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实景 \ 园林人看园林——待潮处,可栖迟

园林人看园林——待潮处,可栖迟

发布于:2022-07-25 09:16:25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1 14

来源:建筑史学

[复制转发]




本文作 者: 吴琛瑜 

                 历史学博士,现任网师园管理处主任



“殿春簃”,小院渡重洋


殿春簃和明轩的故事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 ,明轩原本是为了明代家具而在大洋彼岸的博物馆里建造的展示空间。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却逐渐演变成纽约最有中国味道之处(这是好几位生活在纽约的美籍华人的感受),也成为了今天网师园最有国际性的特点。 外国人来网师园,主要是来看看明轩的蓝本。 至于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养老虎的故事,则是最吸引国人的地方。 他们兄弟俩在1932到1937年借寓其间,善孖善画虎,曾画过好几版以虎为模特的《十二金钗图》,1934年的一版出了珂罗版,画于网师园殿春簃和颐和园听郦馆。


     
     


“ 看松读画轩”,古松绘画意


殿春簃往东是看松读画轩,三面窗景,故体量甚大的建筑内部还是十分通透明亮的。轩南,黄石假山花坛与濯缨水阁形成对景。花坛里,白皮松、黑松、罗汉松和古柏次第栽植,近几年花坛里还恢复了牡丹花卉。看松南望植物繁多略显凌乱,毕竟背景本身就很丰富,于是层次太多,多少会影响景观效果。 松柏对植,古柏可隔水远观,也从看松处仰望,更有苍穹无边之气势,故罗汉松的修剪十分重要,不能喧宾夺主。 白皮松在日光下,层次分明,十分耐看。


     
     
     
     


轩北三个窗景,有无相生,虽不能细看,但贵在意境。 轩东假山很有意思,看石材黄石湖石杂用,想必是造园时多余的废料,在此处为两面窗景服务,高度、角度很到位。而且隔窗看,石材好坏已没那么重要,甚至还多了点朦胧美。有专家解读,南向的花窗,可作南宋小品。


     


“ 集虚斋”,缥缈畅古今


“竹外一枝轩”,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句意。 最后一任园主何澄,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把轩改成敞轩。轩内柱子上有竹对 “护研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婵娟” 。这里再一次,诗情画意相互衬托。隔水看山,因二乔玉兰的离世,整体景观缺乏古意。现在的小山,只能想象烟雨雾气,缥缈之感了。 不过古人造园,环环相扣,往北撤几步回头南望,集虚斋里月洞门再看山,那真是一副团扇。


     
     


“集虚斋”,惟道集虚,放空养心,所以陈设着吴?木先生的墨竹图,室外小空间里也种着竹子。集虚斋的二楼,学名读画楼,俗称小姐楼,曾经经历过中新政府关于苏州工业园区谈判的事件。 园林在当代的价值,还是它的文化价值,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文化价值!


     


“五峰书屋”, 山水揽入室


集虚斋往东是五峰书屋, “庐山东南五老峰” 。根据刘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测绘,书屋北面那堵墙,在当时还有一半是廊,到了八十年代就变成了一整堵墙(也问过经常来园子里的老先生,记忆中六十年代五峰书屋是东西两间,北面是廊,八十年代再入园就变成了墙)。因为这样的改动,使得北面那组五块石峰的美丽长卷,再也无法完整观看。那五块石峰彼此之间相互呼应,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最西边的那块石峰,后来推测出空间曾经的改动,就能理解石峰的朝向,她不是对着看客的,面朝其他四石,与它们做着呼应。我请范其恢老师画了一组五峰的景观,自行脑补了走入五峰书屋,眼前可以看到的长卷景观。


     


五峰书屋是住宅到花园的过渡空间,这里有黄石铺地,有太湖石石峰,而这种过渡也恰到好处。 前面提到过网师园的水池主景区从假山、铺地、花坛、石矶到建筑物基础,全部都是黄石,各种小空间则都是太湖石,主次分明,对比强烈。 耦园的东西花园用两种石材做明显的区分,而网师园这样在空间处理中,用两种石材做主次之分,也感觉十分有特色。


     


五峰书屋南面这组峰石,因空间比较大,有嵌壁、有石峰,配合植物,表现长卷。在万卷堂西侧小空间,也有一组十分类似的峰石,手法与五峰书屋南边十分相似。虽说濠濮间想,但万卷堂西侧的空间狭小,还做如此小品,似乎并不佳,无论从观看视角,还是从空间尺度,难道这是为了二楼俯于窗下观看的?


“ 梯云室”,神思已跃然


五峰书屋往东,是住宅区最后的梯云室空间,与殿春簃一般,也是建筑物和南北大小庭院的组合。用假山做蹬道“一梯云”,留园也有。北庭院有三块峰石,东边一块峰石背后曾有刻字,现在已基本不可辨别,依稀可见,鉏雲囗秀等字。


     


花坛里植二乔玉兰与凌霄,厅堂北面的那组长窗,单开是卷轴,双开是册页,全开就是长卷了。 春看玉兰,夏赏凌霄,秋冬北风起,看什么?有次午饭后,在园子里散步,突然抬头,原来看不了玉兰和凌霄,还可以隔窗看梯云室北庭院东侧的那块石峰,如果下了雪,更有意境。


     


1981年云窟区域收回来, 那个月洞门开的十分巧妙,从东往西,透过月洞门,那是一副团扇,蜡梅踏雪,蹬雲逐月。 撷秀楼出梯云室庭院的长廊处,几丛翠竹,几根石笋,其实也是障景,不管从撷秀楼出来,还是进撷秀楼去,都掩了掩,不那么直截了当。


     


这是顺时针,把网师园花园部分走了一圈。有时候会这么想, 住宅规规矩矩,花园潇洒飘逸,正如园主们儒家为表道释为里,人的生活环境多少反映出人的趣味与思想。 网师园的住宅部门,门厅、轿厅之后是“藻耀高翔”砖雕门楼,门楼另一侧是“天地君亲师”家庙,万卷堂主厅后是撷秀楼女厅,有“竹松承茂”的门楼。 既有讲究文采更重人品的要求,也有忠君爱国、尊崇自然、敬仰文化的警醒,还有兄弟和睦的时刻督导,这些正是当年的园主把家风家训刻在门楼上,男主宴客时看藻耀高翔,女主生活中看竹松承茂,这就是苏州人一贯以来教育下一代的一种方式。


     
     


网师园还有三棵白皮松,梯云室、水池边和殿春簃。树木都已有年代,树干粗壮,生长良好,倾斜生长,颇有意境。 其实,园林真的是可以随时看,随时有好看的地方。 下雨看太湖石,蓝天白云看白皮松,日光直射下,那线条、色彩和层次感极强,十分有趣。


     
     


造园讲究“有法无式”,赏园又怎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呢? 无非基于园主自身的很多条件,最后在五感体验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园林感受。 “待潮处,可栖迟” ,这是从网师小筑入园,可以见到的两处石刻。 身虽静止,神已跃然,在这里,我拥有了自己的网师园。



   



点击图片观看往期推荐??

园林人看园林|待潮处,可栖迟(上)


园林人看园林|待潮处,可栖迟(中)



文:吴琛瑜

图: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凡丁

编辑发布:局融媒体信息中心


  • 蜡笔小点心

    感谢楼主分享!

    2022-07-25 15:04: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评论帖子
评论即可得
+1经验值
+10土木币

请先 登录,再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

37.58 万条内容 · 2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待到疫情散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享受中国文化

转自公众号:天地大观人文定制   中国园林最早以囿的形式出现,从先秦的“囿”到秦汉时代的“苑”再到现在所谓的“园”,最终发展出丰富多样的中国园林形式。   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园林一步步成熟,形成了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相辅相成的各种特点。

请选择删除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