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农业,田园观光项目如何打造?这6个案例值得学习

农业,田园观光项目如何打造?这6个案例值得学习

发布于:2023-05-10 14:45:10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山水田园,遇见诗和远方!


农业、田园观光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物,以田园风光为核心依托,以旅游功能为核心展示,借助相关辅助配套进行创新性规划设计,从而形成集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以及休闲娱乐 等功能为一体的项目。本文筛选6个项目与大家交流探讨!




01

艾米稻香文旅小镇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PMT Partners)


▲小镇全貌航拍


艾米稻香小镇位于广州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内,是基于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前端技术支持,所展现出来的未来农业图景;是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示范、科技模式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文旅示范区。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在接受委托对项目进行设计之初,便提出了“Future ALL”的概念——使所有环节都未来化,这其中包含:Future Agriculture—农业未来化;Future Landscape—景观未来化;Future Life—生活未来化;以求展现最前沿的技术所带来的,对物质生产世界的影响。


▲小镇航拍


未来农业

Future Agriculture


事实上,智能农业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卫星监控着各种数据,通过显示器管理农田,广袤的大地上只能看到各种自动化农业机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使人慢慢脱离土地,使未来农业迈向更无人化的生产环境。它了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大地地貌。



▲入口景观建筑航拍


未来景观

Future Landscape


从太空俯瞰地球,人类的农业发展史,是一部地表景观的演变史。过去传统的农业活动形成了与之生产方式对应的地表景观类型,并由此产生了与土地生产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出现,这些景观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


▲景观建筑航拍

▲景观建筑航拍


高效的网络链接,使气象情报、田野数据能在云端被人工智能整合并反馈给无人机,这些正在逐步实现的生产模式将重新塑造一种农业的新地景类型——自动灌溉、收割系统,无人机的工作路径等使得传统的自然农田肌理转变成以直线、方形、圆形、扇面等规则几何体构成的图案,这也正是小镇农场规划总图中几何形状的来由。


直线、同心圆、扇形,这些不同类型的组合因应新生产方式而生,也承担着展示作用。规划设计通过游览栈道限定了智能农耕展示区域的边界,构成了规划的总体骨架与分区。而智能化农田各项技术的展示性生产,便在这些边界内展开。


▲规划总图生成分析


未来生活

Future Life


未来农业技术将使生产变得更为迅猛,温饱也早已不是人存在的首要矛盾,相反,癫狂的生产与消费才是。未来的乡村生活,不应只关注不断迈进的科技生产与物质消费,更需要精神世界的重塑——对“未知”的塑造。


▲建成后多样的活动呈现


从入口大门伊始,规则的游览步道沿着根据自动化生产模式形成的农田图案展开,延伸串联起一系列景观节点。步道系统及景观节点将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分期实施,鸟瞰所呈现为一期已完成部分,后续内容将根据总图规划陆续展开建设。


▲远眺项目入口

▲入口大门航拍


关于构筑的设计,通过文字与画面诗意化的意想,构成最初的设计概念,尝试探讨在人类极致科技生产的场域之下,物质生产消费与精神内核状态可能的关系。这些构筑,展现着关于科技、未来、未知的一些想象。


▲入口大门侧立面

▲入口大门


入口大门通过变截面的钢结构,形成一个向上生长的造型,以及一条长30米,视觉封闭,却可以落入日光的人行通廊。立柱与斜肋相交,组成稳定的力学形态。


▲入口大门

▲入口大门


作为大门,其舒展的外表有着强烈的昭示性,万物伊始,疯狂生长;而穿行其中,封闭的视觉与末端的框景,又是内向收敛的,有着渡过、穿越彼端的仪式。


▲入口大门局部

▲入口大门局部


列柱与横肋的间隙可片段式地窥探天空与田野;变截面上挑的结构序列,形成有节奏的光影;出挑的横肋收束得足够细,增强透视关系,使之形成延伸至天际的一束细线。


▲入口大门局部


列柱的宽度与间距正好为一比一的关系,使人穿行其中时,视觉能完全被限定于两排柱子之间,而两侧的光线却能在间隙处温润的渗出,视线被导向尽端的风景,引人穿行。


▲入口大门局部

▲入口大门内部


有别于通常的乡村项目使用在地材料和构造方式,设计无一例外的采用了“非在地”的手段进行。它们使用现代工业材料,大量利用反射极强的镜面不锈钢,通过消隐结构或悬挑的方式展现构筑的漂浮感,呈现一种未来的诗意。


▲晚稻季实景 

▲Object III – 晚稻季实景 

▲早稻季实景


直径24米的环形体量,既是回廊又似祭坛,亦如同天外降临之物,漂浮于田野之上。简洁的形态,包含了穿越古今多层意味的解读。也正因如此,使它具有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 “未知”神秘感。


▲早稻季实景

▲局部

▲局部


消隐于环境之中的十二面旋镜,如同十二扇“门”,支撑起回廊顶部;方塔的光影将顺应时间,落入不同位置的镜门;进入回廊,天空将被聚合的空间包裹。


▲晚稻季航拍图

▲晚稻季航拍图


通过不锈钢的反射效果,方形体量消融于环境之中,模糊了轮廓与边界。使人仿佛能通过中间凸显的圆洞,穿越一堵隐形的墙体,跨进另外一个空间。


▲早稻季实景

▲早稻季实景


圆洞边缘的镜面,在日落时分,映照余晖,造就一个人工光环。光环的形成需要特定季节的太阳入射角度,通过这些特意为之的设置,连接人与人之所不能及的力量间的关系——生产的旷野之上,人可以驯服稻谷,却也只能耐心等待阳光落入圆环,洒向大地,滋养生长。


▲早稻季实景


亭子顶部是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如同漏斗般将雨水汇集至地面一个更小的倒圆锥体茶台之上;三根细小的立柱与圆边相切锚固,通过不锈钢的材质使之消隐,令漏斗顶得以“漂浮”。这样的设置包含着“感谢”的意味,不像大部分建筑一样,雨水被“排除”在外,而是被捧在手心。


▲早稻实景图

▲早稻实景图


亭子顶部的不锈钢材质,使观者能在抬头之际,观望环绕四周的田野大地。


▲亭子顶部细节图


借由具体的形态展现具有抽象意味的“未知”的概念,贯穿于所有节点的设计之中。正如《2001太空漫游》中黑石的存在,给故事叙述予以关键的符号,而这样的符号或许连导演也无法全然知晓其全部的意涵。也正因如此,设计并不停留于具体形态的落成与呈现,也可能在于观者的凝望、触摸以及想象。


▲总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艾米稻香文旅小镇

设计单位: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PMT Partners)

微信公号:pmtpartners

公司网站:www.pmt-partners.com

联系邮箱:pmtpartners@163.com

项目主持建筑师:赵炜昊、胡彦、曾喆

设计团队:黄嘉荣、林冕仕、陈利、周紫月、卢泽强,杨春花

摄影:曾喆、赵炜昊

规划面积:299.83亩

建成时间:2020年5月

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




02

长安公园 · 稻香园

——赤地设计


项 目 概 述
Proj ect overview

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公园内,靠近长安公园西入口处,场地南侧与东侧毗邻子午湖、西侧靠近儿童泳池区、北侧紧邻公园主路,   整体成扇形布局,场地中大部分土地性质属于永久性基本农田。在国家“非粮化”相关政策的背景下,根据《常宁新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调整完善)》中要求,需将长安公园中属于永久性基本农田性质的土地其恢复为具有粮食生产属性和功能的生产用地。

▲ 区位分析图  ?赤地设计

设计考虑在满足农业耕地生产和市民休闲的需求的同时,打造都市农业互动体验的景观。结合城市中的公共开敞空间结合设置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居民在城市中就可以了解农业生产全过程,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唤醒城市居民心里的田园情怀,呈现更好的景观效果。这样的设   计最大限度保留城市发展的自然空间格局,强化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认同感,对城市建设和传统农耕文明传承与创新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   是,     提高耕地利用   效率、化解粮食安全挑战具有现实意义,还为 耕地保护利用和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复合方面提供现实经验。

▲ 整体鸟瞰图  ?赤地设计

稻香园场地内整体较平缓,呈北高南低缓坡过渡趋势,平均高差约有1米,设计依坡造田,将场地由北向南分为3个台地,通过田埂道路将高差层层化解,保证每层田地高度基本一致,方便后期引水浇灌。

▲ 荷花池  ?赤地设计
▲ 依坡重力浇灌的稻田  ?赤地设计

  设计中重新规划了供水系统,从场地东北角的湖边通过水泵提水,通过北侧场地边界铺设的水管将湖水引入每一   稻田的北侧,每一处出水口设置独立阀门控制进水量,再利用场地高差实现重力流浇灌所有稻田,最终浇灌后的水在南侧的荷花池汇聚,并统一接管进入现有污水处理点。浇灌用水经过一系列的沉淀过滤和净化的过程后最终流入湖中,将农田面源污染的程度降至最低。

▲ 田埂路  ?赤地设计

北侧的现有园路和南边滨湖一侧的步道作为进入场地的两条主要道路将场地围合,宽约一米的田埂路均匀     将场地分割,并与园路连通。

  ▲田埂路间的停留平台       ?赤地设计
 
▲ 稻田里成群的鸭子  ?赤地设计

田埂路上设有   台阶和平台方便游客穿行和停留,田中成群的鸭子也时不时走在田埂之上,吸引人   们驻足观望。

▲ 颇具人气的小火车  ?赤地设计
▲ 小火车停靠站   ?赤地设计

小火车轨道围绕场地一周铺设,作为园区内的摆渡工具,其中设有两个小火车停靠站。坐在小火车上穿行在稻田、荷花池和现状树林之间,一方面可以近距离地体验稻田自然风光,丰富了景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小火车在原本平整单一的农田景观中增添了一抹点缀色彩。

▲ 大风车   ?赤地设计

位于场地西侧的大风车,是整个稻香园的地标性构筑物,它是作为游客在身处田园野趣景色中的一个取景点,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走到二层俯瞰整个场地的观景点。

▲ 商业配套建筑  ?赤地设计

在场地北侧耕地以外的一处场地上,设置了满足人群集散需求的商业配套用房,建筑二楼是视野开阔的稻香园观景平台。设计结合原有土坡的高差,在建筑前布置了台阶式的活动平台,在夏日夜晚,举办一场音乐会,人们聚集在此,举杯畅谈, 在音乐、灯光和稻香中,对于场地的体验和记忆也更加深刻。

▲ 整体鸟瞰图  ?赤地设计

项目名称:   长安公园稻香园
项目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公园
设计单位:   上海赤地设计事务所 

建设单位:   西安市常宁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   约70亩
设计时间:   2020年10月-2021年3月
施工时间:   2021年3月-2021年10月
摄影版权:   赤地设计、张锦影像工作室




03
蓝城两江·田园牧歌
——WTD纬图设计


蓝城两江田园牧歌,是蓝城在重庆主城的首个小镇,也是蓝城落地的又一个田园度假村。 项目位于山城重庆两江区域的观音山,拥有复杂的地貌环境,起承转折的山野曲线,多变的溪林景观,鬼斧神工的自然梯田,给了景观一个美妙的环境基底。一大片青油油的稻田呈现在面前,正是稻苗扬花的季节,风一起,阵阵稻浪起伏,蜻蜓点缀在枝头,偶尔跃起,在阳光下轻盈地从这一垄飞到那一垄。


示范区红线面积70000多㎡,其中农田面积33000多㎡ ,果林,稻田,鸟鸣,景观将未来生活在此的场景真实呈现,极具想象和期待。借由场地原始的高差,形成了丰富多层次田园景观。

设计用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和悠然的原野,在充分尊重自然、尊重场地、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基于对土地基底与建筑审美、本土材料、民俗文化的研究,界定巴渝地区田园形象,再识当地村落美感,并用极致的空间场景、在地的材料,试图创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景观“大象无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还原这片土地原本的肌理和质感。

 
△总平图

—— 在地
我们理解的田园,是基于土地基底与建筑审美、土地材料、民俗文化的研究,打造最符合巴渝地区土地的田园形象,重拾当地村落的美感。设计针对重庆选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进行综合分析,提取了巴渝传统村落的典型公共空间。通过对巴渝古村落格局、传统建筑、人文风俗的深入探寻,提取典型公共空间类型、建筑形制、景观要素、本土材料,结合自然与民俗,转译为设计语言,并就地取材,按照符合当地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的形式来打造。


这些公共空间具有标志界定、交通引导、集会休憩、停留接待和文化展示的功能。

驿站: 进入村口,运用当地特色建筑,形成停留候车休闲空间,俯瞰整个梯田农业风光。驿站提取川渝地区传统吊脚楼以及传统建筑斜屋顶的形态元素,形成一处富有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的标志性构筑物。


石拱桥与河埠: 多山多江河的重庆,桥梁是保持交流的重要纽带,也由此形成了具有重庆特色的码头文化。在田园牧歌,设计师因地制宜,在巴渝河埠头的基础上借鉴江南河埠头的尺度和做法,形成一处较为婉约的江南码头,以石滩为主要特色,未刻意修筑,朴实自然。


田间牛棚: 在川东地区,许多居住建筑与牛棚是一体的,一层饲养着牲畜,二层居住。设计还原了这一极具当地特色的建筑,用最简单的木结构与瓦片屋顶,形成了一个一层饲养牛羊,二层为景观看台的田间牛棚。


原生的田间道路: 设计保留了场地本身的自然道路,将长短不一的长条形自然面石材排列出错动感,打造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 文化社群
社群是人与人之间的能量场,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社区形成更好的凝聚力。对于乡村而言,社群可以改变过去乡村生活的枯燥乏味,将更多更有趣的内容植入进来。因此,在项目景观规划时,设计也在创造更多趣味并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增强人与人,自然,空间的关联。

田间剧场: 根据场地原始高差,设计在静谧田园区利用石台阶坐凳及碎拼的石头拼接、氛围灯具,创造了一处天然的舞台空间。清凉夏日,在这里举办一场小型演唱会或是生日宴会是再惬意不过的选择。


森林瑜伽: 日出瑜伽,在静谧的空间调整呼吸和身体平衡,感受晨间唤醒。以竹构方式搭建自由、轻质的有顶活动空间,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 新田园主义
与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略显避世的选择相比,新田园主义是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静者乐田”的生活哲学。结合地方特色,设计把田园综合体打造成一种区别于城市空间的理想人居空间,让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田园梦想。

田间餐席: 利用场地的高差及最佳的视线选择,景观在三个不同高度的田间形成不同景色的餐席空间,在不同田间设计轻质小平台,打造休闲、餐饮空间。


巨石观星: 一块天然的巨石,为设计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观星台。轻质小平台与天然的岩石形成碰撞与融合,在田间打造一处可供人们交流的公共平台。



—— 体验
通过对本土风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充分调研,在本项目中,运营将围绕“文化体验,康养休闲,户外体验”三个方向,将日常活动分为三大主题:以市集、表演、艺术秀、音乐会、电影等形式为主的文化休闲类,以养生、徒步、瑜伽等健康生活为主的康养健身类,以及以农耕体验、有机种植为主的农事自然体验类,三类活动将各个空间充分利用并激活,渗入在地历史文化,沉浸于自然环境中舒缓身心,营造度假氛围。

▲田园牧歌首届田园艺术节
▲纬图对于项目的活动策划

——  结语
在蓝城田园牧歌,户户有景,家家有田,一些人家院前溪水涓涓流淌,还有些人家厅堂前就是山谷果林。清晨山雾朦胧,不禁让人梦回古人隐居山野的闲逸生活。在那悠长的哨声中,飞鸟从青青的稻田掠过,星空下的蛙鸣阵阵,麦浪里的孩童和老人捉着迷藏尽情欢笑。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蓝城两江·田园牧歌
业主单位:重庆蓝城两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景观面积:72280㎡
项目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观音山
景观设计:纬图设计机构
设计团队:李卉 杨灿 杨一龙 谭海涛 黄应政 逯建蓉 张宗果 邓玉平 陈文珺 周文婷 余婷 王利如 汪晓卫 李理 何洁 李俊毅 廖春霆 宋照兵 刘洁
甲方管理团队:王曦 张俊伟 姜延顺 卢俊宇 马森涛 黎伟浩 李维明
建筑设计:杭州九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04

峨眉·高桥小镇

——乐道景观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要解决乡村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的依靠单一方面的提升,而是要创建一个生态,这个生态不是盲目的照搬城市,也不是回归原始乡村,而是为乡村焕新一个适合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应该拥有优美的环境、适当的产业、殷实的村民以及更多的旅人。峨眉·高桥小镇就是这样一个乡村,一场归巢造梦实验,让它在中国数万个被远离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乐道景观助力双林恒邦,期望在这片村落质朴的乡野气息上,重新焕发乡村的生机和活力。


从前有座山,山下有个村
高桥福田,一个峨眉山脚下的小乡村,村落背靠群山与森林,在这里就可以直接远眺峨眉山金顶,本案就位于这样的原乡环境里,在大约2000亩的乡村土地上,尝试着焕新一个理想中的乡村。
起伏的农田与高山密林仿佛是这乡村大地的“指纹”,一个被当地居民称作“三湾大塘”的鱼塘嵌在这大地的肌理之中,加之当地的村落民居,构成了我们精神世界里久寻的川西原乡,但这里显然缺少了一些生机。 

△高桥原始样貌

田园将芜,人归何处?
福田村和中国数万个普通乡村一样,也曾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被远离。 人口外流、田退林进、老幼相守,导致这里产业凋零、空巢冷清、文化断裂、环境凌乱,在这2000多亩的范围内,是一片混杂着乱林杂草的农田、一个破败陈旧的鱼塘以及一条面临村落污染的高山小溪。

△村落印象
△场地现状

2019年,带着对这片热土的尊重,恒邦双林集团于此启动了高桥小镇项目,凭借着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与峨眉南山世界生态康养核心区的发展优势,开启了一场归巢的造梦实验,期望在村落质朴的乡野气息上,重新焕发乡村的生机和活力。
乡村场景的重构是极为特殊的,在乡村景观的营造上建设方与设计方达成了共识,我们认为乡村景观不是简单的乡土材料堆砌,也不是夸张的技巧炫技,而是还原乡村真实的自然形象、带来新生活、吸引新村民,从根本上为高桥带来改变。

自下而上,自然生长
设计师对现有的乡村资源进行整合,从鱼塘、农田、溪流三个资源出发,形成了“湖+田+溪”的乡村景观格局,将失去活力的空间逐点连接,打造湖光乡舍、大地稻禾、丛林溯溪三大乡村景观,同时依托农业和配套产业也为村民带来了参与建设与运营的机会。

△设计理念

01.湖光乡舍-为乡村带来一片湖光山色 
生硬陈旧的三湾大塘经过景观改造,蓄水成湖,湖体采用生态水处理,利用鱼类、水草以及微生物群落创建水体生态自净系统,鱼跃鸢飞,倒映雪山,既自成风景,也满足稻田灌溉水源的标准。


乐梵园艺对湖岸进行了梳理,在自然草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花期的草本花卉营造乡野花境氛围,湖光乡舍,巍峨山水,草坡花镜,于乡野中表达出自然生长的力量。


02.大地稻禾-与村民一起打造乡村大地景观 

由于年轻的劳动力进城务工,所以留在乡村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基本没有收入,同时由于劳动力的缺失让农田大量的闲置,我们将乡村的土地进行了整合,包括那些因为人口流失而荒废的农田重新被利用了起来,栽植彩色水稻、优化田埂线条,结合机耕道营造田野花境,一个川西林盘的大地景观赫然呈现。
不仅如此,在大地稻禾的建设及运营中,聘请原住民参与到耕种与收获中,让乡村的居民共同参与到乡村的复兴中,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劳动收益。

△大地稻禾前后对比

稻田从远处山脚出发,不规则的自然肌理向下延伸而来,在恰当的季节走进田间,耙田插秧、收割稻谷,亲自体验农创耕作是对原乡生活最好的尊重,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村民”来到这里,观光体验,亦或是留下来…

   
△观光体验的旅人
△返聘当地村民经营稻田,带来收益

距离稻田不远处,由老旧村舍改造、修旧如旧的“田间本味”餐厅炊烟袅袅,食材就取自周边的稻田菜地,有的农户则在棚下售卖着自种的农产品,一面野趣田园,一面远黛青山,唤醒着村落久违的生机。几何咖啡坐落于稻田野坡之上,草坡花境、青瓦木椽,像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而作为首开区的旅居中心,像一所质朴的乡村客厅,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旅人和归巢人。
这些配套服务点位以及农创产品的研发,都有着当地农民的积极参与,不仅是留守的村民,很多外出打工和隔壁村的人都来了,他们很高兴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们有的来当咖啡师有的来当服务员,有的当餐厅厨师,乡村越来越热闹了,居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更注重保护自己的家园,是人让乡村再次真正的充满了活力。

△田间本味餐厅
△恒邦几何咖啡厅
△咖啡厅院落花境
△旅居中心

03.丛林溯溪 
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地 
在原有的高山小溪的基础上,将现状岩石及野性林木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补栽林木,覆绿裸露的地面,设计溯溪步道,绕过树群和山体随势赋形、梳理溪岸,未来将结合溪流打造溪野花境,整体呈现一个充满野性的乡间小溪。

△高山小溪前后对比
△保留原始特性,梳理乔木补栽地被

溪岸卵石的野性梳理,让人打开心中的边界,真正的走进小溪。夏天,一定是溯溪最热闹的季节,大人带着孩子们在浅滩中戏水捞鱼,露营野餐,山野间一片欢声笑语。

△吸引大量游客溯溪戏水
△戏水的孩子们
△结合溪流打造露营点

人与乡村,土地与理想邦
和村民在一起,这是恒邦双林“彭村长”的理想,大家一起来营造一个共生社区,这个社区是原住民、新村民、新农人、手工艺者、文艺工作者的共生,大家聚合在一起,引入文化艺术和新的生活方式,村民们获得了更多探索和学习的机会,依托自产的农特产品,大家也创造出了高桥自己的农创品牌。餐饮、民宿、匠人等配套产业的引入,让村民和返乡入乡的人有了创业的机会,带领乡村真正走向自主发展的轨道。村民收获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从心底散发出的文化自信。

△旅居中心里的农创产品
△劳作的村民们

在峨眉·高桥小镇里,从土地里自发生长的能量,治愈着纷繁世界里的人们。这里不仅吸引旅人的到来,也成为当地村民向往的新职场。这些村民发自内心的笑容,让这个曾经的空巢乡村重新焕发了生机。

△村民发自内心的笑容

成片的白鹭飞回了福田,久违的萤火虫也重新点亮了夜空,乡村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在这里重新焕发,这2000多亩的土地只是开端,它为未来的文旅小镇做好了生态铺垫。

△高桥小镇未来理想邦

未来,望山美学馆、福田书院、大乐之野、乐梵秘境花园、非遗匠人村等人文艺术场景也将逐渐在这张乡村画卷中徐徐呈现,这里也终将成为人与乡村和谐共生的理想邦。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峨眉·高桥小镇
项目地点:四川·峨眉山
项目规模:2000亩
委托方:四川恒邦双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甲方团队:王飛、孙文胜、李孟、苏科、张宗陶、杨善利
完成年份:2021年04月
设计公司:四川乐道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陈亚东
设计团队:于明峰、钟琴、苏一笑、周小媛、邓惠龙、邹洪邦、温利梅、刘丽红、邹璐、邹丽君、程容、周俊、雷冬
花境营造:成都乐梵缔境园艺有限公司
主案设计师:杜佩娜,刘瑜
花境团队:喻佳宁、王琪、危聪宁、杨小情、米赞、刘永红
施工单位:四川圣双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梵境、高桥里项目营销部、一筑一事



05

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园

——易兰设计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3号调蓄库滨水区域,是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在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景区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项目规划用地29000平方米,景观设计依托场地内农林用地现状,宏观上重塑农业景观风貌肌理基调,描绘自然世界的广阔博大。

△项目区位


设计概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故乡的自然风景,人们对绿色的大自然和交错的农田,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好感。项目设计以“归野田园”为设计理念,宏观上依托田园生态本底,尊重场地内农林现状,重塑现代化田园都市景观风貌肌理基调。归野田园在设计理念、植物搭配、材料选取以及效果呈现上都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
归野田园没有过多的人工绿植装饰与繁花,有的是田园肌理中的碎石汀步、野趣芒草和清澈水渠环抱着稻田里的农作物。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自然故事,将回忆追溯到童年的时光里,将身心同步回归自然、释放天性、感受快乐。

   
△设计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顺应肌理,降低土方成本,梳理为以田埂为边界的台地农田


归野田园


围绕“归野田园”的设计理念形成田园风貌农业景观,树立归园田居的主题立意,悠享自然静谧的乡野氛围,绿水逶迤,原野相向,花鸟为邻,诗意栖居。本次设计目标为塑造一个理想的田园居所,能听见鸟的鸣叫和树林的呼吸,在安静的田间、清澈的水面、和煦的阳光中,使人的身心都被融入到自然田园里。此外,综合考虑了85%耕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品质需求,塑造具有松弛感、去人工化的田园景观示范区,成为与其它竞品差异化的记忆点。


设计愿景

一、田园风光营造
依托田园生态本底,尊重场地内农林现状,重塑现代化田园都市景观风貌肌理基调。
二、功能动线合理
以用地性质和场地高差为基础,形成栈道及汀步构成场地内的活动动线。
三、野奢度假调性
选用自然质朴的材料,营造度假休闲体验,保证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四、新奇趣味体验
最大限度减少人工痕迹,在田园与湖水中感受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自然故事。

△“归野田园”设计平面图
△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和干预

项目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和干预,促进农业生产活动,提升观光游览的体验。来到“归野田园”的游客要经过立体架设在农田上的栈道引导下来到田地之中,人们可以与农业生产零距离的密切接触,亲身体验春种秋收的农耕过程。


——  入口形象区


入口区域强调自然质朴、休闲以及品质感。选用自然质朴的材料,保留当地独特的质感,保证原真性与可持续性,将周边草木葱茏的自然风景融入到空间环境中,塑造诗意栖居的意境。
融合禅意趣味雕塑,造型欲动未动,给静态的景观积蓄了潜在的动感。提取竹编要素形成入口形象构筑,彰显川西特色,强化示范区的昭示性,增加辨识度。

 
△选用竹子形成遮阴空间,形成入口到达的仪式感


——  田间栈道


场地入口处设置落客及停车港湾,以栈道为主动线,引入曲线体量呼应整个空间,增加辨别度。休闲场地作为弹性空间,满足展示和初步接待功能。栈道平均宽度2m,连接入口与亲水平台区域,穿梭在稻田之中,体验田间漫步的舒适。水车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的农业文明,作为场地内最大的构筑物,不仅是场地的地标性打卡点,更烘托了田园风光的氛围。

     
△来到归野田园,到田埂边,到菜园中,用脚步体验自然的质朴,感知自然与生命的力量
   
△材料选用当地获取的石木,保证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  田园体验


延续土地本身的属性,以曲线形式的碎石汀步和毛石挡墙贯穿田园肌理,汀步周围种植精致化的组团植物,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度假生活和丰富的假日生活场景,既有精美质朴的田园,又有小径水渠和乔木竹林。不时出现的野鸟、昆虫给人们提供了与多种生物接触的机会,田园柔和、较小起伏的曲线形式景观,有助于安定情绪,使人沉静;此外,随处可见的果树、稻田强烈刺激着人们内心对回归自然的感受。

 
△在农作物的选择上,以水稻、油菜为主

在植物种植设计上多选择农作物种,以水稻、油菜为主,考虑轮作方式,打造以黄绿交替为基调,辅助搭配桃树、樱桃、柑橘等观花观果的果树,点缀农业景观色彩。休息平台设置蓝花楹作为主 景树,成为视觉焦点。

 
△以曲线形态的毛石挡墙作为田块的边界

碎石汀步是以手作的形式开展建设,没有混凝土和机械的加入的低干扰设计,保持田园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效果。毛石堆砌的矮墙形成田埂的边界,灯具选用当地的竹子材质,展现场地自然质朴的景观环境。共鸣游人乡土归属,回归初心。

 
△通过高差形成台地形式的田园风貌

整个田园区规划了一条灌溉水渠,利用场地高差实现重力流浇灌稻田。广阔田野上斑斓的色彩、美丽的农田、转动的水车、葱郁的树木,形成诗意的栖居地。

△以天空和大地作为背景,创造心旷神怡的旷达美,湖水环抱农田围合的空间给人清凉之美


——  原野码头


完善水上交通流线,并提供湖景游览体验,同时在码头等候区设置坐凳和戏水活动设施,增强游览的体验感。利用阿基米德取水器滚轮即可将水运至导水槽或集水盆中并实现互动功能,无动力取水装置可让儿童接触到水原理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体验。

△可以互动的无动力取水装置


结语


本项目的“田园”并不是源自城市学里任何的规划,以图更好的控制和预测,恰恰相反它是自然的、不突兀的、在地的。稻田回归了土地最初始的功能——物质的产出,也将粮食生产重新带回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最为“农村”、“乡村”或“乡间”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最“城市化”的景观。现在,这种城市化的“生产”,应该止于这片“田园”。
“归野田园”项目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融入农耕与现代文明的元素,在探索建设现代田园风貌景观中起到了明确的示范作用,其在如何打破传统田园景观、面临土地性质的限制条件等一系列问题都为未来发展新时代田园景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野田园”不仅为黑龙滩生态旅游度假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为周边居民及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享受自然、体验农耕的生态环境。

 
△利用现有湖体水域设置水车提水灌溉,形成具有水乡气质的稻田景观

项目信息
委托业主: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易兰规划设计院
项目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
项目面积:29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2022年
项目摄影:目外摄影



06

邯郸园博会“清渠如许”

——土人设计


注:这个项目本身并不算是农业田园观光项目,不过也有不少可作为参考及借鉴的内容,同样拿来分享!


一个城市垃圾场被改造为一个基于自然的水生态修复实验性景观。设计通过将几种不同的人工湿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沉浸式的生活景观,且在项目中还可以观察并量化设计与生态系统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提供探索和教育的功能。该项目展示了基于自然的途径如何净化废水和修复棕地,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科学研究,及审美启智功能。



几十年来,钢铁和煤矿等重工业的需求和发展造成了这个城市的缺水与污染。为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邯郸获得了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即邯郸园林博览会主办资格。通过层层筛选,土人设计很荣幸赢得了邯郸园博会的设计竞标,受托设计这个原本遍布煤灰、垃圾和固体废物的325公顷“废地”。



“清渠如许”的设计属于邯郸园博会的设计亮点,占地10.4公顷的梯田旨在展示基于自然的途径在废水净化和固体废物回收方面的潜在力量。该场地原本为城市垃圾和污染物堆成的20米高的小山,毗邻20公顷的退化湿地。万幸的是,设计前调查表明,现场没有有害物质对未来游客没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设计共应用了三种类型的湿地系统:1)自由水面台地(FWST)系统;2)潜流台地(SFT)系统;3)沉淀与氧化系统,并排列了五种净化组合进行观察。净化后的水汇集到邻近的湿地,帮助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设计由木栈道系统链接各观察点、净化平台和构筑物,以便于收集数据和营造沉浸式的景观体验。



收集的数据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员了解水修复的自然过程,并分析变量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未来的设计实践。每天来自当地水处理厂的15000吨预处理废水被净化,这有助于恢复20多公顷的湿地系统,与传统水处理工艺相比,每年预计节省100万千瓦的电力。最终一个城市垃圾场已经成功转变为一个可以享受悠闲生活的景观实验基地,同时让游客亲眼目睹污染物(包括氯离子和其他独特颜色的矿物)带来的视觉冲击。



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设计人员:王书芬,秦玥,张帆,刘春辉,陈萌萌,郭佳,李子轩,孙华,陈素波,孙陶,罗京晶,刘嘉琪,史育玉,顾海宁,刘杰,陈曙光,张要刚,阮甜子,周一男,何俞轩,何选宁,彭英豪

_end_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03 万条内容 · 26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浙江丽水青田城市风貌提升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城市更新已升级为国家战略,主要城市发展模式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