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生态园林 \ 从数千年中华文明走来的建筑一北京四合院~!隐藏在胡同中如今仍充满烟火气的历史~

从数千年中华文明走来的建筑一北京四合院~!隐藏在胡同中如今仍充满烟火气的历史~

发布于:2021-06-24 16:48:24 来自:园林景观/生态园林 16 529 [复制转发]

在帝都生活近20年
每次当我给别人介绍北京的时候
总会想到一点
什么最能代表
800年历史悠久的北京城?
是故宫?
是颐和园?
还是天坛?
或者是前门正阳门?

大家都有各自的答案
而在建筑学家 设计师眼中
最能代表北京城的建筑物
不是那些耀眼的紫禁城
而是隐藏在胡同市井中
至今仍充满烟火气的
北京四合院
(鼓楼下的四合院,摄影师@蒋晨明)


看似平凡的建筑物
却是北京城市最深厚的印迹
融入北京城的血脉
甚至北京城本身
就是无数四合院的组合


 01 
起源

大约在6千-7千年前
大小氏族部落
散布于中华大地
他们摆脱穴居、巢居
这样低级的生活
开始建屋修房

距今约3000年的
西周 时期
人们已经将房屋围合在一起
庭院 为中心
合院式建筑开始形成
(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宫室复原,为典型的合院式建筑,也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合院式建筑实例,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合院式建筑外部相对封闭
内部安全,宁静
而且组合非常灵活
打造出丰富的生活空间与场景

慢慢的
合院式建筑
在历史上不断被保留下来
从汉代画像砖
(汉代画像砖中的合院,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到唐代敦煌壁画
(合院作为庭院的一种,在下图的敦煌壁画上可以看出合院式格局,观点出自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

再到宋代绘画
合院作为庭院的一种,在下图上可以看出合院式格局,观点出自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

元代 明代 清代
合院式建筑已经遍布全国
从北方的东北大院
到江苏浙江的“四水归堂”
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式”
到云南特色建筑的“一颗印”
越向南,院落越小

当时人们特别推崇
合院式建筑
在中国辽阔大地上
延续几千年之久
北京四合院
正是其中之一
也是最有韵味的那部分
(庭院空间地域分布示意 ,制 图@张靖&陈思琦/星球研究所)

而最让四合院“享誉”中华大地
是在元代和明代

作为大一统王朝
这两个朝代均定都在北京
成千上万的各地土豪,大臣
纷纷在北京城修建宅院
更有十万工匠、百万民夫
来营建皇帝的宫殿
四合院 自然而然成了
上至皇帝 下到臣民的不二选择
(元明二代北京发展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我们先从平民说起




 02 


民宅




三座房屋围合


称为 三合院


同理,四座房屋围合


成为 四合院




围成一个庭院


称之为 一进


围合出两个庭院


称之为 两进


以此类推


(三合院、四合院、两进四合院和三进四合院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三进四合院 为例


大门通常在院子的角上


(大门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是四合院的“形象”


同时也彰显主人的身份


屋主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


着重对门进行营建


以求匹配自身的社会地位


婚嫁中人们通常提到“门当户对”


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大门结构,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通常,大门右边有一个小房间


用来当作值班或者门房


左边还有一排房子


因背对街巷而称为 倒座房


是整个四合院中形制较低的房屋


通常用来当作客房,或者佣人们居住


(倒座房及门房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进入大门


就是 第一进庭院


用于接待来客


(第一进院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再向里走


便会经过 二门


这里就是内外“分界线”


一般来说,男性客人就到这里了


而内部的女眷也一般不会外出


所谓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二门位置,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有的时候,在二门两旁


分别矗立着两根悬空的短柱


柱子下方雕刻莲花花苞的形状


这种二门又称 垂花门


垂花门结构示意 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二门内侧


还有屏风作为遮挡


如有客人光临


视线会被挡在二门之外


以保护主人的绝对隐私




进入二门之后


才算进入四合院的核心部分


这里是 第二进庭院


(第二进院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第二进院由 正房 厢房 等构成


正房两边的小屋为 耳房


东西相对的房屋


就是我们常说的东西厢房

晚辈一般住在厢房


耳房空间较小


一般作为储物间或书房等辅助房间


(正房、耳房、厢房位置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正房


是四合院里等级最高的建筑物


如同故宫里的太和殿


庄重威严


四排柱子前后排列


而且设置外廊


面积大,光线好


往往长辈居住在此


体现明确的等级、辈分


(正房结构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


也会设置走廊


方便下雨天行走


也是很好的连接


(廊道示意, 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正房厢房围合的庭院


常常摆放一些石桌石凳 养鱼养花


这是全家人的“娱乐中心”


民间有云


自成天地,其乐融融


这是对四合院内院最恰当的描述


(四合院内院,摄影师@蒋晨明)






庭院并没就此结束


通过耳房旁边的小通道


在正房背后,藏着一个庭院


第三进庭院


(第三进院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





三进院落中的房屋


后罩房


私密性最好


通常设置为厨房,库房


或者留给家里女眷居住


(后罩房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到此为止


一个标准的 三进四合院


完全呈现出来了


内外有别,上下有序


廊檐下岁月静好


窗扇间人世安宁


(三进四合院剖透视,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







 03 


府邸




前面我们展示的只是民宅


而权贵们的四合院


会有四进院,五进院


权贵或是富甲一方的商人


甚至是七进院九进院


这样级别的宅院


人们称之为


“大宅门”


(五进四合院,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明清官僚


和珅、纪晓岚、于谦、杨继盛、


祖大寿、洪承畴、张之洞、李鸿章······


都曾有过超级四合院


(李莲英故居,摄影师@张自荣)






而皇室王族


拥有十三进院稀松平常


正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




而且


他们将四合院进行排列


扩展为 多跨四合院


向西称为“西跨院”


向东称为“东跨院”


(东、西跨院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横跨后的四合院


再进行景观设计


打造出无与伦比的建筑群


南锣鼓巷的 文煜宅第


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下图为文煜的宅第当中的可园,他是清代光绪年间大学士,可园为其宅第中的一部分,原绘者为马炳坚,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多跨多进四合院中


最经典的代表是


三跨十三进院的 恭王府


占地6.2万㎡


横跨南北两个街区


(恭王府平面布局,制图@张靖&李张子薇/星球研究所)






谈到雕梁画栋


恭王府堪称极致




恭王府院中


胜似江南


(恭王府湖心亭,图片源自@VCG)






此外还有


涛贝勒府、永璂贝勒府、顺承郡王府


端郡王府、孚郡王府、循郡王府


宁郡王府、克勤郡王府、肃亲王府


淳亲王府、庄亲王府、仪亲王府


礼亲王府、庆亲王府、郑亲王府


定亲王府等等


大型四合院王府遍布北京城


(北京现存王府地图, 制图 @陈思琦&张靖/星球研究所)






当然


最顶级的多跨四合院是皇帝居住的


紫禁城




紫禁城可以看做一个




超级多跨四合院




灰墙灰瓦在这里升级为


朱漆琉璃顶


大门、二门升级为


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等


(航拍故宫,大清门已拆除,图片源自@VCG,标注@张靖/星球研究所)






其中


午门 从一个门洞


升级为三个庞然巨门


外加两个隐藏的掖门


中间是皇帝的御道


西侧门走宗室王公


东侧门走文武官员


秩序井然


(雪中的午门,摄影师@宋达)






穿过午门、太和门等重重门禁


是3万㎡的超大中心“庭院”


太和殿广场


(太和殿广场,图片源自@VCG)






广场正对的便是“正房”


太和殿


一座十一开间金顶红墙的宫殿


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的台阶之上


(故宫三大殿,从左至右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图片源自@VCG)






穿过三大殿之后的乾清门


才进入 内廷




内廷中


又包含着众多大大小小的四合院


包括


乾清宫、养心殿、毓庆宫


长春宫、咸福宫、永寿宫


储秀宫、太极殿、翊坤宫


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


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


等等




整个紫禁城


就是这些大小四合院的组合


皇帝、妃嫔、奴仆


无数生生死死、悲欢离合


都在这一个又一个院落中上演




(故宫卫星图,图片源自@Esri)








 04 


北京城




平民、富室、权贵、皇帝


芸芸众生的四合院


组成了中华帝国的都城


北京城




根据《乾隆京城全图》


清代乾隆时期的北京城


共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所


棋盘式布局的街道


将这些四合院划分成不同的区块




最小的道路单元


沿用元大都时期的称谓


胡同


(北京四合院与胡同,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胡同名称各异


基本可以反映居住人群的特征


以平民为主的胡同取名


牛蹄子胡同、鸡爪胡同


母猪胡同、屎壳郎胡同、嘎嘎胡同


烧饼胡同、张秃子胡同


等等




以富户为主的胡同取名


养廉胡同、松鹤胡同


库司胡同、永昌胡同


寿逾百胡同、百花深处胡同


等等




以官员为主的胡同取名


把台大人胡同、参政胡同


济州卫胡同、无量大人胡同


石大人胡同、三宝老监胡同


等等


(白塔寺周围的胡同,摄影师@纪一凡)






胡同之上


则用 街坊 划分


更高一层的片区




德胜门大街、鼓楼大街、安定门大街


东直门大街、朝阳门大街、东长安街


西长安街、阜成门大街、西直门大街


等九条主要的大街


将各个片区连接在一起


(街坊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街坊之上


内城又按 八旗 划分居住区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


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分列八旗,拱卫皇居”


外城则是汉人的居处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八旗分布, 制图 @ 张靖/星球研究所)






至此


一个以紫禁城为核心


等级森严、布局有序的




北京城




终于诞生


一个由模块化四合院组成的


简单而伟大的古都


(1966年9月21日北京卫星图,图片源自美国国家档案局, 标注 @ 张靖/星球研究所)






 


四合院已经沉淀为北京的底色


城市不论如何日新月异


四合院都会稳卧中央


构成这个城市的底色




这就是


北京四合院


它从数千年的中华建筑文明中走来


一步步升级成偌大的北京城


渗透到北京的骨髓


(紫禁城 体仁阁和中国尊,摄影师@柳叶氘




全部回复(16)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小刘大大
    小刘大大 沙发

    为啥没有9跨9进的四合院,哈哈哈 想多了

    2021-06-28 17:14:28

    回复 举报
    赞同1
  • liwangy
    liwangy 板凳

    非常非常感谢楼主总结和共享!图文并茂,可以说是非常直观和明了了。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无不凝结了古代人们的智慧,无不展示了古代的工匠的精神!喜欢!

    2021-07-05 11:02: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ubo2635
    hubo2635 地板

    图文丰茂,经典资料,谢谢分享!

    2021-07-05 10:49: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xitaihou
    xitaihou 4楼

    谢谢楼主分享

    2021-07-05 09:41: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fghm22
    fghm22 5楼

    这个内容好,很清楚四合院的变化。

    2021-07-04 22:45: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点击查看全部回复(16条)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生态园林

返回版块

1.43 万条内容 · 6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世遗西湖丨散落湖山的综保记忆(一)

2021年6月24日,是第二个杭州西湖日, 也是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日。 在申遗落槌的背后,是十年西湖综保的付出。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