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工程师的表达技巧

工程师的表达技巧

发布于:2020-12-24 14:03:24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0 362 [复制转发]


今年7月份,我在公司内部做了一个主题分享——《如何写好一份结构技术报告?》

这次分享的准备工作,大概花费了一周的业余时间,凝聚了我过去几年关于“表达”这件事儿的思考。

报告的反响不错,但真正理解的可能不多。

随后的几个月,我在线学习了几场结构技术讲座。很多讲座,内容都非常好,讲授者也是非常厉害的专家。但报告却充满了浓郁的照本宣科式地说教,效果并不好。

我在想,表达,无论是说,还是写,并非一项与生俱来的技能,它需要反复锤炼和精进,结构专家也不例外。

反观我听过的韩老师的几次报告,逻辑清晰,表达简洁有趣。作为听众,感觉舒畅而富有启发。

你看,好的表达,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刚需。

前段时间,我恰好读完了史蒂芬·平克的一本书——《风格感觉》,这本书是讲写作,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关于表达的启发。

综合以上种种际遇,今天我们来谈谈表达这件事。

表达,需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是警惕“知识的诅咒”。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

你难以想象,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这件事的人看来是什么样子。

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沟通,但人和人之间的知识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其实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沟通的前提,是假定这些差异不存,那将非常荒谬。

彻底解除知识的诅咒,很难。但至少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做, 当心术语、缩略语及技术名词的使用 。一个表达者,如果不能放低姿态,就很难触及更广泛的共鸣,到头来只是在自说自话。

举个例子,广东省地基规范对花岗岩土层泥浆护壁有个侧阻折减,这个技术点在过往的讨论中我重复过几十遍,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一个缩略语“省规花岗岩土层侧阻折减”。有一次,我跟甲方的工程师讨论技术问题的时候,这个知识点被我用缩略语一笔带过,他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才发觉自己中了“知识的诅咒”。

还有,我们经常写方案对比,前面是方案描述,后面是表格对比,表头通常就是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逻辑是清晰的,写作者闭着眼睛都知道方案1~方案N分别是什么,但读者记不住,不得不对着前面的说明,弄清楚各个方案之间的差异。显然,一个更好的办法是,在表头中简明扼要地直接注明方案是什么。

对一名专业人士来说,使用缩略语和技术名词,是一种诱惑,因为可以少敲几次键盘,但是作者忘了,他们为自己生命所省下的几秒钟,代价是偷走读者的许多分钟。

当我们面向的群体越广泛,这种现象可能越严重。把专业知识介绍给非专业人士,表达要去专业化,不必多说。

我们就谈专业报告,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200人+的会场做技术汇报,在座全是结构工程师,使用缩略语、技术名词以及实际案例时,依然要小心,这和三~五个技术专家之间的讨论,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技术术语不可避免,也应该尽量使用大家都易懂易记的词。同事有一次外出开会,对方的汇报者屡屡提及“鲁棒性”,在结构工程领域,这绝对是一个冷门术语,为何不使用一个更容易理解的词汇,比如“可靠性”或“稳定性”来代替呢?

“改善自己的表达,我们需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感。虽然这不一定能使你在生活各方面都变成更好的人,但它将成为你对读者或听众保持恒久善意的源泉。”

关于表达,我们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友善。

表达,需要学会的第二件事,是放弃专家腔,更自然地对话。

我举一个书上的例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本文将评述这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

这样的文字(专家腔)无聊乏味,但偏偏比比皆是。将这些坏文字扔到一边,看看更自然的表达是怎样的?

小孩子不用专门上课,就能获得说一门语言的能力。他们怎么做到的?

记住,你的写作是与读者对话,你关心的,不一定是读者关心的。你是试图向读者解释一些重要主题,而非向他们说明该主题将有多困难,它背后的学术争议有多复杂。

专家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滥用抽象名词,包括两类,“性度力”与官僚体。

比如:专注度、自由度、可信度、关联度、相关度、聚合度、生活满意度、显著性、安全性、易用性、自觉性、特异性、敏感性、科学性、鲁棒性、效度、演讲力、自控力、沟通力、领导力, 这些词语都过度抽象,如果我们可以用更具象,更明确的表达,这些抽象名词,统统应该被砍掉。

什么是官僚体?文章中充斥了大量“问题”“模式”“水平”“观点”“模式”“策略”“变量”等元感念,即概念的概念。

对比下面两句话:

在实际的 层次 上,我很怀疑修订宪法能否行得通。但是在追求的 层次 上,宪法修订 战略 可能更有价值。

我怀疑修订宪法实际上能否成功,但追求它可能是有价值的。

结构专业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隐性的,除了行业本身的特性所致,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工程师的交流太专业化了,其他人员很难理解。

去专家腔,去专业化,更自然地和其他非专业人员交流,和他们共鸣,这是我们学会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重要的事,表达要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词汇。

一些修饰词,如“看似”“显然”“几乎”“某种程度上”“相对而言”“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而言”,有时候必要,却过于乏味。如果你用过头了,还会给读者或听众不良暗示——作者不愿对文字承担责任,随时准备拍屁股走人。

为什么大家会养成这种习惯?

因为我们怕别人挑错。把观点模糊化,如果批评者来挑错,我们就很容易为自己开脱,或者至少减轻责任。但我想,这是没有必要的。

正如托马斯和特纳所解释:“如果准确仅仅是为了准确,那就是迂腐。作者可以明确表达那些次要的观点,但并不保证其准确无比。作者与读者有约在先:读者不能对这些次要观点吹毛求疵,因为它们不过是论据而已。”

我们期望读者是理性的,同时,读者也期望,创作者能为自己的表达负责。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结构技术本身含有经验性的成分,我们不总是可以得到绝对性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表达上的缓冲别无选择。这时最好给陈述加上限制条件,说清在哪些情形下该陈述不成立,而非总给自己留后路或对自己的真实意思含糊其辞。

上面谈到的“模糊表达”,是比较初级的。我有更奇葩的经历。

有一次,我们开基础选型会,会上我提到“通常情况下,筏板基础比桩基础更经济,针对我们这个项目,经过方案对比,筏板基础确实更省”。对方的一个大领导说,“是吗?筏板基础一定比桩基础更经济?我认为,没有这么绝对吧。”

有些人,辩证法学得很好,凡事都辩证来看,逻辑上你找不出BUG,但他就是没有观点。他讲了很多,但又起到“什么都没讲”的效果。

这些人,特别擅长于把问题模糊化,把自己的观点模糊化。你和他谈具体问题,他和你谈宏观;你谈方案,他谈细节;你谈计算,他谈概念;你谈技术,他谈哲学。总之,他永远不会错。

清晰有力的表达,约等于一场冒险,过于爱惜自己的屁股,就没法很好地表达。

以上,就是我对“表达”这件事,最深的三个感触。祝愿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都能友善、自然、清晰地表达。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51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砼规范》修订!C15,HRB335退出舞台,CRB钢筋受打击

2020年12月15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送审稿)》通过审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