言又舆到福州林姓一名地上看其地出五尚书,龙身全是石骨,近穴数步虎砂下臂仍全是石,已有证验,则臣所疑星辰不圆秀处处带石之处所见不到,管志宁所见者是。

  又管志宁说,近穴之砂虽不为极其秀丽却俱选抱其二层龙虎头稍转而身四分列两旁,合杨益书中两垣九个之意,则臣所疑近砂粗而且细,管志宁之说亦是。臣所见者未免过于求全。

  又管志宁说案外之山脚远飞乃是曜气此处,臣谓之朝山之余气,臣近检古人之书有云,余气不去数十里,此間不是王侯地王侯之地,且然况垣局之地乎,则臣所疑案外余气远飞之处,管志宁与臣皆以为可不必疑。

  又管志宁说元辰之水流破地皮处所在,小水出口之处可以人力陪补,且穴后已传成辅星,其气已和平此无所碍。臣以为古人虽有培补之法,但此元辰之水乃最近穴晕,细察结作性情之处培补之说止可改易其形象,不能改易其性情且已博辅星,已和平仍不脱刚意,则其气太刚,此件臣之见不同,不敢谓然。

  又管志宁说穴中中土必应胎中之土,胎中如此穴中必如此,土色既然与胎伏相应,又有圆晕可据其色明亮而体重乃最好之土,所见者甚多无可疑处,况此土处刨之时有润蒸之气,原可凡成泥丸,今日久土干所以丸不成泥丸此处。臣以为地有中和之气必有中和之土,况所见一二稍好之地,土皆软嫩可爱,此种粗土臣所知所见未见有如此者。

  况郭璞之书为地学鼻祖,历代地师杨曾廖赖俱宗之,不敢或与其言穴土以砂砾为戒,此件管志宁与臣所见各异,总之臣以为地学千言万句总不过令人察水土之性審,刚柔之和而已,且千里来龙到头,此融八尺之穴,此大地乃千里精粹之气终于一穴之间,今水土如此臣以为刚气未脱,虽多谓之上地。

  臣愚昧惟知直陈所见以为未为大地,管志宁之地学可谓历练胜过诸人,臣不胜犬马之愿。愿令再加寻觅二三处佳地必有水土和粹者,彼此比并择其极好者用之是,臣必断不稍存歧异固执之见。

  但所见者如此谨直奏。

  所见至易州贤德庄之地,看所画之图,管志宁所定之穴,诸处俱好,惟生定之朝山太近、太高,此处是一不足之处,谨一并奏明。


  11、雍正七年下半年,九凤朝阳山穴中发现大量砂石


  雍正七年下半年,九凤朝阳山吉地工程破土兴工,穴中之土,发现含有大量的沙石。雍正又命精通风水的大臣,对九凤朝阳山吉地再次详加相度,最后结论是废弃此地,重新寻找宝地。


  12、雍正七年闰七月,高其倬等在此来京相度


  雍正七年二月初八日,《福建总督高其倬奏谢格外天恩不加严谴罪愆折》。御批提到:

  今岁秋冬间,朕看刘世明若妥协,地方无事,意欲着你来,同管志宁商酌吉地风水之事,再面加训谕汝。但尚未定,临期候旨行。

  雍正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雍正皇帝在《钦差吏部左侍郎史贻直奏谢特命署福建总督并报自杭州起身回闽折》御批,告诉史贻直:

  福建总督高其倬着于闰七月初十内外起身来京陛见。高其倬未起身之先,可将地方事务一一与史贻直详悉说明,暂令协同办理;高其倬起身之后,着史贻直署理福建总督印务,俟高其倬回任,史贻直来京。史贻直接到谕旨后折返福建。

  刘世明时任福建巡抚,雍正帝初步考虑让他署理福建总督事务,以便让高其倬进京。但适逢在福建会同督抚甄别知府以下官吏事宜的钦差吏部侍郎史贻直,事毕返京,已到杭州,雍正帝立即下旨史贻直不必回京,返回福州;所有应奏事件,着具折具本陈奏。六月十八日,史贻直抵达福州府城。

  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史贻直以到闽后水土不服、心悸日增奏请回京,雍正帝朱批称闻知其情,并告诉史贻直:

  高其倬吉地亦选得上上之风水矣。因盛京三陵,命往观看,便道随路寻觅关外风水,或有上地,所以迟回数时,大概四月中五月初可回至闽任也。可支撑此两月可也。

  雍正八年三月,高其倬才回任福建总督。

49.jpeg

泰陵来龙,月永分千,万星拱辅,层伏层起,由亥之艮,又由艮之亥,正合紫薇天市二垣之局。中间过峡行龙,或拥作金水联珠,或拥作水木清华,或开三泰宝帐,或开五老围屏,层层蟠曲,统九星二十八宿之全

50.jpeg

右侧两条护龙,到穴前回身相迎,起两重案山



050.jpg

泰陵前面近处有两重案山,第一重为眠弓案,第二重为蜘蛛山


51.jpeg

参与雍正皇陵卜选的地理先生,主要是形势技术,立向技术,都是三合技术,但是泰陵向水不合三合技术,只采用三合技术的旺相分金而已,没有强制改向。至于民间最近两年流传的玄空、天星、三元等技术,皇陵一个也没有使用过,都是个别风水师自娱自乐的技术而已。

  13、雍正七年,十二月,定址易州泰宁山太平峪


  雍正七年,命怡亲王带领福建总督高其倬、户部主事管志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理钦天监监正事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员外郎衔任兼钦天监左监副任择善、内务府郎中海望、内务府郎中保德等人,于京畿附近重新相度万年吉地,范围很广,曾派大臣到东北盛京一带卜择、选出了11处备选吉地。最终选定易州泰宁山太平峪,为万年吉地。


  《清世宗实录》记载:

  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二,壬寅日。

  谕大学士等:

  朕之本意,原欲于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地。而堪舆之人,俱以为无可营建之处,后经选择九凤朝阳山吉壤具奏。

  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臣工,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今据怡亲王、总督高其倬等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等语。

  朕览所奏,其言山脉水法,条理分明,洵为上吉之壤。

  但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且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

  著大学士、九卿、详悉会议具奏。


  得旨,十八日,内阁九卿等上奏:

  谨按《帝王世纪》、及《通志》、《通考》诸书,历代帝王营建之地,远或千余里,近亦二三百里。

  如夏禹在浙江之会稽,而自启以下在山西之夏县,其同相去奚止千里;又商汤在河南府之偃师,太甲在济南府之历城,大戊在彰德府之内黄,武丁在陈州之西华,相去各五六百里;至若汉唐诸帝并在陕西,然汉高帝、文帝、景帝、武帝分见于今之咸阳、长安、高陵、兴平等县,唐高祖、太宗、高宗、元宗分见于今之三原、醴泉、乾州、蒲城等处,其间相去远者四五百里,近亦二三百里。

  地脉之呈瑞,关乎天运之发祥,历数千百里蟠结之福区,自非一方独擅其灵秀。

  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然易州、及遵化州、皆与京师密迩,实未为遥远。又泰宁山雄高群巘,抽脉自管涔恒岳而来,襟带百川,分水以拒马滹沱为界。相其形局,既属大地之凝庥,稽之典章,又合三代而同揆。

  伏乞钦派大臣、遵照定制,敬谨办理。自集纯嘏于万年,流嘉祉于奕叶矣。


  雍正皇帝下旨:

  大学士九卿等,引据史册典礼陈奏,朕心始安。

  一应所需工料等项,俱著动用内库银两办理。

  规模制度,务从俭朴,其石像等件,需用石工浩繁,颇劳人力,不必建设,著该部遵行。

  雍正七年(1729年)十二月,雍正任命恒亲王弘晖、内大臣常明、尚书海望、查克丹、侍郎留保、德尔敏为承修大臣,以后又续派侍讲学士塞尔敦、朝阳、郎中苏尔泰、罗丹苏、住安图等人为监督。


  14、雍正八年八月十九,破土兴工


  雍正八年八月十九,雍正太平峪万年吉地,破土兴工。


  15、重赏地理官员


  (1)、怡亲王允祥,欲赐予泰陵附近下葬,但是允祥不敢答应。后在允祥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以昭恩奖

  《清世宗实录》记载:

  雍正八年,五月,丙戌日

  谕内阁:怡亲王为朕办理大小诸务,无不用心周到。而于营度将来吉地一事,甚为竭力殚心。从前在九凤朝阳山,经画有年,后因其地未为全美,复于易州泰宁山太平峪,周详相度。得一上吉之地,王往来审视,备极辛勤。又恐随从人等,烦扰居民,将饮馔之属,俱不令前驱预备,常至昏夜、始进一餐。

  其所择吉壤,实由王亲自相度而得,而臣工之精地理者,详加斟酌,询谋佥同。且以为此皆王忠赤之心,感格神明,是以具此慧眼卓识也。

  其相近山水回环,形势联络之处,又有中吉次吉之地。朕以王经营吉地,实为首功,欲以中吉者赐之,王惊悚变色,惶惧固辞。

  朕鉴其诚心,遂寝其事,已而在六十里外涞水县境内,得一平善之地。曰:此庶几臣下可用者,奏请赐给。

  雍正八年,八月,辛亥日

  于王(怡亲王)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以昭恩奖。弘晈著封为郡王,世袭罔替。


  (2)、高其倬、着赏给一等阿达哈哈番。

  《清世宗实录》记载:

  雍正八年,九月,乙酉日。

  谕内阁:

  朕览高其倬等所奏太平峪吉地事宜,甚属妥协。

  大凡读书居官之人,通晓堪舆者甚少。即或知之,又往往以此为讳,不肯身任其事。高其倬乃封疆大臣,为国家树绩建勋,为己身扬名垂誉,原不必以此为宣力见长之地,乃其心以为国家之事,莫大于此。以一身协赞怡贤亲王,肩此重仕,筹度万全,无一毫瞻顾推诿之意。此实出于一片忠爱至诚之悃,不仅材识超群已也。高其倬、着赏给三等阿达哈哈番。

  管志宁、明图、任择善、海望、保德等,地理明通,赞襄勤慎,一并议叙。

54.jpg

泰陵神道轴线,在蜘蛛山前转向,为了是收易水河之逆水,同时对寿星山之朝山


  16、泰陵卜选者,均受到重赏


  查阅史书,参与雍正泰陵的众多地理名家,都被授予很高的官位。


  (1)、高其倬,加太子太保衔、赏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从一品

  高其倬、辽宁铁岭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迁内阁学士。历任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精通地理技术,因为卜选雍正泰陵有功,雍正五年加太子太保衔,从一品。雍正八年,赏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为三等男爵。

  雍正,对高家恩宠备至,康熙、雍正年间高氏子弟多出任显宦。高其倬所著《《堪舆家言》》是地理传世佳作。

  《清史列传·高其倬传》原话记载:

  雍正五年,入觐,加太子太保。

  上以其倬通堪舆术,命诣福陵相度。其倬还奏:“陵前左畔水法,因溢流更故道,弓抱之势微觉外张。当顺导河流,方为尽善。

  雍正八年,调江南江西总督。复召至京师,令从怡亲王勘定太平峪万年吉地,进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命署云贵广西总督。


  (2)、管志宁、加户部主事、进礼部主客司员外郎,从五品


  管志宁,江西瑞金人,秀才出身。精通相地风水之术,因家贫,曾在江苏、浙江、江西一带看地理风水谋生。

  清雍正五年(1723),授为户部主事,正六品,精通地理技术。雍正八年,因卜选雍正泰陵有功,管志宁升为礼部主客司员外郎,从五品。著有地理典籍《地理糟粕》一书,参与编著《钦天监风水正论》。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关于明图的记载


  (3)、明图、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正卿衔,从三品


  明图、镶蓝旗章佳氏,其哥哥偏图,原任三等护卫。其祖父松噶岱原任笔帖式,高祖为苏扎。

  明图、本为钦天监监正,正五品,精通地理、天文之术。因卜选雍正泰陵有功,雍正八年,授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正卿衔,正三品。

  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太常寺一般设有: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

  乾隆九年,编撰的《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

  苏扎,国镶蓝旗人,赖塔同族,世居牡丹村地方,国初征服。

  其孙松噶岱,原任笔帖式。曾孙常绶,原任步军校。杨舒,原任员外郎。元孙偏图,原任三等护卫。明图原任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卿衔。

  要特别注意,雍正时期的钦天监监正明图,与乾隆时期的钦天监监正明安图,不是一个人。

  《大清雍正九年岁次辛亥时宪历》后面的作者落款,有员外郎衔任兼钦天监左监副任择善的记载,此人参与泰陵卜选有功,得到封赏。具体封赏的官职,笔者还要继续研究。


  (4)、任择善


  任择善、经过笔者考证,任员外郎,兼钦天监左监副。精通地理、天文之术,参与雍正泰陵卜选,雍正八年被继续提拔。


  (5)、海望、内务府郎中加总管内务府大臣,授世袭云骑尉,正二品


  乌雅.海望,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孝恭仁皇后族侄。初授护军校。雍正元年,擢内务府主事。累迁郎中,充崇文门监督,正五品。

  海望,精通地理技术,参与卜选雍正泰陵。雍正八年十月,因卜选雍正泰陵有功,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赐二品顶戴。雍正九年,迁户部侍郎,仍兼管内务府,授内大臣。雍正十三年,授军机大臣。乾隆二年,泰陵完工之后,朝廷因卜陵有功,授拖沙喇哈番世职。


  (6)、保德、内务府郎中,加头等侍卫,正三品


  保德, 内务府郎中,正五品,精通地理技术。雍正八年十月,因卜选雍正泰陵有功,授头等侍卫兼郎中,正三品。


  17、雍正一朝,地理事物非常倚重高其倬、管志宁、明图、海望等人


  雍正一朝的大量重要地理,都出自高其倬、管志宁、明图、海望等人。比如:


  (1)、怡亲王允祥坟墓,出自高其倬、管志宁和海望等人


  雍正八年,亲自下谕旨,命令高其倬、管志宁、海望,为怡亲王允祥卜选陵墓。谕旨如下:

  谕大学士张廷玉著与管志宁等,悉心办理怡亲王兆域之地。

  雍正八年五月初六日

  雍正八年五月初六,大学士张廷玉奉上谕:怡亲王在日曾奏请涞水县水东村之地为兆域,朕已俞允。今王仙逝,其一切营建事宜,尔可与通晓堪舆之主事管志宁悉心计议,俟高其倬到京之日,再同详细商酌,海望著一同协办,绘图呈览。钦此。


  (2)、海望,参与雍正泰陵、乾隆裕陵

  乾隆初年,卜选裕陵,精通地理的海望,依然全程参与,这在古代皇陵卜选时候,非常少见,可见海望的人品、技术、德行非常过硬。

  1738年(乾隆三年)开始,乾隆命讷亲、海望等人和钦天监地理师们,到永平府、保定府沿山一带以及东西陵、密云一带寻找自己的万年吉地。经过再三勘选,东陵境内的胜水峪作为上等佳壤被选中。但乾隆皇帝并未就此表态。

  乾隆七年,乾隆派遣三泰、讷亲、哈达哈、海望、三和、阿里衮、张廷璐、德民敏及钦天监监正进爱等人再赴清东陵胜水峪万年吉地相度察看,经过这些人再次仔细勘查后,清东陵胜水峪,得到众人一致认可。

  乾隆四年,加太子少保衔。乾隆十四年,任户部尚书。


  (3)、明图和管志宁,选址直隶总督府


  雍正二年,设直隶总督时,直隶总督驻在保定城西北隅的明代总兵署旧址,地方狭窄。

  雍正七年(1729)初,钦天监监正明图、户部主事管志宁奉雍正帝特谕,择定直隶总督署基址,二人选定参将署,原明代大宁都司署,作为总督署的新址,奏请雍正帝获准后,由怡亲王允祥传谕直隶总督杨鲲筹建,于当年四月动工。


  (4)、高其倬、管志宁相度清朝祖陵之永陵

  雍正八年三月初三日谕内阁:

  向来朕闻福陵前面水法,稍更故道。祇以未得精通地理之人,未敢轻议。上年福建总督高其倬陛见来京,伊素精堪舆之学,特命率同主事管志宁等,前往奉天,敬谨相度。

  据奏陵前水法,因夏日溢口而流,太近左畔山脚,弓抱之势,微觉外张。应即行修理石工,俾循故道。则水抱沙圆,益增吉庆等语。

  朕览高其倬等奏摺及所绘图样,甚为明晰。惟是祖陵工程,关系重大。著将奏摺图样,发与满汉文武大臣等,公同阅看。将应否修理之处,敬谨定议奏闻。


  (5)、明图参与参与月食的预报和记录

  康熙七年定制,月食救护改在太常寺衙门进行。月食发生时,由礼部派一名司官前往观象台,督同钦天监官员测验所食分秒,并由钦天监奏复占验结果。如果因为天气原因,月食无法观测,则不做占验,例如:

  雍正十年十月十五日钦天监监正明图题观候月食本:

  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正卿衔臣明图等谨题,为观候月食事。

  本年十月十五日己巳望月食分秒并初亏带食方位已经具题外。臣等会同礼部祠祭清吏司员外郎鄂善、主事傅元甡齐赴观象台,公同天文科该值五官灵台郎刘国安等,候得自寅初三刻六分至辰初一刻四分,俱阴云遮蔽,不得考测,例无占验。

  雍正十一年四月十六日钦天监监正明图题观候月食本:

  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正卿衔臣明图等谨题,为观候月食事。

  本年四月十六日丁卯望月食分秒时刻并起复方位已经具题外。臣等会同礼部祠祭清吏司员外郎七什、主事周人骥齐赴观象台,公同天文科该值五官灵台郎明伦等,候得丑初刻十三分左偏下初亏,寅初初刻三分食甚,寅正二刻七分下偏右复圆。

  臣等谨按占书日:四月月食,魏国大旱;在心宿食,大臣有黜者;丁日食,年丰;月食后三日内,有雨则灾解。


  18、泰陵卜选,高其倬、海望两人被封爵


  关于清西陵的泰陵卜选,授予了两个人世爵位。

  (1)、一个是高其倬,雍正八年,因卜泰陵有功,赏高其倬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为三等男爵,后代可以降级世袭。

  (2)、一个是海望、乾隆二年,泰陵工成,朝廷因卜泰陵有功,授海望,拖沙喇哈番世职。

  拖沙喇哈番世职,相当于千总,顺治四年(1647),定名为: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1736),定汉字为云骑尉,正五品,后代可以降级世袭。

  关于清朝的爵位情况,以下世爵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一般爵位均为降级世袭,即子嗣承袭父爵,要降一级。如果承袭者本人无甚功勋,不能晋级。

  清初,尚处于爵职不分的状态。

  天命五年(1620年),论功序爵,列总兵之品三等,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其牛录额真俱为备御,每牛录下设千总四员。

  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

  五备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公。

  一二三等总兵,为一二三等昂邦章京,

  一二三等副将,为一二三等梅勒章京。

  一二等参将,为一二等甲喇章京。

  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

  备御,为牛录章京。

  顺治元年,加封公、侯、伯世爵,不久更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及拖沙喇哈番。

  乾隆元年(1736年),又比照汉称,定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哈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

  爵位主要如下:

  (1)、公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

  (2)、侯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

  (3)、伯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

  (4)、子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

  (5)、男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

  (6)、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分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7)、骑都尉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

  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叫世袭罔替,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由朝廷受予诰命,属于特典之列。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袭次数,一般是每一代减一等,袭次既尽,世爵也就取消。


  19、其他参与卜选的地理官员简介


  其他参与卜选的地理官员,还有兵部侍郎傅鼐、总兵官许国桂、总督河道中军副将李楠、陕西澄城知县举人崔辅鼎、秀才马元锡、秀才吴立、雍正二年进士艾芳等。但是都未查到有任何封赏。只是雍正二年进士艾芳,在其老家江西崇仁县刘家桥乡敕建牌楼。


  (1)、富察·傅鼐


  傅鼐,富察氏,字阁峰,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大臣。

  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雍正二年,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兵部侍郎。雍正三年,调盛京户部侍郎。

  雍正五年,富察·傅鼐,牵扯隆科多案,被发配黑龙江。

  雍正九年,召还,赴大将军马尔赛军营效力。寻予侍郎衔,授参赞大臣。十三年,使还,予都统衔,食俸。

  高宗即位,命署兵部尚书,寻授刑部尚书,仍兼理兵部。

  是秋,以勒借商银,回奏不实,夺官。寻命暂署兵部尚书。二年,授正蓝旗满洲都统。三年,坐违例发俸,发往军台效力。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

  傅鼐,精通地理技术,雍正三年二月,奉旨与钦天监监正明图等,卜选雍正的皇陵,在遵化州之东,得九凤朝阳地。


  (2)、总兵官许国桂


  许国桂、初由佐领,授参领。康熙二十九年(1690)从征噶尔丹於乌兰布通,中火器伤,得功牌一。寻授副将,累迁浙江黄岩总兵、江南京口副都统。康熙五十六年(1717)补汉军正黄旗副都统。

  康熙五十九年(1720),大军定西藏,许国桂领炮随征凯旋,叙功给云骑尉世职。雍正元年(1723),授宣化总兵。雍正三年(1725),迁汉军正红旗副都统。

  许国桂,精通地理技术,雍正三年年初,奉旨与钦天监监正明图等,卜选雍正的皇陵,在遵化州之东,得地九凤朝阳山。雍正四年,奉旨复查九凤朝阳山。

  雍正四年(1726),以原任总兵时,奉旨恩免兵丁应赔驼载马匹,兵丁私立碑为国桂颂德,后任总兵黄廷桂劾之。部议革职,拟斩监候,寻病殁。其云骑尉世职停袭。

  许国桂的父亲为许嗣兴(~1720),原名许嗣印,字衍公,汉军镶蓝旗人,籍贯奉天开原(今辽宁开原),官至福建巡抚,后因案革任。许嗣兴的父亲,为云南提督许得功。

  钦定八旗通志 《卷二十九》记载。许氏家族世袭孝陵副将:

  孝陵副将,以许嗣荣之子许国桐管理,许国桐故仍以许国桂管理,许国桂升任宣化总兵官,以其子许煓管理,许煓縁事革退,以其弟许烇管理。许烇縁事革退,以许焕管理。许焕故,以其侄许治基管理。许治基故,以其子锡福管理。


  (3)、李楠、总督河道中军副将


  李楠、总督河道中军副将,精通地理技术,雍正四年正月,与钦天监监正明图、副都统许国柱等,前往相度雍正皇陵初选位置九凤朝阳山。


  (4)、崔辅鼎、举人、陕西澄城知县


  崔辅鼎,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一年癸酉科举人,本为陕西澄城知县,因贪污积头,大约雍正三年,被革职。

  崔辅鼎,精通地理技术,雍正四年正月,与钦天监监正明图、副都统许国柱、李楠等,前往相度雍正皇陵初选位置九凤朝阳山。

  雍正初年,允许州县火耗加二,这些加征的税收,去了两个地方,一是解藩库佐军,二是视州县大小,拨还一定数量的银子,作为养廉银。如果还有盈余的,名叫积头。这些积头,大多落入了州县官吏的私人腰包,崔辅鼎,因为贪污积头,而被参革。

  清朝初年,汪景祺在《西征随笔》中提到崔辅鼎,为陕西澄城知县。原文如下:

  州县火耗但许加二,皆解藩库佐军,兴视州县之大小,拨还银若干两为养廉之资,而耗羡加二,解藩库外尚有赢余,名曰积头,州县于上司概不馈遗差,足自给。两年以来,雨?时若,虽西陲未罢战,而民不知兵,元气为之稍复。犹有不肖州县,如州之赵学泗,澄城之崔辅鼎,雒南之范理,甘泉之杜琅,米脂之尚崇安,淳化之汪碧,皆参革之。


  (4)、马元锡、秀才出生


  马元锡,秀才出生,著名诗人、地理学家,因精通地理技术,参与雍正皇陵卜选。


  (5)、吴立、秀才出生


  吴立,字礼存,秀才出身,安徽当涂县花津镇人。雍正四年,吴立因精通地理技术,参与雍正皇陵卜选。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应太平府廪生考试,即以“岁贡”进入京都国子监读书。

  吴立无意仕进,回到乡里,潜心著述,并名其斋曰“破壁斋”。在斋之东隅有老梅二株,皆百年外物,每当花月烟浮,晨昏雨露,吴立于此顾盼成吟,亦觞亦咏,得绝句一百首,首成《梅花百咏》。又以清廉自励,“为觞咏破壁斋”,而著成《破壁斋集》一书。书中收有他早期的诗文及《梅花百咏》,书前有宜兴进士储雄文作《序》,称其诗除“有古人典雅语意之外”,则“别有会心,所谓梅花字字香也”。吴立虽名其室曰“破壁斋”。


  (6)、艾芳、雍正二年进士、敕建牌楼


  艾芳,江西崇仁县刘家桥乡人,雍正二年进士,曾任山西芮城知县。因精通地理技术,参与雍正皇陵卜选。

  刘家桥乡老人传说:艾芳后来辞官回乡,雍正皇上多作挽留,便问:你是要名,还是要利?

  艾芳回答:我什么都不要,回乡只因家中有七旬老母。

  雍正皇帝十分感动,临走赠三斗两升黄金,敕建牌楼奖励。如今牌楼的遗址还在,只是接近倒塌。


53.jpeg

鸟瞰泰陵的神道建筑

0.jpg

鸟瞰泰陵的陵寝建筑

1.jpg

五孔桥前,正看石牌坊和大红门

2.jpg

正看大红门前的石牌坊

3.jpg

侧看泰陵前有易水河,在蜘蛛山外暗拱

4.jpg

近看石牌坊

5.jpg

大红门,东西各自还有一座石牌坊

6.jpg

近看大红门

7.jpg

近看下马碑,上刻满汉蒙三种文字,下马碑汉文为: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8.jpg

正面看具服殿

9.jpg

侧看神功圣德碑楼


10.jpg

神功圣德碑楼,旁边的华表

0011.jpg

神道在蜘蛛山前转弯


011.jpg

神道碑亭前,正看穴前第一重案山

11.jpg

侧看神道碑亭和隆恩门

12.jpg

近看隆恩门

13.jpg

正面看燎炉


17.jpg

侧看宝城的城墙

18.jpg

侧看方城内的哑巴院,地宫入口就在其下面

19.jpg

近看明楼内石碑,上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御书的“世宗宪皇帝之陵” 几个大字

20.jpg

侧看明楼

21.jpg

侧看棂星门。

全文完。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建筑风水学

返回版块

4.57 万条内容 · 1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莲花地,怀柔区桥梓镇前庄佟康年墓

  文/陈益峰   1、佟康年简介   佟康年字晋公,辽东人。康熙十九年,任福建布政使。恤灾伤,施医药,以济人救物为事。闽、候二邑,里役逋粮,拖累有年,康年捐数千金,代为偿补,民甚德之。 阅读此文前,先不要往下看,清大家看看此图,您心中的穴位,在哪里? 再来一张照片,大家继续感受一下?您心中的穴法在那个位置? 每一个名师点地,手法不一样,千变万化。地理的气脉,非常隐晦,不会因为您是名师,就看得准,智慧的人,常常眼力更好。所以很多富贵依然出自穷苦家庭。我只有不断去现场,看现实的发坟,和我们心中穴法到底误差有多大,才能有所进步。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