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PKPM \ 柱的轴压比限值为什么比规范“小”了?

柱的轴压比限值为什么比规范“小”了?

发布于:2021-03-18 08:52:18 来自:建筑结构/PKPM 0 973 [复制转发]

柱的轴压比限值为什么比规范“小”了?

孙富强


Q1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跨比大于2的柱构件,抗震等级四级,混凝土强度为C50,为什么轴压比限值为0.85?

A:

如下图,剪跨比大于2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柱构件,抗震等级四级,混凝土强度为C50。


查看模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4级,剪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为C50,根据《抗规》6.3.6表,框架-抗震墙结构柱轴压比限值应该为0.95。


首先,模型在参数定义里面模型勾选了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照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柱轴压比限值按照框架取为0.9。


其次,《抗规》6.3.6条规定:对建筑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软件程序在处理时,将框架结构>40m,其他结构>60m,判定为较高建筑,柱轴压比限值执行减小0.05;本模型场地为IV类,高度>60m,符合程序执行要求。


所以,该模型结构柱轴压比的限值实际应为:0.9-0.05=0.85。


Q2 :型钢混凝土柱节点域剪压比如何手动核算值与程序计算不同,这是为什么?

A:

如下图所示柱尺寸,抗震等级为一级,上侧连接为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500mm×700mm,下侧为H型钢梁,截面尺寸为300mm×500mm,程序计算出柱节点域Y向剪压比超限。

用户根据规范要求,手动核算为9095.625kN,而程序计算结果却是6774kN,这是为什么?


根据《组合结构规范》6.6.2,先反算出型钢混凝土柱Y向的节点有效截面宽度。

并且,其中梁截面宽度取上下侧均值,即:

综上,能够校核出程序输出的节点域抗剪承载力。



Q3 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二级,为什么勾选了“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限值时设置为构造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0.3,还是生成的构造边缘构件?

A:

程序对于抗震墙边缘构件类型的确定,首先要根据《高规》7.1.4条生成底部加强区(底部加强区可以交互定义);


(一)当不勾选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限值时设置为构造边缘构件时,底部加强区及相邻的上一层全部的抗震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它层墙设置为构造边缘构件。


(二)当勾选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限值时设置为构造边缘构件时,


底部加强区及相邻的上一层,依节点自上而下向下搜索至嵌固端,此区间各层的每个抗震墙构件均依据嵌固端对应位置墙构件的轴压比判断生成边缘构件类型。参照7.2.4表的规定限值,小于限值时,则构造边缘构件;大于限值时,则约束边缘构件;


对于嵌固端以下部位,依据的是本层各个抗震墙自身的轴压比进行判断决定边缘构件类型。


此外,对于底部加强区及相邻的上一层有门、窗的抗震墙,若依节点向下搜索至嵌固端,嵌固端对应位置无对应节点时,则根据本层抗震墙自身的轴压比决定边缘构件类型。


具体如下图:

(a)嵌固端在地下室顶板

(b)嵌固端下移的情况


Q4 :单层模型模型生成数据后,计算简图出现梁丢失,是何原因?

A:

问题模型及处理前后的计算简图如下:


首先,程序对于墙梁相交节点标高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如下:


因此,程序是将墙体所在层所有梁被强制移动到墙顶标高位置处,而构件不是丢失。


此外,将底部的墙删除了之后,也会出现一个梁丢失。


程序在处理对层间梁时,对与楼层标高(或上节点高)高差为500mm以内的,忽略该高差,将其合并到楼层标高(或上节点高)处。


Q5 :一层框架结构完全对称(包括荷载、构件等),为什么楼板X向、Y向配筋值不一样?

A:

如上图,查看计算书可知: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As值不一样。


分析可知:在板施工配筋时X向、Y向交替一层一层铺设,X向、Y向不在同一层内,这就导致X向、Y向配筋计算时的H0值不一样,继而As值不同。


对于双向板房间底筋,程序默认X向配筋在上,Y向配筋下进行配置。



供稿: 孙富强

审稿: 刘孝国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30.83 万条内容 · 4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PKPM-PC叠合板短暂工况验算解析(二)

PKPM-PC叠合板短暂工况验算解析(二) 原创 赵瑞阳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