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交通规划 \ 以“东台鼓楼路”为例,谈“美丽街道”设计思路!

以“东台鼓楼路”为例,谈“美丽街道”设计思路!

发布于:2021-04-23 08:36:23 来自:道路桥梁/交通规划 0 37 [复制转发]



01

楔子


这两年,“城市更新”成了一个热门的词,高频的出现在很多场合,作为设计师的你,自然也不会陌生。


今天这篇文章,良子想借着一个不成功的项目,浅谈下城市更新中一个 细分的设计市场——美丽街道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区域的组成部分,是最容易出形象的地方。所以, 通过提升街道的面貌,达到激发城市活力的目标,成为了各地政府的共识。 因此,全国各地的美丽街道项目层数不穷。



02

谁的街道?


街道属于谁?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


在汽车还没有普及之前,街道属于行人和自行车。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现在的街道毫无疑问属于机动车。



伴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还街于民”的呼声开始不绝于耳。 有一本书叫 《抢街》 ,描绘的是美国纽约的街道如何升级改造,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共关系的变化,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谁的街道?” 这个问题,虽然未必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每个人心中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标准答案”。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所以,在做设计之前, 想明白“谁的街道”这个问题,就能规避方向性的错误,也就不会一味的去追求“网红效应”了。



03

分类&分级


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七八线城市,我们经常听到业主说: “我们要对标XX城市” 。而这个XX城市可能离着我们十万八千里,两个城市的规模和能级,知名度等都不可相提并论。


虽然“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并不是盲目的“攀比”,一味的“模仿”就能成为那个对标的城市


在美丽街道这个设计课题上,我觉得也应该”量力而行“,所以提出 ”区域分类,管理分级“ 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在一线城市,基本会把 街道空间分成3类区域 。(大致如下图)



其实很多3、4线城市的核心区域都呈现着三类区域的面貌,却憧憬着成为一类区域的样子,这中间有不小差距,难度不小啊。有时并 不是设计上无能为力,而是管理跟不上



以东台鼓楼路为例(上图):


问题一:占道经营,影响通行!

问题二:停车规划不合理!

问题三:业态低端,影响市容!

问题四:建筑风格混杂,断层痕迹明显!


这些问题,其实大多数的城市街道都在面临,而且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应对。 既要保留市井的“烟火气”,又要让街道“美轮美奂”,这个题本来可能就“无解”。




上图是文和友的一个项目,这是一家致力于营造市井场景的餐饮文化传播企业,我想各地政府是不太能接受管辖下的街道呈现这种状态的吧。



东台鼓楼路多数路段属于第三类区域,以整治为主;而更新的目标可以定位为第二类区域,以精致和活力作为提升的目标。


所以, 在东台这个项目上,我们对项目的定位是向上海愚园路学习,而不是新天地。


除此之外,我们还给城市管理“献计献策”。


对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的活动,坚决取缔。

对业态低端、影响形象的商家,以“腾笼换鸟”的方式调整。

对停车规划不合理的现象,通过调整原有管理标准来实现目标。


这些都是提升街道形象的必修课。不然,设计的再漂亮也是枉然,没过几天又恢复到原来”脏乱差“的状态了。



04

分区统一


很多城市的核心区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 由于建设年代的不同,建筑风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大杂烩) 。所以,一条2公里长的街道,可能会有各种形式的建筑,风格更是五法八门。


东台鼓楼街也是同样的问题。如上图,设计范围可以分成东、中、西三段,其中中段还规划成了步行街。这条街的风格也是非常的多变啊,中式、欧式,红屋顶、灰屋顶,一应俱全。(如下图)



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就是: 完全统一成某一种风格。


那到底是哪种风格呢?

设计师们开始挖空心思,牵强附会了。



我就见到过把一条街道打造成日式风格的,虽然设计上看还不错,但最近“福岛核废水直排大海”的新闻一出,这条街生意还好吗?


我还记得有一年抗日游行,很多日系车和商家被砸了,味千拉面也在其中。后来味千发声明说:自己是家香港企业,是被误伤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发表自己喜好的权利。 再加上 现在网络发达,不管选择哪种风格,都会有质疑之声。


还记得常德路店招事件吗?



对于不同建设时期,不同建设标准引起的建筑风格不统一问题,我们可以 采取“因地制宜,分区统一”的办法来实现城市面貌的协调统一,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也不磨灭城市居民的记忆。


05
设计落地

完成了前面一系列的论证和推导,就来到了设计环节。

设计界面
首先我们建议美丽街道的设计界面, 不是单纯的沿街底层区域(3米以下),还应考虑二层以上部分 (如上图)

局部平屋顶的建筑 ,还可考虑“平改坡”,提升城市风貌的同时,解决居民屋顶渗漏问题,给居 民更多获得感。


场所营造    
街道空间的构成,除了 要满足人的整体 视觉观赏需求, 还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 审美要求。

不同的观赏距离,不同的观赏角度, 产生的风景都不一样。 通过对“材质”、“色彩”、“视线”等的规划,合理运用,达到“场所精神”的营造目标。


工种协同
任何一条的街道更新,都涉及“建筑、景观、给排水、电气“等多个专业,还有绿容局、城管、街道等多个部门的协同管理。

所以,城市更新类项目虽然体量不大,但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组织协调工作是设计效果落地的有力保障。
基于对美丽街道空间更新的思考,对 东台鼓楼街 项目的初步理解,我们完成了以下的设计成果,并节选其中两个节点展示。

节点A
是一个以欧式风格建筑组成的十字路口,但因为颜色和材质不统一,建筑符号也有差异,导致整体效果不理想。


在更新设计中,我们发现建筑拆除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采取了统一其颜色和符号的方式,强化其风貌,达到更新的效果。


节点B
是一段300米左右长的街道,其红砖的元素比较”显眼“,其他特征不明显,也没有特殊的文化符号。


在更新设计中,我们提取了街道原有的红砖元素,设计成局部统一的风貌,从而强化商业气氛,激发城市活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会运用到很多的设计原则和主义,穿插不少的设计手法和手段。但归根结底, 设计是建立在一定”逻辑“上的效果表达




06
城市运营

仅从一个项目谈城市运营,难免有一些小题大作。但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运营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不少开发企业也开始转型成城市运营商,比较著名的有万科、花样年等。


而在美丽街道项目中,我们除了要考虑硬件,比如建筑、构筑物,设备装置、景观绿化等。 更需要关注”软质“的,"无形"的一些东西。

比如:一年365天,每一天其实都不一样。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就可以做一些特殊的活动,来提升节庆的氛围。



另外,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文和艺术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街头的一些艺术和文化设施也慢慢出现在中国的城市和街道上。


智慧城市的口号也被提出了一段时间,除了街头密布的摄像头等设备来保障城市的安全之外,一些商家也开始通过互动设备来采集数据 (T字开头企业就是一部部移动的数据采集设备) ,所以街道成了各家必争之地。


街道由无数的人、物、信息流组成。 街道的更新,我们的政府除了 关注建设期,更应该建立起“运营”的思维,长效管理。


07
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个失败的项目。但通过对这个项目的反思,我们还是有所“收获”。

谁的街道?谁在 抢街?我们找到了答案—— 人民的城市

针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街道,我们采用 区域分类,管理分级 的方法。

时代的烙印,街道的“断层”现象,我们采取了 “分区统一,因地制宜” 的策略。

美丽街道是城市更新重要的组成部分,而 运营城市的观念可以从街头开始!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交通规划

返回版块

3118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基础设施项目降本增效指引手册202

基础设施项目降本增效指引手册2020 2021年度《市政路桥实战参考》百度网盘会员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