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机电BIM应用 \ 香港与内地的机电系统工程管理模式对比

香港与内地的机电系统工程管理模式对比

发布于:2016-08-04 21:58:04 来自:BIM技术/机电BIM应用 0 171 [复制转发]

从各类公司在工程实施中的地位和职能方面来比较一下内地与香港两地建筑机电工程管理模式的异同,看看有哪些使我们值得借鉴的。



一、业主和工程管理公司的地位和职能

众所周知,香港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工程管理以欧美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模式为基础。国内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系,工程管理以前苏联工程管理模式为基础,现在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转化。从目前情况来看,双方的工程管理模式有逐渐接近的趋势,但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和社会制度不同,双方的各类公司在工程实施中的地位和职能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首先谈谈业主和工程管理公司方面的差别。香港业主对工程的管理主要依靠工程管理公司来实施,业主与工程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工程管理公司基本上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代表业主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凭借专业技能获得利润,并承担失败的风险。其任务包括:进行项目的策划和可行性研究,筛选和确认建筑师、测量师、结构工程师、机电顾问工程师,室内装修师等等,组织他们进行标书编制和标图设计、通过招标定标确认主承包商和指定分包商,对主承包商提交的分包商名单加以审查和确认,对施工过程的资金投放、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方面进行监控,组织竣工验收,将工程交付给物业管理公司和小业主等。



这种公司受雇于业主,专门从事工程的投资和管理,对工程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投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



国内业主过去在准备实施新的工程时一般都会组建一个工程筹建处(或称“基建处”),这种工程筹建处在功能和职责方面与香港的工程管理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工程筹建处往往是由从本系统其他部门临时抽调的人员及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组成,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只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比较小,工程完成之后,工程筹建处随即解散,当再有新的工程时,需要重新调集或招聘人员组建新的筹建处,因此,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很难得到总结和积累,工程总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投资失控和投资效益低下也就难以避免。



国内有关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认识到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以业主负责制、工程承包制和工程监理制为基础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使工程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从建设部提出的工程监理公司的工作范围和职能来看,与香港工程管理公司有些类似。但是国内的工程监理事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完全将工程交给工程监理公司来监督实施的确不太现实。现阶段工程监理公司的工作仍然以施工监理为主,对于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参与的比较少,但是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控应该是国内工程监理公司的发展方向。



国内业主方面所承担的工作比香港要复杂得多,仅工程报批一项工作就需要与十几个有关的部门联系,如规划局、园林局、消防局、环保局、自来水公司、电力局、煤气公司等,如果是大型工程,还需要报国家计委、审计署、银行等政府职能部门审批。



香港方面的报批工作相对简化一些,而且报批工作一般都是由建筑师、顾问工程师或相关专业人士来承担,业主通常只需作些费用交纳的工作。因此,国内业主方面的工作量比香港要大得多。



二、建筑师和机电顾问工程师的地位和职能

香港建筑工程的组织实施通常是在建筑师的主导下进行的。建筑师一般通过建筑师例会的形式,对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进行组织和协调。这种建筑师例会通常每周举行一次,除了工程管理公司会派出代表对会议进行监控之外,参与工程的其他有关各方都必须派代表出席,如测量师、结构工程师、室内装修设计师、机电顾问工程师、主承包商和分包商等。会上对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建筑师拍板定夺。



实践证明,建筑师、测量师、结构工程师、室内装修设计师和机电顾问工程师这种对工程全过程的紧密配合对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以及控制投资是十分有效的,香港的建筑工程很少出现工期大幅度拖延和投资失控的现象,与这种建筑师例会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业主所付出的顾问咨询费也是非常高的,这一点在国内目前的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



由于建筑师、测量师、结构工程师、室内装修设计师和机电顾问工程师分别属于不同的公司,建筑师例会上除了要解决技术问题外,还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在处理问题时有时也会受到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国内的建筑师、测量师、结构工程师、室内装修设计师和机电顾问工程师一般属于同一间公司或设计院,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比较小,协调配合要比香港容易一些,对技术问题的处理更趋于理性。他们的任务主要以设计为主,当工程进行到施工阶段时,除了开工时的技术交底和竣工时的竣工验收之外,施工过程中很少参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通过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以及承包商之间的讨论和协商后加以解决,但是较大的设计变更方案仍然需要设计者决定。



由于设计者没有代表在施工现场,问题很难得到即时解决,工期有时会因此而向后拖延。施工过程中如果能有设计者和测量师的密切配合,就可以改进国内目前这种仅仅依靠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监控的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工程监控体系,使进度、质量、投资方面的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香港的机电工程师通常被称为机电顾问工程师,顾名思义,与机电工程有关的事物都需要机电工程师来处理。这一点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国内的机电工程师通常只负责工程设计和较大型的设备选型,而香港的机电工程师要负责所有材料和设备(具体到管道支架吊架、螺钉螺母、油漆等)的审批,施工图和竣工图的审批,甚至还要负责对承包商的进度计划、工程的检验标准和程序以及试车方法的审批,总之与机电工程有关的事物全部由机电工程师负责。

因此,香港对机电工程师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通常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胜任工作。香港的机电工程师除需要派代表参加建筑师例会外,还需要派代表参加每周或每两周举行的机电工程会议,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跟进和解决。



国内机电工程师的工作范围通常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很少参与,因此对施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不需要了解得很清楚,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是通过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以及承包商之间的讨论协商后予以解决。从整体上说,把与机电工程有关的事物全部纳入机电工程师的控制范围,对控制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三、主承包商和专业分包商的地位和职能

香港的承包制度与国内也有较大的分别,香港采用的是专业分包制,业主在发标时,通常会邀请指定的专业分包商进行机电工程的竞标,以保证竞标者的素质。专业承包商在中标之后,会以同样的方式将工程细化后再分包给更次一级的指定分包商,以此类推。而国内目前采用的是主承包商负责制,通常不允许进一步分包,这种区别的出现主要和双方的发展历史有关。



香港采取自由市场经济已有几十年,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专业分包商队伍,工程施工非常专业化,几乎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会由相应的专业分包商负责完成。机电工程专业承包商的工作通常会被纳入主承包商的管理范围,主承包商一般通过工地例会的形式,对各个专业分包商进行组织和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联系各级专业分包商的纽带只有一个,就是经济。



当工程出现争议或问题难以解决时,主承包商会采取以下两种手段:

第一,直接要求专业分包商的老板到场处理问题;

第二,通过暂停发放工程款的手段,迫使专业分包商尽快解决问题。



这两种手段对专业分包商的控制十分有效,专业分包商的工程负责人在受到老板的压力后,不得不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专业分包制的好处是能够保证各个分项分部工程进行专业化施工,进而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



但也有不利的因素,比如业主、工程管理公司、建筑师、机电顾问工程师、主承包商都有权对专业分包商的工作进行审核和控制,使分包商不得不花很大的精力在他们之间周旋,在夹缝中求生存。分包商的发言权很小,要保证自身的权益比较困难。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工程管理公司和主承包商的管理人员滥用权利的现象,比如强制专业分包商在不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他所指定的工作,导致专业分包商为完成任务而采取敷衍的做法,事后又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进行补救,有些无法补救的工作可能还会对工程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工程管理公司和主承包商的个别管理人员甚至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对专业分包商百般刁难,使专业分包商不得不在应酬方面投入较大的物力和财力,所有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工程上,导致资金的浪费和工程质素的降低。



香港的一些大的发展商已经逐步认识到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以遏止,比如,增设工程监督机构对工程管理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机构会不定期抽查各个工程的实施情况,并直接向业主的董事局主席汇报。实践证明,这种机构的监督作用是很有效的。



国内目前采取的是主承包商负责制,通常不允许进行分包,这主要与现有的国情有关。具有主承包商资质的建筑公司大部分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脱胎出来的大中型国有建筑公司,这种建筑公司通常具备较强的实力,管理和技术都能满足一般大中型工程的要求,而分包商很多是由农民包工队转化而来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国内很多业主在签定工程合同时还要专门列明主承包商不得再进行工程分包,所有工程的实施必须在主承包商的指导和控制下进行。



一般来讲,国内大中型建筑公司除了配有土建施工队伍外,还配备了水、暖(冷气)、电的施工队伍,可谓工种齐全,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冲突比较小。由于各工种同属一间公司,减少了相互扯皮的现象,相互间的协调比香港容易得多,也不存在因工程层层分包而造成的资金流失问题。



但是,由于建筑公司的业务社会化程度不高,机电行业的人员在工程的前期会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这段时期里,这些人员可能被闲置或被调去协助其它工种工作,而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阻碍这些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国内建筑行业出现了一种合并浪潮,形成很多大的建工集团,使人力资源内部调配的空间扩大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香港的机电工程队伍一般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社会化程度高,当工程需要的时候才会进场作业,并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随时增加或减少人手,工程完成后会即刻离场,转向其他工程,因此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很少出现浪费现象。



四、人才培养和再培训的作用和效果

香港与国内在机电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也有所不同,香港的很多大专院校都设有建筑设备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香港的建筑市场提供实用性的人才,课程以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室内给水排水、消防、冷气、电器方面的实用知识为主,学生的毕业实习需要到相关的机电工程公司进行长达半年或更长的实际技能训练,达到规定的实习时间方可毕业,因此,香港的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数都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求。



而国内各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分得比较细,如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自动化等,所学的课程主要集中在本专业,对相关专业的知识涉猎不多。即使是本专业的课程与市场脱节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比如给水排水专业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上,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进入民用建筑行业工作,花了大量精力学习的水处理知识基本用不上,反而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学习和补充与建筑行业有关的知识,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期是比较长的,通常都需要3-5 年。这种教育与市场脱节的情况无疑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需要尽快改革和调整。



国内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还是比较重视的,各大设计院和建筑公司都有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工作人员之间通过业务交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新技术的应用加以介绍和推广,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一点是非常值得香港方面借鉴和学习的。



来源: 机电天下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机电BIM应用

返回版块

2122 条内容 · 20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模型在物业管理及设备运维中的应用初探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基建项目的设计、施工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人对BIM没有系统深刻的理解,仅从物业管理和设备运维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实用的想法,试图延续BIM在项目中的寿命周期。一、BIM的动态化让BA(楼宇自控)走进BIM,让BIM动起来只有形成一个动态BIM环境,才能使BIM在运维上发挥作用。我们不是要一个动画三维图,而是要让BIM中涵盖动态化数据。1.全楼空调的管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